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3.2 双曲线3.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重点) 3.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 1.通过对双曲线概念的学习,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通过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的学习,提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及数学抽象等素养.做下面一个实验.(1)取一条拉链,拉开一部分.(2)在拉开的两边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上.(3)把笔尖放在M处,随着拉链的拉开或闭拢,画出一条曲线.试观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点M在运动过程中满足什么几何条件?知识点1 双曲线的定义文字 语言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正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双曲线符号 语言 ||PF1|-|PF2||=正常数(正常数<|F1F2|)焦点 两个定点F1,F2焦距 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F1F2|1.(1)双曲线定义中,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大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双曲线的定义中,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MF1|-|MF2|=2a(常数),且2a<|F1F2|,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提示] (1)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等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是两条射线,端点分别是F1,F2,当距离之差的绝对值大于|F1F2|时,动点的轨迹不存在.(2)双曲线的右支.1.(1)已知平面上定点F1,F2及动点M,命题甲:||MF1|-|MF2||=2a(a为常数),命题乙: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则甲是乙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平面内到点F1(6,0)的距离减去到点F2(-6,0)的距离之差等于12的点的集合是(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C.两条射线 D.一条射线(1)B (2)D [(1)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甲 / 乙,乙 甲,因此甲是乙的必要条件,故选B.(2)设动点为P,则|PF1|-|PF2|=12=|F1F2|,点P的轨迹为以F2为端点的一条射线,故选D.]知识点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 F1(-c,0),F2(c,0) F1(0,-c),F2(0,c)a,b,c的关系 c2=a2+b22.如何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提示] 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 标准方程中x2项的系数为正;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中y2项的系数为正,即“焦点跟着正的跑”.这是判断双曲线焦点所在坐标轴的重要方法.2.(1)若双曲线方程为=1,则其焦点在________轴上,焦点坐标为________.(2)已知a=5,c=10,焦点在y轴上,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1)x (6,0)和(-6,0) (2)=1 [(1)因为方程中x2的系数>0,所以焦点在x轴上,且a2=16,b2=20,从而c2=16+20=36,c=6,故焦点坐标为(6,0)和(-6,0).(2)由已知得b2=c2-a2=75,于是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类型1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例1】 若F1,F2是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1)若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7,求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2)若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F1PF2=60°,求△F1PF2的面积.[解] (1)由双曲线方程知a2=9,b2=16,则c2=25,∴a=3,b=4,c=5.设|MF1|=7,则根据双曲线的定义知||MF2|-7|=6,即|MF2|-7=±6.解得|MF2|=13,或|MF2|=1,又|MF2|=1因此,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为13.(2)由定义和余弦定理得|PF1|-|PF2|=±6,|F1F2|2=|PF1|2+|PF2|2-2|PF1||PF2|cos 60°,所以102=(|PF1|-|PF2|)2+|PF1|·|PF2|,所以|PF1|·|PF2|=64,所以=|PF1|·|PF2|·sin ∠F1PF2=×64×=16. 求双曲线中焦点△PF1F2面积的两种方法(1)方法一:(先求|PF1|·|PF2|的值)①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PF1|-|PF2||=2a;②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1|,|PF2|,|F1F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③通过配方,利用整体的思想求出|PF1|·|PF2|的值;④利用公式=求得面积.(2)方法二:利用公式=×|F1F2|×|yp|(yp为P点的纵坐标)求得面积.提醒: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与焦点有关的问题,一是要注意定义条件||PF1|-|PF2||=2a的变形使用,二是特别注意|PF1|2+|PF2|2与|PF1|·|PF2|的关系.[跟进训练]1.(1)已知双曲线C的方程是=1,其上、下焦点分别是F2,F1,点M在双曲线C上,且|MF1|=9,则|MF2|等于( )A.17 B.1 C.17或1 D.16或1(2)设F1,F2分别是双曲线x2-=1的左、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3|PF1|=4|PF2|,则△PF1F2的面积等于( )A.4 B.8 C.24 D.48(1)A (2)C [(1)由双曲线方程知a2=16,b2=20,则c2=36,∴a=4,b=2,c=6.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MF2|-9|=8,即|MF2|-9=±8,解得|MF 2|=17或|MF2|=1,又|MF2|=1(2)由题意得解得|PF1|=8,|PF2|=6.在△PF1F2中,|PF1|=8,|PF2|=6,|F1F2|=10,∴△PF1F2为直角三角形,∴=|PF1||PF2|=24.]