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二次根式3.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教案(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 二次根式3.2 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 教案(表格式)

资源简介

3.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1) 教学设计
课题 3.2二次根式的乘法和除法(1) 单元 第3单元 学科 数学 年级 八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运算法则是运算的依据,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性质,从积的算术平方根归纳得出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为后面学习二次根式的除法做铺垫。
核心素养 能力培养 会运用 =(a≥ 0,b ≥ 0)进行简单计算,在学生探究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过程中体会类比的思想,培养学生数学语言表达的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通过逆用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培养学生逆向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掌握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法则,会用它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2.经历探究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过程,理解二次根式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与乘法法则的互逆关系. 3.通过合作探究,让学生体会到探索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逆用积的算式平方根的性质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
教学难点 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正确应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回顾 (新知导入) 二次根式有哪些性质? ① ② ③ 学生回忆,思考回答。 用旧知回顾的方式设置导入,培养学生的数学知识整体性思维,加强本节课与前面所学的联系,由浅入深增强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知探究 说一说: 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什么? = (a≥ 0,b ≥ 0). 把= 反过来,就可得: =(a≥ 0,b ≥ 0) 利用上述等式,可以进行二次根式的乘法运算,运算结果中的二次根式要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二次根式与二次根式相乘时, 根指数不变,被开方数相乘. =(a≥ 0,b ≥ 0) 注意: 1. 乘法法则中被开方数a,b 既可以是一个数,也可以是一个式子,但都必须是非负的. 2.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与积的算术平方根的性质是互逆运算. 3. 二次根式相乘,被开方数的积中有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时一定要开方. 4. 二次根式相乘的结果是一个二次根式或一个有理式. 例1 计算: × ; (2) × . 解:(1) × ===3 (2) × ====2 . 例2 计算: (1)×; (2)×(-) 解:(1)×2×5× =10=30 (2)×(-)=3×(-)× =-=-=- 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广: 当二次根式根号外有因数(或因式)时,可类比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法则进行运算,将根号外的因数(或因式)之积作为积的根号外因数(或因式),被开方数之积作为积的被开方数,即 几个二次根式相乘,把被开方数相乘,根指数不变,即 (3)几个二次根式相乘,可利用乘法交换律、结合律使运算简便. 议一议: 小玲和小婷两名同学在计算 × 时,做法分别如下: (1)×= = = 6; (2) ×= × 3 = 6. 你更喜欢哪种做法? 喜欢(2) 的做法,计算量小. 学生思考,进行回答。 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 学生独立计算。 学生听教师讲解。 回顾积的算术平方根性质,加深公式的理解,为推理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做好铺垫. 学生根据积的算术平方根归纳出 二次根式的乘法公式.培养了学生观察、猜想、证明与归纳的逻辑思维能力. 从公式的获得到运用,层层递进, 加深对二次根式乘法法则的理解。 对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补充说明,拓展讲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课堂。
课堂练习 1.计算: (1)×;(2)× ; (3)3×2× 解:(1)×=3 (2)× =6 (3)3×2×60 2.计算: (1)×;(2)×(-3) 解:(1×=2 (2)×(-3)=-36 学生利用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计算解答,小组交流谈论,派代表板书答案。 通过练习巩固,及时发现学生掌握新知识的情况,巩固并学习新知识。
课堂小结 1.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 =(a≥ 0,b ≥ 0) 2.二次根式的乘法法则的推广: 学生回顾总结,教师系统归纳。 帮助学生归纳总结,巩固所学知识。
作业布置 必做题:教材习题3.2--学而时习之 1题 选做题:完成学案作业布置内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