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章 1.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及数列的性质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选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霸笔记:同步精讲】第1章 1.1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及数列的性质 讲义--2026版高中数学湘教版选必修1

资源简介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及数列的性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重点) 2.掌握递推公式的应用.(难点) 3.掌握数列的简单性质并能应用.(重点) 1.借助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具体项或求通项,培养逻辑推理素养. 2.通过利用数列的性质求数列的最值,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观察如图所示的钢管堆放示意图,你能够发现上下层之间的关系吗?你能否用数列的形式写出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1 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数列{an}的任一项an+1与它的前一项an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an+1=f (an),n≥1,那么这个公式就叫作数列{an}的________;a1称为数列{an}的初始条件.
1.所有数列都有递推公式吗?
                                   
                                   
                                   
2.仅由数列{an}的关系式an=an-1+2(n≥2,n∈N+)就能确定这个数列吗?
                                   
                                   
知识点2 数列的单调性
1.递增数列
一般地,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即an+1>an,那么这个数列叫作________.
2.递减数列
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即an+1<an,那么这个数列叫作递减数列.
3.摆动数列
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那么这个数列叫作摆动数列.
4.常数列
各项都相等的数列叫作常数列.
1.已知an+1-an-3=0,则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不能确定
2.若数列{an}满足an=3n,则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摆动数列
知识点3 数列中an与Sn的关系
对于数列{an},设其前n项和为Sn,则有an=
类型1 由递推公式求数列中的项
【例1】 已知数列{an}中,a1=1,a2=2,以后各项由an=an-1+an-2(n≥3)给出.
(1)写出此数列的前5项;
(2)通过公式bn=构造一个新的数列{bn},写出数列{bn}的前4项.
[尝试解答]                              
                                   
                                   
                                   
                                   
                                   
 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弄清楚公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依次代入计算即可.另外,解答这类问题时还需注意:若已知首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前面的项表示后面的项的形式;若已知末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后面的项表示前面的项的形式.
[跟进训练]
1.已知数列{an},a1=1,且满足an=3an-1+(n∈N+,且n>1),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类型2 数列的单调性及应用
【例2】 【链接教材P9例7】
已知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3n2-n(n∈N+),判断数列{an}的单调性.
[尝试解答]                              
                                   
                                   
                                   
                                   
                                   
 数列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1)判断数列的单调性通常是通过比较数列{an}中任意相邻两项an+1和an的大小来判断,常用方法是定义法、作差法和作商法.
(2)利用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解决此类问题常利用以下等价关系:
数列{an}递增 an+1>an(n∈N+);
数列{an}递减 an+1[跟进训练]
2.已知数列{an}满足an=n2+λn(n∈N+),且对任意 n∈N+,an<an+1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  )
A.λ>0        B.λ<0
C.λ≥-2 D.λ>-3
类型3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例3】 (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an-1+,n∈N+且n≥2,求通项公式an;
(2)设数列{an}中,a1=1,an=an-1(n≥2),求通项公式an.
[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
1.本例条件变成“a1=1,a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2.(变条件)将例题(2)中的条件“a1=1,an=an-1(n≥2)”变为“a1=2,an+1=3an(n∈N+)”,写出数列的前5项,猜想an并加以证明.
                                   
                                   
                                   
                                   
                                   
 
1.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常用的两种方法
(1)累加法:当an=an-1+f (n)时,常用an=(an-an-1)+(an-1-an-2)+…+(a2-a1)+a1求通项公式.
(2)累乘法:当=g(n)时,常用an=··…··a1求通项公式.
2.本题在累加或累乘时,常因忘记“n≥2”这个条件,而造成错把缺项的式子看成等式而出错.
类型4 an与Sn的关系
【例4】 已知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根据条件求{an}的通项公式.
(1)Sn=3n-7;
(2)Sn=2n2-30n.
[尝试解答]                              
                                   
                                   
                                   
                                   
                                   
 由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的步骤
(1)先利用a1=S1,求出a1.
(2)用n-1(n≥2)替换Sn中的n得到一个新的关系Sn-1,利用an=Sn-Sn-1(n≥2)便可求出当n≥2时an的解析式.
(3)注意检验n=1时的值是否符合n≥2时an的解析式,若符合,则合并;若不符合,则用分段函数表示通项公式an.
[跟进训练]
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求an.
                                   
