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4章 4.3 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选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4章 4.3 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选必修1

资源简介

4.3 组合
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理解组合与组合数的概念.(重点) 2.会推导组合数公式,并会应用公式求值.(重点) 3.理解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并会求值、化简和证明.(难点、易混点) 1.通过学习组合与组合数的概念,提升数学抽象的素养. 2.借助组合数公式及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运算,培养数学运算的素养.
“校园歌手大赛”是某校的特色文化活动之一,它为同学们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平台,同时也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
比较下列两个问题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1)高二(1)班有3名同学想参加比赛,但是学校只给了每个班2个名额,且其中一名参加流行组,一名参加民歌组,共有几种不同的报名结果?
(2)高二(1)班有3名同学想参加比赛,但是学校只给了每个班2个名额.请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报名结果?
知识点1 组合的概念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________地构成一组,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1.怎样理解组合,它与排列有何区别?
                                   
                                   
                                   
                                   
                                   
1.(多选题)下列选项是组合问题的是(  )
A.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同学分别去参加两个社区的人口普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B.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C.3人去干5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
D.3本相同的书分给4名同学,每人一本,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知识点2 组合数的概念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__________________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2.如何理解组合与组合数这两个概念?
                                   
                                   
                                   
                                   
                                   
2.甲、乙、丙三地之间有直达的火车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不相等,则车票票价的种数为________.
知识点3 组合数公式及其性质
(1)公式:=.
(2)性质:+.
(3)规定:=__.
=________;=________.
类型1 组合的概念
【例1】 (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①设集合A={a,b,c,d,e},则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个数有多少个?
②某铁路线上有5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
③元旦期间,某班10名同学互送贺年卡,表示新年的祝福,贺年卡共有多少张?
(2)已知A,B,C,D,E五个元素,写出每次取出3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尝试解答]                              
                                   
                                   
                                   
                                   
                                   
所以所有组合为ABC,ABD,ABE,ACD,ACE,ADE,BCD,BCE,BDE,CDE.
 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组合问题的方法技巧
(1)区分排列与组合的关键是看结果是否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若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则是排列问题,若交换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没有影响,则是组合问题,也就是说排列问题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无关.
(2)写组合时,一般先将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好,然后按照顺序用图示的方法逐个将各个组合表示出来.
[跟进训练]
1.(1)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①把当日动物园的4张门票分给5个人,每人至多分一张,而且票必须分完,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②从2,3,5,7,11这5个质数中,每次取2个数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构成一个分数,共能构成多少个不同的分数?
③从9名学生中选出4名参加一个联欢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已知a,b,c,d这四个元素,写出每次取出2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类型2 组合数公式的计算与应用
【例2】 (1)式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2)计算:+.
(3)求证:.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1.(变条件,变设问)将本例(2)改为若,求m.
                                   
                                   
                                   
                                   
                                   
2.(变设问)将本例(3)改为证明.
                                   
                                   
                                   
                                   
                                   
 关于组合数计算公式的选取技巧
(1)涉及具体数字的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
(2)涉及字母的可以用阶乘式计算.
(3)计算时应注意利用组合数的性质=简化运算.
[跟进训练]
2.(1)计算:+;
(2)求等式中的n值.
                                   
                                   
                                   
                                   
类型3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例3】 (1)化简:-+=________;
(2)已知-=,求n的值.
[尝试解答]                              
                                   
                                   
                                   
                                   
                                   