类型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2】 【链接教材P131例2】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a=4,经过点A;(2)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3,2);(3)过点P,Q且焦点在坐标轴上.[解] (1)当焦点在x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1(b>0),把点A的坐标代入,得b2=-<0,不符合题意;当焦点在y轴上时,设所求标准方程为=1(b>0),把A点的坐标代入,得b2=9.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2)双曲线=1的焦点在x轴,因此设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c2=16+4=20,即a2+b2=20.①∵双曲线经过点(3,2),∴=1.②由①②得a2=12,b2=8,∴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3)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By2=1,AB<0.∵点P,Q在双曲线上,∴解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教材原题·P131例2】例2 已知双曲线两个焦点分别为F1(0,-2),F2(0,2),并且双曲线经过点P(3,-2),求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 由于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故可设它的标准方程为=1(a>0,b>0).已知焦点F1,F2及双曲线上一点P,由双曲线的定义可知2a=|PF2|-|PF1|=-3=5-3=2,因此a=1.又因为c=2,所以b2=c2-a2=4-1=3.因此,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的步骤(1)定型: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轴还是y轴.(2)设方程:根据焦点位置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则进行讨论,或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By2=1(AB<0).(3)计算:利用题中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相关值.(4)结论: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跟进训练]2.(1)已知动点P到A(-5,0)的距离与它到B(5,0)的距离之差等于6,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 )A.=1 B.=1C.=1(x-3) D.=1(x≥3)(2)焦点在x轴上,经过点P(4,-2)和点Q(2,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1)D (2)=1 [(1)由题意知|PA|-|PB|=6,则点P的轨迹是以A(-5,0),B(5,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且2a=6,c=5,所以b2=c2-a2=52-32=42=16,所以点P的轨迹方程为=1(x≥3),故选D.(2)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将点(4,-2)和(2,2)代入方程得解得a2=8,b2=4,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类型3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条件【例3】 【链接教材P131例3】给出方程=1.(1)若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解] (1)方程表示双曲线,则有(4+k)(1-k)<0,即(k+4)(k-1)>0,解得k>1或k<-4,因此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4)∪(1,+∞).(2)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有解得k<-4,因此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4).【教材原题·P131例3】例3 已知方程=1.(1)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a的取值范围;(2)试说明(1)中的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解] (1)方程表示双曲线,则(4+a)(5+a)<0.解得-5因此,当-5(2)由(1)可知,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且c2=5+a+(-4-a)=1.所以,方程表示的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0,1),(0,-1),显然与方程中的a无关,因此(1)中的双曲线有共同的焦点.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条件(1)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进一步,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2)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且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跟进训练]3.(1)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________.(1)(-1,1) (2)1 [(1)由题意得(1+k)(1-k)>0,即(k+1)(k-1)<0,解得-1(2)由双曲线方程知焦点在x轴上且c2=a+2(a>0).由椭圆方程,知c2=4-a2,所以a+2=4-a2,即a2+a-2=0,解得a=1或a=-2(舍去).因此a的值为1.]类型4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4,且三个内角A,B,C满足2sin A+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在△ABC中,由2sin A+sin C=2sin B能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思考动点C满足的条件,进而求出轨迹方程.[解] 以AB边所在的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如图所示,则A(-2,0),B(2,0).由正弦定理,得sin A=,sin B=,sin C=(R为△ABC的外接圆半径).∵2sin A+sin C=2sin B,∴2|BC|+|AB|=2|AC|,即|AC|-|BC|==2<|AB|.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C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除去与x轴的交点).由题意,设所求轨迹方程为=1(x>a),∵a=,c=2,∴b2=c2-a2=6.即所求轨迹方程为=1(x>). 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2)寻找几何关系,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方程.