                                   
                                   
                                   
                                   
1.数列2,4,6,8,10,…的递推公式是(  )
A.an=an-1+2(n≥2)
B.an=2an-1(n≥2)
C.a1=2,an=an-1+2(n≥2)
D.a1=2,an=2an-1(n≥2)
2.在数列{an}中,a1=1,an=1+(n≥2,n∈N+),则a5=(  )
A.   B.   C.   D.
3.已知数列{an}满足a1a2a3…an=n2(n∈N+),则an=________.
4.在数列{an}中,已知a1=1,a2=2,an+1=an+an+2(n∈N+),则a7=________.
5.已知数列an=,则数列中的最小项是第________项.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有什么特点?它与通项公式的区别是什么?
(2)数列的递推关系满足什么特点时,可以用累加法和累乘法求通项an
(3)一般用什么方法求数列{a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数列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穷光棍,平时只知好吃懒做,不肯踏踏实实做事情,还经常想入非非做发财梦.一天,他在路边捡到一个鸡蛋,他非常高兴,捧着鸡蛋就在脑子里盘算开了:“我借别人的母鸡把这个蛋孵成小鸡,等小鸡长大了,就可以生蛋,我再把生的蛋孵成鸡,这些鸡又可以生更多的蛋,蛋又可变成更多的鸡……过不了几年,我就可以把蛋和鸡去换许多钱,然后可以盖新房,还可以娶个漂亮媳妇,生儿育女……”他越想越高兴,不禁得意忘形手舞足蹈,忽听“啪”的一声,鸡蛋掉在地上,碎了!懒汉看着摔碎了的鸡蛋,放声痛哭:“哎呀,我的宝贝!我的房子呀!……”
上面这则笑话流传已久,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然而恐怕谁都没有认真计算过:如果鸡蛋没有打碎,几年后这个懒汉究竟有多少只鸡,多少个蛋呢?不过,公元1202年,一位意大利比萨的商人斐波那契(Fibonacci,约1170-1250?)在他的《算盘全书》(这里的“算盘”指的是计算用的沙盘)中提出过一个“养兔问题”,却被无数人算过.这道题说的是:
某人买回一对小兔,一个月后小兔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大兔生了一对小兔,以后,每对大兔每月都生一对小兔,小兔一个月后长成大兔.如此下去,问一年后此人共有多少对兔子?
你能算清吗?不少同学恐怕看完题就已经动手算了,而且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不过对不对可不敢保证.说实在的,这题要算对并不那么容易,这可要不慌不忙细心地算才行.
通常可以列一个表来算这个题:
填了几行后,你就可以总结出几条结论:
(1)每个月的大兔子数就是上个月的兔子总数.(因上个月的小兔这个月都长成大兔)
(2)每个月的小兔子数就是上个月的大兔数.(因上月大兔子这个月都需生一对小兔,而上个月的小兔这个月长成大兔但不生兔子.)由(1)可知:每月小兔数就是前月的兔子总数.
(3)每月兔子总数是当月大、小兔子数的和.由(1)、(2)知每月兔子数就等于上月与前月这两个月兔子数的和.
若记第n个月的兔子数为fn,就有
f0+f1=f2,f1+f2=f3,f2+f3=f4,….
一般的,有fn-2+fn-1=fn.有了这个规律,填这个表就很容易了.
你看,养一对兔子,一年之后就会发展壮大成了一个养兔场了.
按这个规律,可以把兔子数一直写下去:
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
这样得出的一列数就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波兰数学家史坦因豪斯在其名著《数学万花筒》中提出一个问题:
一棵树一年后长出一条新枝,新枝隔一年后成为老枝,老枝又可每年长出一条新枝,如此下去,十年后新枝将有多少?
这恰好也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