 组合数公式体现了组合数与相应排列数的关系,一般在计算具体的组合数时会用到.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作用有:
(1)计算m,n较大时的组合数;
(2)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证明.
特别地,当m>时计算,用性质=转化,减少计算量.
[跟进训练]
+++…+=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________.
1.若=,则x的值为(  )
A.4 B.3 C.3或4 D.7
2.计算:+=(  )
A.8 B.10 C.12 D.16
=10,则n的值为________.
4.计算++=________.
+=________.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本节课学习的公式.
(2)区分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3)“树形图”在解决组合问题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1 / 14.3 组合
第1课时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理解组合与组合数的概念.(重点) 2.会推导组合数公式,并会应用公式求值.(重点) 3.理解组合数的两个性质,并会求值、化简和证明.(难点、易混点) 1.通过学习组合与组合数的概念,提升数学抽象的素养. 2.借助组合数公式及组合数的性质进行运算,培养数学运算的素养.
“校园歌手大赛”是某校的特色文化活动之一,它为同学们紧张、忙碌的学习生活提供了休闲、放松的平台,同时也给同学们出了一道数学题.
比较下列两个问题并发现它们之间的关系.
(1)高二(1)班有3名同学想参加比赛,但是学校只给了每个班2个名额,且其中一名参加流行组,一名参加民歌组,共有几种不同的报名结果?
(2)高二(1)班有3名同学想参加比赛,但是学校只给了每个班2个名额.请问:共有几种不同的报名结果?
知识点1 组合的概念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不论次序地构成一组,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1.怎样理解组合,它与排列有何区别?
[提示] (1)组合要求n个元素是不同的,被取的m个元素也是不同的,即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进行m次不放回地取出.
(2)取出的m个元素不讲究顺序,也就是说元素没有位置的要求,无序性是组合的特点.
(3)辨别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关键看选出的元素与顺序是否有关,若交换某一问题中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则是排列问题,否则就是组合问题.
1.(多选题)下列选项是组合问题的是(  )
A.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同学分别去参加两个社区的人口普查,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B.从甲、乙、丙3名同学中选出2名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C.3人去干5种不同的工作,每人干一种,有多少种分工方法
D.3本相同的书分给4名同学,每人一本,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BD [AC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BD与顺序无关,是组合问题.]
知识点2 组合数的概念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作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表示.
2.如何理解组合与组合数这两个概念?
[提示] 同“排列”与“排列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一样,“组合”与“组合数”也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组合”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合成一组”,它不是一个数,而是具体的一件事;“组合数”是指“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不同的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它是一个数.例如,从3个不同元素a,b,c中每次取出两个元素的组合为ab,ac,bc,其中每一种都叫一个组合,这些组合共有3个,则组合数为3.
2.甲、乙、丙三地之间有直达的火车相互之间的距离均不相等,则车票票价的种数为________.
3 [甲、乙、丙三地之间的距离不等,故票价不同.
所以共有甲 乙,甲 丙,乙 丙三种票价.]
知识点3 组合数公式及其性质
(1)公式:=.
(2)性质:+.
(3)规定:=1.
=________;=________.
(1)15 (2)18 [==18.]
类型1 组合的概念
【例1】 (1)判断下列问题是组合问题还是排列问题:
①设集合A={a,b,c,d,e},则集合A的子集中含有3个元素的个数有多少个?
②某铁路线上有5个车站,则这条线上共需准备多少种车票?多少种票价?
③元旦期间,某班10名同学互送贺年卡,表示新年的祝福,贺年卡共有多少张?
(2)已知A,B,C,D,E五个元素,写出每次取出3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解] (1)①因为本问题与元素顺序无关,故是组合问题.
②因为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车票是不同的,故是排列问题;但票价与顺序无关,甲站到乙站,与乙站到甲站是同一种票价,故是组合问题.
③甲写给乙贺卡,与乙写给甲贺卡是不同的,所以与顺序有关,是排列问题.
(2)可按AB→AC→AD→BC→BD→CD顺序写出,即
所以所有组合为ABC,ABD,ABE,ACD,ACE,ADE,BCD,BCE,BDE,CDE.
 判断一个问题是不是组合问题的方法技巧
(1)区分排列与组合的关键是看结果是否与元素的顺序有关,若交换某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产生影响,则是排列问题,若交换任意两个元素的位置对结果没有影响,则是组合问题,也就是说排列问题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有关,组合问题与选取元素的顺序无关.
(2)写组合时,一般先将元素按一定的顺序排好,然后按照顺序用图示的方法逐个将各个组合表示出来.
[跟进训练]
1.(1)判断下列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
①把当日动物园的4张门票分给5个人,每人至多分一张,而且票必须分完,有多少种分配方法?
②从2,3,5,7,11这5个质数中,每次取2个数分别作为分子和分母构成一个分数,共能构成多少个不同的分数?
③从9名学生中选出4名参加一个联欢会,有多少种不同的选法?
(2)已知a,b,c,d这四个元素,写出每次取出2个元素的所有组合.
[解] (1)①是组合问题.由于4张票是相同的(都是当日动物园的门票),不同的分配方法取决于从5人中选择哪4人,这和顺序无关.
②是排列问题,选出的2个数作分子或分母,结果是不同的.
③是组合问题,选出的4人无角色差异,不需要排列他们的顺序.
(2)可按a→b→c→d顺序写出,即
所以所有组合为ab,ac,ad,bc,bd,cd.
类型2 组合数公式的计算与应用
【例2】 (1)式子可表示为(  )
A. B.
C. D.
(2)计算:+.
(3)求证:.
(1)D [分式的分母是100!,分子是101个连续自然数的乘积,最大的为n+100,最小的为n,