求解双曲线的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①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②检验所求的轨迹对应的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跟进训练]4.如图所示,已知定圆F1:x2+y2+10x+24=0,定圆F2:x2+y2-10x+9=0,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解] 圆F1:(x+5)2+y2=1,圆心F1(-5,0),半径r1=1.圆F2:(x-5)2+y2=42,圆心F2(5,0),半径r2=4.设动圆M的半径为R,则有|MF1|=R+1,|MF2|=R+4,∴|MF2|-|MF1|=3<10=|F1F2|.∴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a=,c=5,于是b2=c2-a2=.故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1.1.已知F1(-5,0),F2(5,0)为定点,动点P满足|PF1|-|PF2|=2a,当a=3和a=5时,P点的轨迹分别为(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B.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C.双曲线和一条射线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D [因为|F1F2|=10,|PF1|-|PF2|=2a,所以当a=3时,2a=6<|F1F2|,轨迹为双曲线的一支;当a=5时,2a=10=|F1F2|,轨迹为一条射线.]2.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2-2y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A. B. C. D.(,0)C [将双曲线方程化为标准形式x2-=1,所以a2=1,b2=,于是c==,故右焦点坐标为.]3.“k>9”是“方程=1表示双曲线”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B [当k>9时,9-k<0,k-4>0,方程表示双曲线.当k<4时,9-k>0,k-4<0,方程也表示双曲线.所以“k>9”是“方程=1表示双曲线”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4.已知双曲线=1(a>0)的一个焦点为F1(5,0),设另一个焦点为F2,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若|PF1|=9,则|PF2|=________.(用数值表示)17或1 [由题意知,双曲线=1(a>0)的一个焦点为F1(5,0),所以c=5,又由a 2=c2-b2=25-9=16,所以a=4,因为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且|PF1|=9,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2|-|PF1||=2a=8,所以|PF2|=17,或|PF2|=1.]5.设双曲线与椭圆=1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的一个公共点的纵坐标为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1 [由椭圆方程得焦点坐标为(0,±3),椭圆与双曲线的一个公共点为(,4).设所求的双曲线方程为=1(a>0,b>0),则解得故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1)双曲线是如何定义的?请写出它的标准方程.[提示]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正常数(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作双曲线.标准方程:=1(a>0,b>0)和=1(a>0,b>0).(2)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m,n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y轴)上的双曲线,则m,n满足什么条件?[提示] ①若表示双曲线,则满足mn>0.②若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则满足③若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满足(3)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是双曲线左支上一点,则|PF1|,|PF2|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提示] |PF1|的最小值为c-a,|PF2|的最小值为a+c.(4)定义法求双曲线方程时,如何确定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还是双曲线的一支?[提示] 根据条件看是|PF1|-|PF2|=2a还是||PF1|-|PF2||=2a,若|PF1|-|PF2|=2a或|PF2|-|PF1|=2a,点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若||PF1|-|PF2||=2a,则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课时分层作业(二十七)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一、选择题1.已知平面内两定点F1(-2,0),F2(2,0),下列条件中满足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是( )A.|PF1|-|PF2|=±3B.|PF1|-|PF2|=±4C.|PF1|-|PF2|=±5D.|PF1|2-|PF2|2=±4A [当|PF1|-|PF2|=±3时,||PF1|-|PF2||=3<|F1F2|=4,满足双曲线的定义,所以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故选A.]2.已知双曲线=1,焦点在y轴上,若焦距为4,则a等于( )A. B.5 C.7 D.D [根据题意可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由其焦距为4,得c=2,则有c2=2-a+3-a=4,解得a=.]3.已知双曲线=1上一点P到左焦点F1的距离为10,则PF1的中点N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为( )A.3或7 B.6或14 C.3 D.7A [连接ON(图略),则ON是△PF1F2的中位线,∴|ON|=|PF2|,∵||PF1|-|PF2||=4,|PF1|=10,∴|PF2|=14或6,∴|ON|=|PF2|=7或3.]4.已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为F1(-,0),点P在该双曲线上,线段PF1的中点坐标为(0,2),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是( )A.-y2=1 B.x2-=1C.=1 D.=1B [由线段PF1的中点坐标为(0,2)知P(,4),设双曲线方程为=1(a>0,b>0),则有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故选B.]5.已知双曲线的中心在原点,两个焦点F1,F2分别为(,0)和(-,0),点P在双曲线上,且PF1⊥PF2,△PF1F2的面积为1,则双曲线的方程为( )A.=1 B.=1C.-y2=1 D.x2-=1C [由 (|PF1|-|PF2|)2=16,即2a=4,解得a=2,又c=,所以b=1,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y2=1.