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七单元 乘法口诀(二)第1课时 有多少张贴画【教学内容】教材第77~78页相关内容。【教学目标】1.经历编制6的乘法口诀的过程,在探索规律的基础上理解口诀的意义。2.能用6的乘法口诀进行计算,并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3.借助点子图,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初步学会用类推的方法学习新知识,体验从已有的知识出发探索新知识的思想方法。【重点难点】重难点:在计算中体会新旧知识的联系,自主整理、编制、应用6的乘法口诀。【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课件出示】师:今天老师带来了很多贴纸,准备送给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发言的同学。你知道这里一共有多少张贴画吗?你能看一眼,不用数就知道大概有多少张贴画吗?预设1:我觉得应该有50张左右。预设2:我觉得可能有60张,一行有6张,看起来有10行,所以我认为可能是60张。……二、探究新知1.感受行数与总数量之间的关系。师:那到底有多少张贴画呢?请大家数一数,并填一填表格。【课件出示】学生自主完成表格,集体交流。师:观察填好的表格,你有什么发现?预设1:“有几行”每次增加1,“有几张”每次增加6。预设2:行数变化张数也会跟着变化,行数加1,张数就增加6。师:同学们真会观察思考总结!2.编制6的乘法口诀。(1)自主探究。师:你会列乘法算式表示刚才的计算过程吗?前面我们已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你们能编出6的乘法口诀吗?学生借助点子图独立完成,同桌之间互相检查,看口诀编得顺不顺口。(2)交流汇报。师:你是怎么编制口诀的?预设1:一行有6张,也就是1个6,用乘法算式表示为6×1=6,所以就可以编出口诀“一六得六”。预设2:两行就是2个6,用乘法算式表示为6×2=12,编成口诀就是“二六十二”。……共同整理展示:3.寻找规律,记忆口诀。(1)寻找规律。师:想一想,口诀之间有什么关系?预设1:前后相邻两句口诀得数都相差6。预设2:根据一句口诀可以推出相邻两句口诀。……(2)记忆口诀。①口诀接龙。(师引导前半句,学生接后半句)②错误修正挑战。(师故意说错口诀,学生纠错并解释原因)4.巩固深化。【课件出示】师:“6×7”表示什么意思?结合算式和点子图,说说是怎么把“6×7”进行拆分的?预设1:左边的图是把7个6拆成5个6和2个6,我们之前已经学过“五六三十”、“二六十二”这两句乘法口诀,所以6×7的结果就是6×5加上6×2的和。预设2:右边的图是把7个6拆成4个6和3个6。师:是的,这样可以将新知识转化成已经学习过的知识。我们学习新口诀可以将算式拆成两部分,用我们之前学习的口诀来计算。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1、2题。2.找朋友。3.完成教材第78页练一练第3、4题。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有多少张贴画【教学反思】本节课学习6的乘法口诀,是在学习了2~5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中,通过让学生自主尝试,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并进行充分的探讨交流,归纳出6的乘法口诀,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与自主探究的能力,帮助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在教学细节、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方面存在不足。后续教学中,我将优化教学环节,关注每位学生发展,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助力学生更好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