=101·
=.]
(2)[解] 由组合数定义知:
所以4n<5,
又因为n∈N+,所以n=4.
当n=4时+=+=5.
(3)[证明] ∵右边=
==,
左边=,∴左边=右边,
∴原式成立.
[母题探究]
1.(变条件,变设问)将本例(2)改为若,求m.
[解] 因为,
所以m(m-1)(m-2)
=6·,
所以m-3=4,m=7.
2.(变设问)将本例(3)改为证明.
[证明] 右边=

==,
左边= ,所以左边=右边,所以原式成立.
 关于组合数计算公式的选取技巧
(1)涉及具体数字的可以直接用公式计算.
(2)涉及字母的可以用阶乘式计算.
(3)计算时应注意利用组合数的性质=简化运算.
[跟进训练]
2.(1)计算:+;
(2)求等式中的n值.
[解] (1)由组合数的意义可得
即∴.∵n∈N+,∴n=10,
∴+=+=++31=466.
(2)原方程可变形为,

=,化简整理,得n2-3n-54=0.解得n=9或n=-6(不合题意,舍去),所以n=9为所求.
类型3 组合数的两个性质
【例3】 (1)化简:-+=________;
(2)已知-=,求n的值.
(1)0 [原式=(+)-=-=0.]
(2)[解] 根据题意-=,变形可得=+,
由组合数的性质,可得=,
故8+7=n+1,解得n=14.
 组合数公式体现了组合数与相应排列数的关系,一般在计算具体的组合数时会用到.组合数公式的主要作用有:
(1)计算m,n较大时的组合数;
(2)对含有字母的组合数的式子进行变形和证明.
特别地,当m>时计算,用性质=转化,减少计算量.
[跟进训练]
+++…+=__________.(用数字作答)
+++=________.
(1)220 (2)210 [+++…+=+++…+=++…+=…==220.
+++=++=+===210.]
1.若=,则x的值为(  )
A.4 B.3 C.3或4 D.7
C [由组合数性质知x=4或x+4=7,即x=4或x=3.]
2.计算:+=(  )
A.8 B.10 C.12 D.16
B [++4=6+4=10.]
=10,则n的值为________.
5 [由题意知=10,解得n=5或n=-4(舍去).]
4.计算++=________.
120 [++=+==120.]
+=________.
31 [由题意及组合数公式知
解得n=6.
所以原式=+=+=12+19=31.]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写出本节课学习的公式.
[提示] ;②=1;③=;④+=.
(2)区分一个问题是排列问题还是组合问题的关键是什么?
[提示] 关键是看它有无顺序,有顺序的是排列问题,无顺序的是组合问题.
(3)“树形图”在解决组合问题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提示] 利用“树形图”可以把组合问题直观化、形象化、起到“数形结合”中的“形”的作用,很容易不重不漏的写出所有组合.
课时分层作业(三十八) 组合与组合数公式
一、选择题
1.(多选题)下列属于组合问题的是(  )
A.从4名志愿者中选出2人参加志愿者工作
B.从0,1,2,3,4这5个数字中选取3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
C.从全班同学中选出3名同学出席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
D.从全班同学中选出3名同学分别担任班长、副班长和学习委员
AC [BD项均为排列问题,只有AC项是组合问题.]
2.可表示为(  )
