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身体上的尺子活动三 小讲堂【教学内容】教材第71~72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能在活动中发现、提出与身体尺有关的问题,并选择感兴趣的问题进行探究,发展自主探究的能力。2.了解身体尺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知晓头长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以及 “布手知尺”“跬步” 等身体尺概念。3.感受数学与艺术、传统文化的融合,体会数学的趣味性和广泛应用价值,激发对数学学习的热爱。【重点难点】重、难点:了解身体尺在不同情境中的应用,知晓头长与身高的比例关系,以及 “布手知尺”“跬步” 等身体尺概念。【教学过程】一、发现和提出问题师:关于身体尺,你还有哪些感兴趣的问题?预设1:一个人的头长和他的身高有什么关系?预设2:古文中有哪些描述身体尺的例子?……师:选一个感兴趣的问题,研究一下,给大家讲一讲吧。二、自主探究学生挑选感兴趣的问题,自主收集、整理资料。三、分享交流师:谁来说一说你研究的是哪个问题?你有什么要与大家分享的?预设1:我研究的是一个人的头长和他的身高的关系。一个人的头长和他的身高在不同年龄段有着不同的长度关系。画画时,我们就可以借鉴这种长度关系。预设2:你们听说过“布手知尺”和“跬步千里”吗?“布手知尺” 是古代用张开手掌大拇指到食指两端的距离作为尺的一种计量方式。“跬步千里”中的“跬”在古代是指单脚迈出的距离,“步”是指双脚交替一次,所以就有1步=2跬。……(这里注意留足时间给学生交流。)四、活动小结 1.你在活动中有哪些收获和感想?写一写,画一画。2.评价一下你在本活动中的表现吧!【板书设计】小讲堂身体尺中的秘密 古文中的身体尺【教学反思】这节课其实就是让学生分享自己收集、整理的有关身体尺的知识。大部分学生都能积极参与、表达,但是也存在一些学生表述不够准确,特别是头长与身长的关系,这时候就需要老师适当疏导,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分享的快乐,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