数字编码.1 认识数字编码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字编码.1 认识数字编码教案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数字编码
第一课时 认识数字编码
教学内容
教材第57~60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能够深入理解常见数字编码(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的结构组成及各部分所代表的详细信息,精准解读其编码规则。
2.熟练掌握运用数字编码知识,按照给定的要求编制具有实用性的学号、座位号等编码,实现知识的迁移运用。
3.通过观察生活中的数字编码实例、调查资料、动手设计编码方案等一系列实践活动,切实提高学生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
4.在探索数字编码的学习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紧密联系,增强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等典型编码的结构组成,掌握编码的编制方法,并能运用掌握的编码编制方法编制学号。
难点 根据不同的实际应用场景和多样化的需求,灵活、合理地设计出科学实用且具有扩展性的数字编码方案。
课时目标
1.了解数字编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银行卡编码、条形码等。
2.通过具体实例,准确理解身份证号码、邮政编码的编码规则,能通过这些编码获取相应信息。
3.感受数字编码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会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动画呈现一位叔叔到银行办理业务,银行员工请他出示身份证的情境。
出示身份证图片,引导学生观察。
提问:同学们,请认真观察身份证,你从身份证上看到了什么?
让学生自由发言,预测:我看到了身份证上有一串编码。
师:对,这就是身份号码,公民身份号码是每个公民唯一的、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
2.追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身份证上的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吗?
根据学生的回答,点明:身份证上的数字可不是随意排列的,它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像这样的数字编码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 “数字编码” 的奥秘。
板书课题:认识数字编码
探究新知
(一)教学“说一说”。
1.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编码”。
提问: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有数字编码,这是人们根据实际需要,按照一定标准给事物编制的“身份号码”。除了前面我们看到的身份号码,你还在哪里见过这样的编码?引导学生思考回答出:银行卡上有数字编码、商品的条形码也是数字编码、手机号码也是数字编码……
根据学生的汇报,课件依次出示银行卡卡号、商品条形码和手机号码,让学生观察这些数字编码,感知这些编码的不同之处。
2.探究公民身份号码。
(1)提问:同学们,课前老师让你们选择一种你在生活中见过的数字编码,调查它表示的信息,你们调查了吗?
学生汇报后,教师继续追问:你找到了哪种数字编码?请你说一说它们是怎样编制出来的。
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汇报。
(2)师:同学们调查得很认真,下面,我们就结合具体的身份号码,来看看每个数字表示的意思。
课件出示身份号码:440524188001010014。
提问:谁能说一说这个身份号码中哪几个数表示的是地址?
引导学生回答出:“440524” 是地址码,44 表示广东省,05表示汕头市,24表示潮阳县,它能精确到县级,表明我们的户籍所在地。
追问:哪几个数字是出生日期码呢?
学生举手汇报:“18800101”是出生日期码,1880表示年,前面的01表示月,后面的01表示日,通过这8位数字,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这个人的出生年月日。
再追问:哪几个数字是顺序码?
根据学生的汇报,教师归纳:“001”是顺序码,其中第17位数字最为特别,它可以分辨性别,像这里的1是单数,表示性别是男。请同学们记住,单数为男性,双数为女性。
课件聚集最后一个数字“4”,质疑: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数字4了,它是什么码?
学生自由举手发言,教师归纳:“4”是校验码,它是由前17位数字通过特定的计算方法得到的,可以是0~10中的任何一个数,当校验码是10的时候,就会写成罗马数字X,校验码主要用来判别号码是否正确,保障身份号码的唯一性和准确性。
3.探究邮政编码。
(1)提问:同学们除了选择身份号码调查以外,还有没有同学选择的是其他的数字编码进行调查的?
学生回答预测:我调查的是邮政编码。
追问:你能说一说邮政编码的用途和编码上的数字表示的意思吗?
学生根据自己的调查情况作出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介邮政编码:邮政编码是由6位数字组成,用来定位邮寄地址,前两位表示省,第三位表示邮区,第四位表示县(市)邮局,最后两位表示投递局(所)。
(2)课件出示邮政编码:448268。
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个邮政编码,哪两个数字表示省呢?
学生回答“44”表示省后,教师相机指出:这个邮政编码中的“44”表示湖北省。
追问:哪个数字表示邮区?哪个数字表示县或市?哪个数字表示投递局或投递所呢?
引导学生回答出:“8”表示邮区,“2”表示县或市,“68”表示投递局或投递所。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指出:这里的“8”表示荆门邮区,“2”表示沙洋县邮局,“68”表示五里镇支局。
4.探究生活中的其他数字编码。
课件展示银行卡上的编码、条形码上的编码、手机号码等图片,让学生结合课前调查活动,在小组内交流自己找到的数字编码及了解到的信息。
每组推选一名同学进行全班汇报。
(二)教学“想一想”。
1.提问:一对双胞胎的公民身份号码会一样吗?为什么?
让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各小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指导。每组选派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归纳:一对双胞胎虽然出生年月日相同,但他们的顺序码不同,而且可能登记户籍的顺序也有先后,所以身份号码不会一样。这再次体现了身份号码作为每个公民唯一、终身不变的身份代码的特性。
2.思考:观察身份号码和邮政编码,它们有什么特点?
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帮助梳理。
三、课堂小结
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数字编码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学生自由发言。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数学编码
认识数字编码
身份号码:18位 地址码 出生日期码 顺序码 校验码
邮政编码:6位 省 邮区 县(市)邮局 投递局(所)
【教学反思】
本节课主要是认识数字编码,教学时,教师采用层层递进的方法。先让学生寻找生活中的数字编码,激活了他们的生活经验,使课堂氛围迅速升温。接着深入探究身份号码与邮政编码,以实例为依托,详细剖析编码构成,学生跟随问题思考、回答,对数字编码的编制方法有了清晰的认知。小组交流其他数字编码时,更是碰撞出思维火花,拓宽了知识面。针对双胞胎身份号码问题激发了学生的深度讨论,使他们深入挖掘身份号码的编码细节,深刻体会到其唯一性。对比身份号码与邮政编码特点,有效提升了学生归纳总结能力,使其对数字编码特性理解更为透彻。
然而,课堂总结环节稍显仓促,虽引导学生回顾了知识点,但给予学生自主表达的时间不够充分,未完全挖掘出他们内心深处的感悟与疑问。部分学生对复杂的编码理解起来仍有困难,后续教学需提供更多实例辅助,或设计趣味练习以加深印象。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