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1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2) 教学设计课题 3.1二次根式的概念及性质(2) 单元 第3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上册教材分析 本节是在研究了二次根式的概念及其有意义的条件的基础上学习的,二次根式的性 质是学习本章的关键,本节学习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利用该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化简,为之后学习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做铺垫。核心素养 能力培养 进一步培养学生运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化简的能力,提高运算能力;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进行计算和化简,培养学生思维的严谨性和良好的运算习惯;通过多种方法化简二次根式,渗透事物间相互联系的辩证观点.教学目标 1.能准确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 2.能准确将二次根式计算的结果用最简二次根式表示出来.教学重点 掌握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并会根据性质把二次根式化简;教学难点 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并会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复习回顾 (新知导入) 二次根式概念: 一般地,形如的式子叫作二次根式,根号下的数叫作被开方数.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用旧知回顾的方式设置导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整体性思维,加强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联系,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新知探究 思考: (1) 填空: ① = 6 , × = 6 ; ② = 12 , × = 12 . (2) 当a≥ 0,b≥ 0时,猜想和 的关系,并说明理由. 猜想:= . 证明:一般地,当a ≥ 0,b ≥ 0时,由于 ( )2 =()2 ()2 = a b, 因此= .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 (a≥ 0,b ≥ 0). 积的算术平方根,等于积中各因式的算术平方根的积. 上述等式就是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 利用这一性质,可以化简二次根式. 注意: 公式中的a,b既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式子. 乘积中各个因式必须都为非负数,若不是非负数,应将其化成非负数再运用公式化简. 例4 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 ; (2);(3) . 解:(1)==× =3. (2)= =× = 2 . (3) = = ×=× 6 = 6. 化简二次根式时,最后结果要求被开方数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 例5 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 (2) 解:(1)====. (2)= = == 化简二次根式时,最后结果要求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从例 4和例 5看到,二次根式经过化简后的结果,具有以下特点: 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且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这样的二次根式叫作最简二次根式. 在二次根式的运算中,要把最后结果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最简二次根式满足的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是最简二次根式,要紧扣两个条件: (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2)被开方数中每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小于根指数2,即每个因数(或因式)的指数都是1. 注意:分母中含有根式的式子不是最简二次根式. 学生进行计算,并观察计算结果,总结规律。 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师生共同总结得出: (1) 被开方数都是正数; (2) 一个二次根式等于两个二次根式的乘积.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通过例题和教师的引导总结最简二次根式分概念及判断方法。 学生主动探索发现,理解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a≥ 0,b ≥ 0),在教师的讲解下,知道公式中的a,b既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式子. 乘积中各个因式必须都为非负数,若不是非负数,应将其化成非负数再运用公式化简. 让学生知道如何利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化简二次根式,提醒学生注意最后结果要求被开方数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化简二次根式时,最后结果要求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让学生理解最简二次根式的概念,井会判断一个二次根式是否属于最简二次根式.课堂练习 1.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 ; (2) ; (3); (4) . 解:(1) =2 (2) = 2 = 4 (4)=3 2.化简下列二次根式: (1) ; (2) ; (3); (4) . 解:(1) (2) (3) (4) 学生计算解答,小组交流谈论,派代表板书答案。 通过练习巩固,及时发现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巩固并学习新知识。课堂小结 1.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 = (a≥ 0,b ≥ 0). 2.最简二次根式满足的条件: (1)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 (2)被开方数不含分母. 学生回顾总结,教师系统归纳。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作业布置 必做题:教材习题3.1--学而时习之 4题、5题 选做题:教材习题3.1--温故而知新 6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