人们从“斐”数出发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和有趣的结果.比如“斐”数与黄金分割(0.618)的关系,直到现在还在优选法和运输调度理论中起着基本原理的作用;又如种向日葵的农场主在葵花籽的分布规律上发现了“斐”数,乃至好多植物的花瓣叶序上发现的“斐”数奇观形成了至今未解的“叶序之迷”.可见一个“养兔问题”竟揭示了大自然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奥秘.
1 / 1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及数列的性质
学习任务 核心素养
1.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重点) 2.掌握递推公式的应用.(难点) 3.掌握数列的简单性质并能应用.(重点) 1.借助利用数列的递推公式求具体项或求通项,培养逻辑推理素养. 2.通过利用数列的性质求数列的最值,培养数学运算素养.
观察如图所示的钢管堆放示意图,你能够发现上下层之间的关系吗?你能否用数列的形式写出上下层之间的关系?
知识点1 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数列{an}的任一项an+1与它的前一项an之间的关系可用一个公式来表示,即an+1=f (an),n≥1,那么这个公式就叫作数列{an}的递推公式;a1称为数列{an}的初始条件.
1.所有数列都有递推公式吗?
[提示] 不一定.例如精确到1,0.1,0.01,0.001,…的不足近似值排列成一列数:1,1.4,1.41,1.414,…没有递推公式.
2.仅由数列{an}的关系式an=an-1+2(n≥2,n∈N+)就能确定这个数列吗?
[提示] 不能.数列的递推公式是由初始条件和相邻几项的递推关系确定的,如果只有递推关系而无初始条件,那么这个数列是不能确定的.
知识点2 数列的单调性
1.递增数列
一般地,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大于它的前一项,即an+1>an,那么这个数列叫作递增数列.
2.递减数列
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2项起,每一项都小于它的前一项,即an+1<an,那么这个数列叫作递减数列.
3.摆动数列
对于一个数列{an},如果从第2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那么这个数列叫作摆动数列.
4.常数列
各项都相等的数列叫作常数列.
1.已知an+1-an-3=0,则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不能确定
[答案] A
2.若数列{an}满足an=3n,则数列{an}是(  )
A.递增数列 B.递减数列
C.常数列 D.摆动数列
A [an+1-an=3n+1-3n=2×3n>0,∴an+1>an,即{an}是递增数列.]
知识点3 数列中an与Sn的关系
对于数列{an},设其前n项和为Sn,则有an=
类型1 由递推公式求数列中的项
【例1】 已知数列{an}中,a1=1,a2=2,以后各项由an=an-1+an-2(n≥3)给出.
(1)写出此数列的前5项;
(2)通过公式bn=构造一个新的数列{bn},写出数列{bn}的前4项.
[解] (1)∵an=an-1+an-2(n≥3),
且a1=1,a2=2,
∴a3=a2+a1=3,a4=a3+a2=3+2=5,
a5=a4+a3=5+3=8.
故数列{an}的前5项依次为a1=1,a2=2,a3=3,a4=5,a5=8.
(2)∵bn=,且a1=1,a2=2,a3=3,a4=5,a5=8,
∴b1==,b2==,b3==,b4==.
故{bn}的前4项依次为b1=,b2=,b3=,b4=.
 根据递推公式写出数列的前几项,要弄清楚公式中各部分的关系,依次代入计算即可.另外,解答这类问题时还需注意:若已知首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前面的项表示后面的项的形式;若已知末项,通常将所给公式整理成用后面的项表示前面的项的形式.
[跟进训练]
1.已知数列{an},a1=1,且满足an=3an-1+(n∈N+,且n>1),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解] ∵an=3an-1+且a1=1.
