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4.4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表格式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数学上册 4.4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表格式教案

资源简介

第四章 一次函数
4.4 一次函数的应用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设计
课 题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授课人
教学目标 1理解待定系数法的意义。 2.学会运用待定系数法和数形结合思想求一次函数解析式。 3.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归纳、数形结合的能力以及准确画出一次函数草图的能力。
教学重点 根据所给信息(图象、表格、实际问题等)利用待定系数法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难点 在实际问题情景中寻找条件,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培养学生画图和识图能力。
授课类型 新授课 课时 1
教学步骤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导入 学生回顾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温故而知新。
探究新知 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 某物体沿一个斜坡下滑,它的速度 v(单位:m/s)与其下滑时间 t (单位:s)的关系如图所示: 问题:从图象中你能得到什么条件? 过原点的射线→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v=kt 从形到数 (1)请写出 v 与 t 的关系式。 解:设 v=kt, ∵(2,5)在函数图像上, ∴ 将(2,5)代入 v=kt 中, 有 2k=5, 解得:k=2.5 ∴ v 与 t 的关系式为:v=2.5t 。 (2)下滑 3 s 时物体的速度是多少? 解:当 t=3时,v=2.5×3=7.5(m/s)。 针对练习 1.已知一个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 (1)求该函数的表达式; (2)若点(-3,m)也在该函数图象上,求 m 的值。 解:(1)设该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y=kx(k≠0)。 由图象,得该正比例函数经过(1,2),则有 k=2。 所以该函数的表达式为 y=2x。 (2)∵ 点(-3,m)在该函数图象上, ∴ m=2×(-3)=-6。 2.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探究 如图,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 P (0,-1),Q (1,1) 两点。怎样确定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呢? 因为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是 y=kx+b (k,b为常数,k≠0),要求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关键是要确定 k 和 b 的值(即待定系数)。 解:∵ P (0,-1)和 Q (1,1)都在该函数图象上, ∴它们的坐标都满足 y=kx+b ,将这两点坐标代入该式中,得 b=-1,k+b=1, 解这个方程组,得 k=2,b=-1。 ∴ 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2x-1。 教师归纳 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的步骤: (1)设:设一次函数的一般形式 y = kx + b (k ≠ 0) ; (2)列:把图象上的点(x1,y1),(x2,y2)代入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3)解:解方程得 k,b; (4)写:把 k,b 的值代入所涉解析式中,写出表达式。 数学的基本思想方法:数形结合 思考 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需要几个条件? 答:一个(求出 k 的值)。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呢? 答:两个(求出 k 和 b 的值)。 (链接例1、例2) 思考 某根蜡烛燃烧前长 30 cm;燃烧时,剩下的长度 y (单位:cm)是燃烧时间 x (单位:h)的一次函数。当这根蜡烛燃烧 2 h 时,其长度为 12 cm。 (1)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 (2)这根蜡烛最多能燃烧多长时间 解:(1)设 y=kx+b(k、b为常数)。 由题意,得30=b, ① 12=2k+30。 ② 将①代入②,得 k=-9。 ∴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为 y=-9x+30。 (2)当蜡烛燃烧完时,剩下长度 y=0, 则 0=-9x+30。 解得 x=。 ∴这根蜡烛最多能燃烧 小时。 利用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可以确定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一方面让学生初步掌握确定函数表达式的方法,即待定系数法,另一方面让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确定正比例函数只需一个条件。 在实践的基础上学生加以归纳总结。这个问题涉及到数学对象的一个本质概念——基本量。由于一次函数有两个基本量、,所以需要两个条件来确定。
典例精析 【例1(教材P95例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长度 y(单位:cm)是所挂物体质量 x(单位:kg)的一次函数。一根弹簧不挂物体时长 14.5 cm;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3 kg 时,弹簧长 16 cm。请写出 y 与 x 之间的关系式,并求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4 kg 时弹簧的长度。 【解析】“不挂物体时长 14.5 cm”可表示为x=0,y=14.5; “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3 kg 时,弹簧长 16 cm”可表示为x=3,y=16。 【解】设 y=kx+b(k≠0) 由题意得:14.5=b,16=3k+b, 解得:b=14.5 ; k=0.5. 所以在弹性限度内,y=0.5x+14.5. 当 x=4 时,y=0.5×4+14.5=16.5。 故当所挂物体的质量为 4 kg时弹簧的长度为 16.5 cm。 【例2】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点 A(2,0),且与直线 y=-x+3 平行,求其解析式。 【解】设这个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y=kx+b。 由题意得k=-1,2k+b=0, 解得k=-1,b=2。 ∴ y=- x+2。 让学生从不同的情景中获取信息求一次函数表达式,进一步体会函数表达式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很好的数学模型。
随堂检测 1.某正此例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这个 函数的表达式为( B ) A.y=x B.y=-x C.y=-3x D.y=- 2.过点(0,0)和点(2,3)的正比例函数的表达式为( A ) A.y=x B.y=x C.-y=x D.-y=x 3.已知直线 y=kx+b 经过 A(0,2)和 B(3,0)两点,那么 y 与 x 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为( B ) A.y=2x+3 B.y=-x+2 C.y=3x+2 D.y=x+1 4.已知正比例函数 y=kx,当 x=2时,y=4,若这个正比例函数的图像经过点(3,m),则 m= 6 。 5.若一次函数 y=kx-3 的图像过点(-1,3),则 k= -6 。 6.已知 y+2 与 x 成正比例,且当 x=5 时,y=3。 (1)求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2)当 x=-1 时,y 的值是多少? (3)当 y=4 时,x 的值是多少? 解:(1)根据题意,设 y+2=kx。 把 x=5,y=3 代入,得 3+2=5k,解得 k=1。 所以 y+2=x, 即 y 与 x 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 y=x-2。 (2)把 x=-1 代入 y=x-2,得 y=-3。 (3)把 y=4 代入 y=x-2,得 4=x-2,解得 x=6。 旨在对学生求一次函数表达式的掌握情况进行反馈,以便及时调整教学进程。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谈谈你收获了什么? 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本节知识的理解。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第1课时 确定一次函数的表达式
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