故选C.]二、填空题6.若曲线C:mx2+(2-m)y2=1是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则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2,+∞) [由题意知解得m>2.]7.已知双曲线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过F1的直线与双曲线的左支交于A,B两点,线段AB的长为5.若2a=8,那么△ABF2的周长是________.26 [根据双曲线定义知,|AF2|-|AF1|=8,|BF2|-|BF1|=8.所以|AF2|+|BF2|=16+|AF1|+|BF1|=16+|AB|=16+5=21.所以△ABF2的周长是|AF2|+|BF2|+|AB|=21+5=26.]8.如图所示,已知双曲线以长方形ABCD的顶点A,B为左、右焦点,且双曲线过C,D两顶点.若AB=4,BC=3,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x2-=1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由题意得B(2,0),C(2,3),所以解得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三、解答题9.已知方程kx2+y2=4,其中k为实数,对于不同范围的k值,分别指出方程所表示的曲线类型.[解] (1)当k=0时,y=±2,表示两条与x轴平行的直线;(2)当k=1时,方程为x2+y2=4,表示圆心在原点,半径为2的圆;(3)当k<0时,方程为=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4)当0<k<1时,方程为=1,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椭圆;(5)当k>1时,方程为=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椭圆.10.设声速为k米/秒,在相距10k米的A,B两哨所,听到炮弹爆炸声的时间差为6秒,求炮弹爆炸点所在曲线的方程.[解] 以直线AB为x轴,线段AB的中点为坐标原点,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炮弹爆炸点的轨迹上的点P的坐标为(x,y),则||PA|-|PB||=6k<10k,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且2a=6k,2c=10k,从而a=3k,c=5k,b2=c2-a2=16k2.所以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为=1.11.动圆与圆x2+y2=1和x2+y2-8x+12=0都外切,则动圆圆心的轨迹是( )A.双曲线的一支 B.圆C.椭圆 D.双曲线A [设动圆的圆心为M,半径为r,圆x2+y2=1与x2+y2-8x+12=0的圆心分别为O1(0,0)和O2(4,0),半径分别为1和2,由两圆外切的充要条件,得|MO1|=r+1,|MO2|=r+2.∴|MO2|-|MO1|=1,又|O1O2|=4,∴动点M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靠近O1).]12.已知P为双曲线=1右支上一点,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M为△PF1F2的内心.若=+8,则△MF1F2的面积为( )A.2 B.10 C.8 D.6B [设△PF1F2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由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可知a=4,b=3,c=5.因为=+8,所以(|PF1|-|PF2|)R=8,即aR=8,所以R=2,所以=·2c·R=10.故选B.]13.已知双曲线C:x2-=1的左焦点为F1,点Q(0,2),P是双曲线C右支上的动点,则|PF1|+|PQ|的最小值等于________.6 [设双曲线的右焦点为F2,如图,连接PF2,QF2.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可知|PF1|-|PF2|=2a=2,所以|PF1|=|PF2|+2,所以|PF1|+|PQ|=|PF2|+|PQ|+2≥|QF2|+2,而Q(0,2),F2(2,0),所以|QF2|==4,所以要求的最小值为6.]14.在△ABC中,A(-5,0),B(5,0),点C在双曲线=1上,则=________.± [在△ABC中,sin A=,sin B=,sin C==,R为△ABC外接圆的半径,∴=.又∵|BC|-|AC|=±8,∴=±=±.]15.已知△ABC的一边的两个顶点B(-a,0),C(a,0)(a>0),另两边的斜率之积等于m(m≠0).求顶点A的轨迹方程,并且根据m的取值情况讨论轨迹的图形.[解] 设顶点A的坐标为(x,y),则kAB=,kAC=.由题意,得·=m,即=1(y≠0,m≠0).当m>0时,轨迹是中心在原点,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除去与x轴的两个交点);当m<0且m≠-1时,轨迹是中心在原点,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除去与x轴的两个交点),其中当-1当m=-1时,轨迹是圆心在原点,半径为a的圆(除去与x轴的两个交点).1 / 13.2 双曲线3.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1.理解双曲线的定义、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重点) 2.掌握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及其求法.(重点) 3.会利用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解决简单的问题.(难点) 1.通过对双曲线概念的学习,培养数学抽象素养. 2.通过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的学习,提升数学运算、逻辑推理及数学抽象等素养.做下面一个实验.(1)取一条拉链,拉开一部分.(2)在拉开的两边各选择一点,分别固定在点F1,F2上.(3)把笔尖放在M处,随着拉链的拉开或闭拢,画出一条曲线.试观察这是一条什么样的曲线?点M在运动过程中满足什么几何条件?知识点1 双曲线的定义文字 语言 平面上到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____________为正常数(小于__________)的点的轨迹叫作双曲线符号 语言 ||PF1|-|PF2||=正常数(正常数<|F1F2|)焦点 两个定点F1,F2焦距 两个焦点之间的距离|F1F2|1.(1)双曲线定义中,将“小于|F1F2|”改为“等于|F1F2|”或“大于|F1F2|”的常数,其他条件不变,点的轨迹是什么?(2)双曲线的定义中,F1,F2分别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若|MF1|-|MF2|=2a(常数),且2a<|F1F2|,则点M的轨迹是什么? 1.(1)已知平面上定点F1,F2及动点M,命题甲:||MF1|-|MF2||=2a(a为常数),命题乙: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则甲是乙的( )A.充分条件 B.必要条件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平面内到点F1(6,0)的距离减去到点F2(-6,0)的距离之差等于12的点的集合是(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C.两条射线 D.一条射线知识点2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图形标准方程焦点坐标 F1(-c,0),F2(c,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b,c的关系 c2=________2.