D [=.]
3.已知=,则m等于(  )
A.1 B.4 C.1或3 D.3或4
C [由=,得m=2m-1或m+2m-1=8,得m=1或m=3.]
4.若=,则的值为(  )
A.28 B.30 C.56 D.60
C [由=,
得4n-3+3n+2=20,或4n-3=3n+2,
则n=3,或n=5.
当n=3时==56;
当n=5时==56.]
5.若∶1∶1,则m,n的值分别为(  )
A.m=5,n=2 B.m=5,n=5
C.m=2,n=5 D.m=4,n=4
C [由=1∶1,得=,
∴(m+1)+(m+2)=n+2,即n=2m+1,又=3∶5,∴=3∶5,
解得m=2,n=5.]
二、填空题
6.若=,则n=________,=________.
20  [由=,得n=13+7=20.
则===20×19=380.所以.]
7.已知m≥-+=________.
0 [∵m≥4,∴-+=+-=-=0.]
8.方程+=-的解集为________.
{x|x=2} [由组合数公式的性质可知
解得x=1或x=2,代入方程检验得x=2满足方程,所以原方程的解为{x|x=2}.]
三、解答题
9.解不等式<.
[解] 由题意,得n≥5且n∈N+,∵<,
∴<.
∵n(n-1)(n-2)>0,
∴化简得,n2-11n-12<0,解得-1结合n的取值范围得n=5,6,7,8,9,10,11.
∴不等式的解集为{5,6,7,8,9,10,11}.
10.解方程:
=;
+.
[解] (1)由原方程得x+1=2x-3或x+1+2x-3=13,∴x=4或x=5,
经检验x=4或x=5是原方程的解,
∴原方程的解为x=4或x=5.
(2)原方程可化为,
即,
∴,
∴.
∴x2-x-12=0,
解得x=4或x=-3(舍去),
经检验,x=4是原方程的解.
11.(多选题)若,则m的取值可能是(  )
A.6 B.7 C.8 D.9
BC [由题意知0m-18,且0m8,则有1m8.
由得>3×,
变形得m>27-3m,即m>,
综上得则m=7或8.]
12.若=42,则的值为(  )
A.60 B.70 C.120 D.140
D [=42,∴n(n-1)=42,化简得n2-n-42=0,
解得n=7或n=-6(舍去),
则=140.]
13.已知,则m=________·m!=________.
2 420 [∵,

=,
化简,得m2-23m+42=0,
由于0m5,解得m=2或m=21(舍去),
∴==210,∴m!=2×1=2.
∴·m!=210×2=420.]
14.若,则n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
7 55 [(1)根据题意,若,
则n(n-1)=7·(n-4)(n-5),
即3n2-31n+70=0,
解得n=7或n=(∵n∈N+,舍去);故n=7.
(2)根据题意+++…+=++++…+-1
=+++…+-1
=++…+-1
=-1=55.]
15.规定,其中x∈R,m是正整数,且=1,这是组合数(n,m是正整数,且mn)的一种推广.
(1)求的值;
(2)组合数的两个性质:①=;
②+=是否都能推广到(x∈R,m是正整数)的情形;若能推广,则写出推广的形式并给出证明,若不能,则说明理由.
[解] 

=-=-11 628.
(2)性质①不能推广,例如当x=时,
有意义,但无意义;
性质②能推广,它的推广形式是
+=(x∈R,m为正整数).
证明:当m=1时,有+=x+1=;
当m≥2时+=

==.
综上,性质②的推广得证.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