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0 连加、连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0 连加、连减教案人教版数学一年级上册(2024)(含教学反思)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连加、连减
教学内容
教学教材第59页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正确地掌握10以内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能熟练地进行10以内连加、连减的口算。
教学重难点
重点 掌握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难点 理解连加、连减算式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教师:小明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瞧,他正在喂鸡呢!
二、新知探究
1.教学连加。
(1)课件演示,理解连加算式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上面的情境图。
教师:认真观察情境图,你看见了什么?
学生仔细观察,汇报:小朋友在给5只小鸡喂食,然后又跑来了2只,最后又跑来了1只。
教师:我们已经学了简单的加法,在这里还是用一次加法能计算出来吗?我们能不能先用画图的方法来表示呢?
学生动手画一画,教师指名板演。提示:可以用“○”表示小鸡。
教师总结:原来有5只,表示为,先跑来2只,表示为,又跑来一只,表示为。
教师:同学们做得很好,但是用画图的方法表示比较麻烦,有没有比较简单的方法呢?
学生思考,部分学生可能回答:可以用加法。教师及时给予表扬。
教师课件演示三个部分的小鸡下面分别出现5、2、1三个数字,提出问题:要求一共有几只小鸡,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样列式?
学生回答:求一共有多少只,就是把5只、2只、1只全部合起来,用加法计算,列式为5+2+1。
教师:观察这个算式,与以前学过的加法算式有什么不同?
学生小组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像这样把3个数加在一起的算式叫作连加。
(2)探究连加的计算顺序。
教师板书算式,提问:你会读这个算式吗?
教师教学连加算式的读法:5加2加1。
学生跟读。
教师:从刚才算式的读法中,你认为这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学生汇报。
教师一边板书算法,一边说明运算顺序:先算5加2等于7,再算7加1等于8。强调学生要搭桥画线,先算出来的“7”要写出来。
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加的算式时,要先加前面的两个数,再把算出的得数与第三个数相加,得到最终的得数。
请学生与同桌互相说一说连加的运算顺序。
2.教学连减。
(1)课件演示,理解连减算式的含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59页下面的情境图。
教师:你看见了什么?能提出什么问题?用自己的话说给同桌听。
与同桌交流后汇报:原来有8只小鸡,先跑走2只,又跑走2只,还剩几只?
教师:同样地,我们可以先用画图的方法试一试。有没有同学可以到黑板上画一画?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并参与回答。
学生踊跃发言,并举手,教师指名学生板演:原来有8只小鸡,表示为,先跑走2只,表示为,又跑走2只,表示为。
教师:这位同学做得非常好。下面我们继续想一想其他比较简单的方法。(出示课件)要求还剩几只,可以用什么方法来计算?该怎样列式呢?动手试试看。
学生列式并汇报:要求还剩几只,就是从8只里先减去2只,再减去2只,用减法计算,列式为8-2-2。
教师:谁能说说这个算式的含义?
学生小组内交流、汇报。
教师小结:像这样从总数里连续去掉一部分,用两个减号将3个数连在一起的算式叫作连减。
(2)探究连减的计算顺序。
教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连加算式的读法,现在谁会读这道连减算式?
个别学生试读,教师点拨:8减2减2。全班齐读。
教师:根据读法,请你说说这道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学生汇报,教师板书并说明运算顺序:,先算8减2等于6,再算6减2等于4。向学生强调要搭桥画线,先算出来的“6”要写出来。
教师小结:在计算连减的算式时,要先从第一个数里减去第二个数,用算出的得数再去减第三个数。
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
1.完成课本第59页“做一做”。
让学生先用学具摆一摆,再计算并填空。
2.完成课本第61页“练一练”的第2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说明图意后再独立列式计算。
3.完成课本第61、62页“练一练”的第3、7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议。
四、课堂小结
教师:今天你学了哪些新知识?在计算时应该注意什么?
引导学生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连加、连减的运算顺序。
教学总结
【板书设计】
连加、连减
【教学反思】
将连加、连减的内容安排在一起教学,教师不免会有些担心教学内容太满,但实践证明,学生学得还是比较顺利的。连加、连减是学习2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的重要基础,也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凭借课件的动画演示,使新授课的例题变抽象为具体,生动形象地展现了小鸡只数的变化过程和相应的计算过程,帮助学生借助直观感知接受运算顺序的规则,理解连加、连减的含义,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在进行课件演示时,着重提醒学生注意观察过程,促进学生在大脑里将生动的情节转化为数的运算,为掌握计算顺序打好基础。操作时,让学生自行观察、表达,这样效果会更好。因为这是学生思维的萌芽,教师的肯定会使他们觉得自己是个了不起的发明家,能增强他们学习数学的信心。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