如何根据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判断焦点所在的坐标轴? 2.(1)若双曲线方程为=1,则其焦点在________轴上,焦点坐标为________.(2)已知a=5,c=10,焦点在y轴上,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类型1 双曲线定义的应用【例1】 若F1,F2是双曲线=1的两个焦点.(1)若双曲线上一点M到它的一个焦点的距离等于7,求点M到另一个焦点的距离;(2)若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F1PF2=60°,求△F1PF2的面积.[尝试解答] 求双曲线中焦点△PF1F2面积的两种方法(1)方法一:(先求|PF1|·|PF2|的值)①根据双曲线的定义求出||PF1|-|PF2||=2a;②利用余弦定理表示出|PF1|,|PF2|,|F1F2|之间满足的关系式;③通过配方,利用整体的思想求出|PF1|·|PF2|的值;④利用公式=求得面积.(2)方法二:利用公式=×|F1F2|×|yp|(yp为P点的纵坐标)求得面积.提醒:利用双曲线的定义解决与焦点有关的问题,一是要注意定义条件||PF1|-|PF2||=2a的变形使用,二是特别注意|PF1|2+|PF2|2与|PF1|·|PF2|的关系.[跟进训练]1.(1)已知双曲线C的方程是=1,其上、下焦点分别是F2,F1,点M在双曲线C上,且|MF1|=9,则|MF2|等于( )A.17 B.1 C.17或1 D.16或1(2)设F1,F2分别是双曲线x2-=1的左、右焦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且3|PF1|=4|PF2|,则△PF1F2的面积等于( )A.4 B.8 C.24 D.48类型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例2】 【链接教材P131例2】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1)a=4,经过点A;(2)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3,2);(3)过点P,Q且焦点在坐标轴上.[尝试解答] 用待定系数法求双曲线方程的步骤(1)定型:确定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是x轴还是y轴.(2)设方程:根据焦点位置设出相应的标准方程的形式,若不知道焦点的位置,则进行讨论,或设双曲线的方程为Ax2+By2=1(AB<0).(3)计算:利用题中条件列出方程组,求出相关值.(4)结论:写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跟进训练]2.(1)已知动点P到A(-5,0)的距离与它到B(5,0)的距离之差等于6,则P点的轨迹方程是( )A.=1 B.=1C.=1(x-3) D.=1(x≥3)(2)焦点在x轴上,经过点P(4,-2)和点Q(2,2)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类型3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条件【例3】 【链接教材P131例3】给出方程=1.(1)若该方程表示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2)若该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尝试解答] 方程表示双曲线的条件(1)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进一步,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2)对于方程=1,当mn>0时表示双曲线,且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0,n<0时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跟进训练]3.(1)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k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2)椭圆=1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则a=________.类型4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例4】 如图所示,在△ABC中,已知|AB|=4,且三个内角A,B,C满足2sin A+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在△ABC中,由2sin A+sin C=2sin B能得到什么结论?由此思考动点C满足的条件,进而求出轨迹方程.[尝试解答] 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1)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2)寻找几何关系,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出对应的方程.求解双曲线的轨迹问题时要特别注意:①双曲线的焦点所在的坐标轴;②检验所求的轨迹对应的是双曲线的一支还是两支.[跟进训练]4.如图所示,已知定圆F1:x2+y2+10x+24=0,定圆F2:x2+y2-10x+9=0,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 1.已知F1(-5,0),F2(5,0)为定点,动点P满足|PF1|-|PF2|=2a,当a=3和a=5时,P点的轨迹分别为(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B.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C.双曲线和一条射线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2.已知双曲线方程为x2-2y2=1,则它的右焦点坐标为( )A. B. C. D.(,0)3.“k>9”是“方程=1表示双曲线”的( )A.充要条件 B.充分而不必要条件C.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4.已知双曲线=1(a>0)的一个焦点为F1(5,0),设另一个焦点为F2,点P是双曲线上的一点,若|PF1|=9,则|PF2|=________.(用数值表示)5.设双曲线与椭圆=1有共同的焦点,且与椭圆的一个公共点的纵坐标为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________.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1)双曲线是如何定义的?请写出它的标准方程.(2)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m,n满足的条件是什么?若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y轴)上的双曲线,则m,n满足什么条件?(3)双曲线=1(a>0,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是双曲线左支上一点,则|PF1|,|PF2|的最小值分别是多少?(4)定义法求双曲线方程时,如何确定点的轨迹是双曲线,还是双曲线的一支?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3章 3.2 3.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选必修1.docx 第3章 3.2 3.2.1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