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3 8、7、6加几教学内容教学教材第91、92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学会用“凑十法”计算8、7、6加几。2.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以及使用多样化计算方法的能力。教学重难点重点 掌握8加几、7加几、6加几的计算方法。难点 培养学生使用多样化计算方法的能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教师:前面我们解决了运动会上有关酸奶盒数计算的问题,学会了9加几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怎么用“凑十法”计算9加几?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题2。教师出示教学情境图。教师:从图中你发现了什么?怎样求一共有多少个学生?学生汇报列式:8+5。教师:这道题怎么计算?请大家拿出学具摆一摆,边摆边想你要怎样算。学生进行学具操作,汇报:(1)从8开始,接着往后数,9、10、11、12、13。(2)用“凑十法”,从5根小棒里分出2根,与8凑成10,10根与5根中剩下的3根合起来是13根。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凑十法的计算过程:。2.教学课本第91页“做一做”的第1题。教师提问:题目要求我们圈一圈,你认为该怎么圈呢?学生思考后汇报,得出:将其中一边凑成10,10个先圈起来。(1)出示7+4。教师:这道题在计算时,把哪个凑成10?学生独立思考,汇报:把4分成3和1,7和3凑成10,10加1等于11。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提问:为什么要把4分成3和1?引导学生说出:7和3凑成十,所以要把4分成3和1。(2)出示6+5。教师:想一想,你要怎样算?学生汇报,教师板书:。教师提问:为什么要把5分成4和1?(强调凑十法:5分成4和1,是为了把6和4凑成10。)3.教学例题3。教师出示例题3,让学生思考并汇报计算方法。学生思考、讨论,汇报,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3)因为9+8=17,所以8+9=17。4.小结归纳。教师:今天我们学习的是8、7、6加几的计算方法。(板书课题)请你们比一比,这几种方法中哪种方法最为简便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想法。小结归纳:计算时,可以用凑十法“拆小数,凑大数”或者“拆大数,凑小数”,也可以用“交换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的规律来计算。三、巩固梳理,拓展应用1.完成课本第91页“做一做”的第2题。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集体讲评。讲评时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计算的。2.完成课本第92页“做一做”的第1题。先让学生说一说不同的计算方法,再进行全班评讲。四、课堂小结教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学生总结全课。教学总结【板书设计】8、7、6加几【教学反思】20以内的进位加法是20以内退位减法和多位数计算的基础,这部分内容掌握得好与坏,将对今后计算的正确率和迅速程度产生直接影响。本节课的内容是在9加几的基础上学习的,对各种算法如“点数”“接着数”“凑十法”都作了比较,要求学生能用“凑十法”熟练进行计算。本节课是按照“创设情境导入—探索8加几的计算方法—探索7、6加几的计算方法—巩固8、7、6加几的计算方法—综合练习”的过程来设计的,旨在让学生利用“凑十法”计算8加几、7加几和6加几。因为有了9加几的铺垫,学生已经能借助手中的学具进行凑十的计算,因而对8加几的学习也比较得心应手,教师可放手让学生大胆地进行尝试,自主探索,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如何去学习,如何获得数学思想的启发。同时教师通过适当引导,让学生通过操作得出计算的方法,也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