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讲义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菱形的性质与判定 讲义 北师大版数学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讲 菱形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练习
一、教学目标
1.掌握菱形的概念,性质及判定方法.
2.灵活运用菱形的性质定理进行有关的论证和计算.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2.难点:用菱形的性质与判定相结合解决相关的计算与说理.(数形结合)
关键词:菱形的边、角、对角线性质
三、知识精讲
菱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注意:菱形的面积公式:①: ②:
菱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
: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四、例题精析
考点一:菱形的性质定理
1.菱形具有而一般平行四边形不具有的性质是( )
A.对角相等 B.对边相等 C.对角线互相垂直 D.对角线互相平分
2.如图,已知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cm和8cm,则这个菱形的高DE为(  )
A.2.4cm B.4.8cm C.5cm D.9.6cm
3.如图,在菱形ABCD中,AC=8,BD=6,则△ABD的周长等于( )
A.18 B.16 C.15 D.14
4.如图,在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0,下列结论:①AC⊥BD;②0A=0B ③∠ADB=∠CDB; ④△ABC是等边三角形。其中一定成立的是
5.如图,填一填: (1)已知菱形ABCD的周长是12cm,那么它的边长是 ______.(2)在菱形ABCD中,∠ABC=120 °,则∠BAC=_______.(3)菱形的面积为64平方厘米,两条对角线的长度比为1∶2 ,那么菱形最短的那条对角线长为_______.(4)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线长为11cm,则菱形的周长为____.
考点二:菱形的判定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B.四条边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C.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D.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2.如图,在 ABCD中,用直尺和圆规作∠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E.若BF=6,AB=5,则AE的长为( )
A.4 B.6 C.8 D.10
3.如图,在矩形ABCD中,AB=1,BG、DH分别平分∠ABC、∠ADC,交AD、BC于点G、H.要使四边形BHDG为菱形,则AD的长应为
4.如图,两张等宽的纸条交叉叠放在一起,若重合部分构成的四边形ABCD中,AB=3,AC=2,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为
第 2题图 第3题图 第4题图
考点三:菱形的综合应用
例1、如图,四边形ABCD是菱形,BE⊥ AD、BF⊥ CD,垂足分别为E、F.
(1)求证:BE=BF;
(2)当菱形ABCD的对角线AC=8,BD=6时,求BE的长.
变式练习:
如图,在边长为2的菱形ABCD中,∠DAB=60°,E是AD上不同于A,D两点的一动点,F是CD上一动点,且AE+CF=2.
(1)求证:无论E,F怎样移动,△BEF总是等边三角形;(2)求△BEF面积的最小值.
2.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0,面积为24,P是对角线BD上一点,分别作P点到直线AB、AD的垂线段PE、PF,则PE+PF等于   .
3.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P是AC上的一个动点,过点P分别作AB,BC的垂线,垂足分别是F和E.若菱形ABCD的周长是24cm,面积是12cm2,则PE+PF的值是   cm.
例2、图,矩形ABCD中,点P是线段AD上一动点,O为BD的中点,PO的延长线交BC于Q.
(1)求证:四边形PBQD是平行四边形;
(2)若AD=8cm,AB=6cm,P从点A出发,以1cm/秒的速度向D运动(不与D重合),设点P运动时间为t秒.①请用t表示PD的长;②求t为何值时,四边形PBQD是菱形.
例3、已知:如图,在菱形中,为边的中点,与对角线交于点,过作于点,.
若,求的长.
求证:
五、思维提升题
1、如图,在 ABCD中,AB⊥AC,AC=2,BC=,对角线AC与BD相交于点O,将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分别交BC、AD于点E、F,连接DE、BF,问:直线AC绕点O顺时针旋转多少度时,四边形BEDF是菱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2、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ABC=60°,M为AD上一动点,P为对角线BD上一动点,连接PA和PM,则PA+PM的最小值是   .
3.如图,四边形ABCD是边长为8的菱形,∠ABC=60°,M是对角线BD上的一个动点.
(1)若N是AB边上一点,AN=2,连结AM,MN,则AM+MN的最小值为   .
4、如图,在菱形ABCD中,AB=BD=4,E为AB的中点,P为AC上一个动点,则EP+BP的最小值为   .
5、如图,在菱形ABCD中,AB=4,∠D=60°,点M、N分别是AD、AB上的动点,且△CMN为等边三角形,则△AMN面积的最大值为   .
五、课堂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菱形MNPO的顶点P的坐标是(3,4),则顶点M、N的坐标分别是(  )
A.M(5,0),N(8,4) B.M(4,0),N(8,4)
C.M(5,0),N(7,4) D.M(4,0),N(7,4)
2.菱形的周长为4,一个内角为60°,则较短的对角线长为(  )
A.2 B. C.1 D.
3.菱形的周长为8cm,高为1cm,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  )
A.3:1 B.4:1 C.5:1 D.6:1
4.如图,菱形ABCD中,AB=15,∠ADC=120°,则B、D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A.15 B. C.7.5 D.
二、解答题
1、如图,在菱形ABCD中,∠ A=60°,AB=4,O为对角线BD的中点,过O点作OE⊥AB,垂足为E.
(1)求∠ ABD的度数;
(2)求线段BE的长.
六、课堂小结
菱形的性质:
:平行四边形的所有性质; ②:四边相等; 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注意:菱形的面积公式:①: ②:
菱形的判定:
: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 ②:平行四边形+对角线相互垂直;
③:对角线相互垂直平分.
七、家庭作业
1、如图,AC是菱形ABCD的对角线,若∠BAC=50°,则∠ADB等于      .
1题图 2题图 3题图
2、如图,已知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交于O点,AB=10,BD=12,则AC=      .
3、如图,菱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H为AD边中点,菱形ABCD的周长为40,则OH的长等于      .
4、菱形的一个内角为120°,且平分这个内角的对角线长为8cm,则这个菱形的面积为      .
5、如图在菱形ABCD中,∠B=∠EAF=60°,∠BAE=20°,则∠CEF的大小为      .
5题图 6题图
6、如图,四边形ABCD中,E,F,G,H分别是边AB、BC、CD、DA的中点.若四边形EFGH为菱形,则对角线AC、BD应满足条件      .
7、如图,已知E为菱形ABCD的边AD的中点,EM⊥AC交CB的延长线于点F.
(1)试说明M为AB的中点.(2)若FB=2,求菱形ABCD的周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