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3.进一步认识分数第1课时 进一步认识分数【教学内容】教材第85~86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通过分一分,说一说等活动,经历“整体”由“1个”到“多个”的过程,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2.会用简单的分数描述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了解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3.在具体情境中探究分数,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重点难点】重点:知道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表示。难点: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课件出示】师:把这一盒苹果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这盒苹果的几分之几?预设:每份是这盒苹果的。师:那是多少盒苹果呢?预设:盒苹果。二、探究新知1.初步感受整体由“1个”变成“多个”。【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1】师:题目要求我们做什么?预设:圈出每盒苹果的。师:请你们在书本上圈一圈。学生在书本上按要求圈一圈,教师巡视并挑选作品呈现:师:这位同学圈得对吗?预设:对。师:为什么圈的个数不同,却都能表示?预设:都是把每盒苹果平均分成了2份,取了其中的1份。2.从份数角度理解“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课件出示教材第85页例2】师:一箱矿泉水24瓶,平均分成3份。1份是这箱矿泉水的几分之几?预设:1份是这箱矿泉水的。师:那2份是这箱矿泉水的几分之几?预设:2份就是2个,也就是这箱矿泉水的。师:那如果把这箱矿泉水平均分成6份,其中的1份、2份、3份……分别是这箱矿泉水的几分之几?各有几瓶呢?请你们在圆片图上分一分,圈一圈,并与同伴交流。学生拿出老师分发的圆片图,分一分,圈一圈,并与同伴交流。师:谁来说一说答案?学生举手上台,一边呈现圆片图一边讲解:把这箱矿泉水平均分成6份。1份是这箱矿泉水的,有4瓶;2份是这箱矿泉水的,有8瓶;3份是这箱矿泉水的,有12瓶……师:你们赞成吗?都是这样做的吗?(如果有学生不懂,教师可以利用课件演示帮助学生理解。)3.对比分析,加深认识。师:回顾学习过程,你对分数有什么新的认识吗?让学生在讨论、交流的过程中明确: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其中的1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了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三、巩固运用完成教材第86页“做一做”。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进一步认识分数把一些物体平均分后,其中的1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了其中的几份,分子就是几。【教学反思】本节课开始,我利用例1的第一幅图做了一个导入,激活了学生前面学习几分之一的经验,再通过呈现例1的三幅图,让学生在圈一圈的过程中实现了“1”由一个物体到一些物体的自然过渡。其次,借助学生熟悉的实物模型(矿泉水),让学生在分一分、圈一圈的过程中,感受把“把一些物体平均分了以后,这样的一份或几份,也可以用分数来表示”。整节课下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概括、类比推理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对分数也有了更深的认识。第六单元 分数的初步认识3.进一步认识分数第2课时 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教材第87页相关内容。【核心素养目标】1.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2.经历用图形、语言、算式三种表征相结合来解决问题的过程,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重点难点】重点: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实际问题。难点:理解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可以用整数乘除法的知识来解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课件出示】师:你会涂吗?谁愿意上来试一试?学生举手上台涂色,并说明理由。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教材第87页例3】1.阅读理解。师:读一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问题是什么。预设1:已知航模小组有12名学生,其中是女生,是男生。预设2:问题是“男、女生各有多少人?”。师:“其中是女生,是男生”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预设:“其中是女生,是男生”表示把12名学生平均分成3组,其中的1组是女生,2组是男生。2.分析解答。师:怎样求女生的人数呢?预设:求女生的人数就是把12人平均分成3组,求其中的1组是多少人。师:那这1组是多少人呢?请大家试着画一画,算一算。学生画图,并列式计算,教师巡视指导。师:谁来展示一下你是怎么做的?预设:我用12个圆表示12名学生,把这12个圆平均分成3份,给其中的1份涂上颜色,这1份就是女生的人数,列式为12÷3=4(人)。师:怎样求男生的人数呢?预设:求男生人数就要把12人平均分成3组,求其中的2组是多少人。师:你会列式计算吗?如果不会,可以结合上面的示意图想一想。学生尝试计算,然后举手汇报:可以先求出1组是多少人,再求出2组是多少人,列式为12÷3=4(人),4×2=8(人)。师:大家赞同吗?有不理解的地方吗?(如果学生有疑问,教师要及时指导。)3.回顾反思。师:解答正确吗?你有什么办法检验?预设:女生4人,男生8人,4+8=12(人),与已知条件相符,解答正确。师:回顾解答过程,你有什么收获?预设:只要知道几分之几表示什么意思,就可以解决这类问题了。三、巩固运用1.完成教材第87页“做一做”。2.三(1)班有30名学生,其中是女生,女生有多少人?3.小华和小优都是书法班的学生,她们坚持每天练字。一页练字纸可以写16个大字。谁写的大字多?4.*一堆木头有63根。小象搬走了这堆木头的,大象搬走了剩下木头的,大象搬走了多少根木头?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板书设计】解决问题女生人数:12÷3=4(人) 男生人数:12÷3=4(人)4×2=8(人)答:女生有4人,男生有8人。【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根据分数的含义,反过来求这个分数所对应的数量,是否理解分数的含义是解决问题的突破口。因此,我鼓励学生用图形代表12名学生,将对题目的理解外显出来,通过画图等操作活动,加深对分数含义的理解,接着引导学生用算式表示自己的想法,让学生在图形、语言与算式表征不断转化的过程中,掌握解决此类问题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1课时 进一步认识分数.docx 第2课时 解决问题.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