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游戏3 在教室里认一认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数学游戏3 在教室里认一认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3 在教室里认一认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6、7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交流的过程,学会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区分几个和第几,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方位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2.感知前、后、左、右的含义,会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了解物体位置关系的相对性,形成初步的空间观念;能将介绍教室的经验迁移到日常生活中,能用这些表示位置的词描述物体的位置。
3.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推理、判断的能力以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培养创新意识。
4.使学生感知与同伴合作学习的乐趣,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 理解序数的含义,会区分基数与序数;明确数的方向决定次序;认识前、后、左、右的基本含义和判断标准,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
难点 正确区分“第几”和“几个”,会用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位置。
教学过程
一、感知几个和第几的区别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上面的情境图。师:图上给我们提供了哪些数学信息
预设1:要上课了,一(3)班的同学们自觉排队进教室。
预设2:一年级有6个班,我们是一(3)班。
2.师:生活中还有哪些时候需要排队呢
预设:我们在超市结账时要排队,上公交车需要排队……
师:我们要遵守公共秩序,有序排队,这样才不拥挤,不混乱,不会有踩踏等危险情况发生。
3.师:请你数一数,一共有几个同学在排队
预设:3个同学。
师:请你数出3个同学,并圈出来。
师:圈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接下来,请你找一找一(3)班教室,把它圈起来。
师:圈好了吗 我们一起来看看。
让学生说一说。
4.师:同学们,刚刚我们解决了两个问题。一个是圈出3个排队的同学,还有一个是圈出一(3)班。请你
想一想,这两个“3”圈的个数一样吗
学生思考,汇报,教师补充。
师总结:没错,圈出3个人,无论怎么数,只要保证有3个人就可以了。而一(3)班是从一年级6个班中的一(1)班往后数,排在第3个,我们要按照从前往后的顺序依次去数,只有一(3)班才是排在第3的那个班。
看来,“3”这个数不仅可以表示3个人,还可以表示排在第3个的那个班级。
二、教学前、后、左、右
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下面的情境图)观察情境图,描述图中物体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师:同学们进教室了。请大家仔细观察,图中有什么
预设1:图中有老师、学生、国旗、黑板、窗户……
预设2:教室的前面有国旗、黑板,后面有……
预设3:教室的左边有窗户,右边有……
只要学生描述得比较清楚都要给予表扬、鼓励。
2.感知前、后的位置关系。
(1)引导学生明确探究内容和探究要求。
师:你能用前、后这样的词描述教室里物体的位置关系吗
指定学生上台指着图,边指边说。
预设1:国旗在前面,黑板在前面,黑板报在后面。
预设2:国旗在教室的前面,黑板在教室的前面,黑板报在教室的后面。
有的学生可能表述得不完整,教师应引导学生完整地描述,说出谁在谁的前面,谁在谁的后面。
(2)师:你们知道教室的前面和后面分别有什么吗 小组讨论一下。
(3)学生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4)汇报结果。
师:刚才听到同学们讨论了很多,现在谁来分享一下
在学生交流描述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从前到后或从后到前有序地一边观察画面,一边描述教室中物品的前、后位置关系。
学生可能回答得不完整,要引导学生明确空间方位在前面或后面的都是答案。
预设1:教室的前面有国旗。
预设2:教室的前面有黑板。
预设3:教室的后面有黑板报
……
师小结:一般地,面向我们的方向是前面,背对我们的方向是后面。
三、运用数学,自我介绍
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师:为了让老师更快地熟悉班级,大家都要作自我介绍,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就请大家勇敢地亮出自己,介绍一下自己吧!
2.学生讨论。
3.范例引路。
预设:大家好! 我是小希,我家有4口人,我原来在(××)幼儿园,我最喜欢的运动是踢足球,我也喜欢交朋友,希望大家喜欢我。
4.师生共同小结:自我介绍时,要介绍姓名、爱好,还要描述自己的特点,如五官、身高、身材、服装等,要想别人快速记住自己,还可以用一些巧妙的方法谈一谈自己的名字,比如,介绍自己名字的由来,或者结合自身的特点,说一说自己的爱好。富有特点的介绍,会给别人留下深刻印象,让别人能快速记住自己。
5.自由练习,亮点展示。
设计一份富有特色的自我介绍。
四、回归生活,实际运用
1.师:上课了,请同学们回到自己的座位上。请你们以自己为中心,介绍一下你的前面是谁,和你左边的同桌打个招呼,回头摸摸后面的同学,最后和右边的同学握握手吧!
预设:我的前面是小红,我的后面是小明,我的左边是王亮,我的右边是张怡。
2.师:他说得对吗 说对了,把掌声送给他。还有谁愿意说一说
预设:我的前面是小溪,我的后面是王豪,我的左边是李玉,我的右边是王刚。
3.师:其他同学能像这样向同桌介绍你前、后、左、右的同学吗 同桌一个人先说,另一个人听,然后交换。
4.学生交流。
五、课堂总结
师:时间过得真快,这节课快要结束了。这节课你们学得开心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生回答)
师总结:注意前和后、左和右都是相对的,参照物不同,前、后和左、右就不同。学会判断前、后、左、右,可以给我们在生活中提供许多方便。好,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亲爱的同学们,让我们一起伸出右手说再见吧!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在教室里认一认几、第几前、后、左、右
【教学反思】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初步了解了“第几”和“几个”的含义,本节课再次学习是为了加深学
生对“第几”和“几个”的认识和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两个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让学生观察一些图片和场景,让他们找出哪个是“第几”,哪些是“几个”。通过观察和交流,学生逐渐理解了“第几”表示顺序,而“几个”则表示数量。接着,教师通过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例如:为什么有些时候要用“第几”,有些时候要用“几个” “第几”和“几个”有什么区别和联系 通过讨论和交流,学生逐渐明白了这两个词的含义和用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应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有些学生容易将“第几”和“几个”混淆,这就需
要学生加强区分和练习。其次,有些学生对于“第几”的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加强对于顺序和位置关系的理解。最后,对于一些比较抽象的问题,学生需要加强思考和表达能力,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运用知识。
为了更好地稳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教师需要设计一些练习题和思考题,让学生描述一下班
级中“第几”个同学的特点,列举出“几个”的例子等等。通过这些练习题和思考题,学生可以更好地巩固和理解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总的来说,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还是比较不错的。学生对于“第几”和“几个”有了清晰的认识和
理解,并能够正确运用这两个词。今后教师还将继续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
帮助,以便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质量。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