∴a2=3×1+=,
a3=3×=10,
a4=3×10+=,
a5=3×=91.
类型2 数列的单调性及应用
【例2】 【链接教材P9例7】
已知数列{an},其通项公式为an=3n2-n(n∈N+),判断数列{an}的单调性.
[解] 法一:an=3n2-n,an+1=3(n+1)2-(n+1),则
an+1-an=3(n+1)2-(n+1)-(3n2-n)=6n+2>0,
即an+1>an(n∈N+),故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法二:an=3n2-n,an+1=3(n+1)2-(n+1),
则==·>1.
又an>0,故an+1>an,即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法三:令y=3x2-x,则函数的图象是开口向上的抛物线,其对称轴为直线x=<1,则函数y=3x2-x在上单调递增,故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教材原题·P9例7】
例7 判断下列数列{an}的单调性:
(1)an=1-10n;
(2)an=.
[解] (1)因为an+1-an=(1-10n+1)-(1-10n)
=-9·10n<0,
所以an+1即数列{an}是递减数列.
(2)因为an+1-an=
=>0,
所以an+1>an,
即数列{an}是递增数列.
 数列单调性的判断方法
(1)判断数列的单调性通常是通过比较数列{an}中任意相邻两项an+1和an的大小来判断,常用方法是定义法、作差法和作商法.
(2)利用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解决此类问题常利用以下等价关系:
数列{an}递增 an+1>an(n∈N+);
数列{an}递减 an+1[跟进训练]
2.已知数列{an}满足an=n2+λn(n∈N+),且对任意 n∈N+,an<an+1恒成立,则实数λ的取值范围为(  )
A.λ>0        B.λ<0
C.λ≥-2 D.λ>-3
D [法一(通解通法):因为对任意n∈N+,an<an+1恒成立,所以数列{an}是递增数列.由an=n2+λn知(n,an)(n∈N+)是函数f (x)=x2+λx图象上的点,而函数f (x)图象的对称轴为x=-,事实上,数列{an}是递增数列,满足a1<a2<…<an<…即可.欲满足上述不等关系,需-<,解得λ>-3.
法二(优解):由题意得an+1-an=(n+1)2+λ(n+1)-(n2+λn)=2n+1+λ>0恒成立,即λ>-(2n+1)恒成立.而n∈N+,所以λ>-3.]
类型3 由递推公式求通项
【例3】 (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an-1+,n∈N+且n≥2,求通项公式an;
(2)设数列{an}中,a1=1,an=an-1(n≥2),求通项公式an.
[解] (1)由an-an-1=(n≥2)得,
∴a2-a1=;
a3-a2=;
a4-a3=;

an-an-1=.
以上各式累加得,an-a1=+…+
=+…+=1-.
∴an+1=1-,∴an=-(n≥2).
又∵n=1时,a1=-1,符合上式,
∴an=-(n∈N+).
(2)∵a1=1,an=an-1(n≥2),
∴=,an=×…××a1=×…××1=.
又∵n=1时,a1=1,符合上式,∴an=(n∈N+).
[母题探究]
1.本例条件变成“a1=1,an+1=”,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解] 由an+1=得=.
即=.
又∵a1=1,
∴=+…+
=+1=+1=.
又∵n=1时,a1=1,符合上式,∴an=.
2.(变条件)将例题(2)中的条件“a1=1,an=an-1(n≥2)”变为“a1=2,an+1=3an(n∈N+)”,写出数列的前5项,猜想an并加以证明.
[解] 由a1=2,an+1=3an,得a2=3a1=3×2,
a3=3a2=3×3×2=32×2,
a4=3a3=3×32×2=33×2,
a5=3a4=3×33×2=34×2,
…,
猜想:an=2×3n-1,
证明如下:由an+1=3an得=3.
因此可得=3,=3,=3,…,=3.
将上面的n-1个式子相乘可得
···…·=3n-1.
即=3n-1,所以an=a1·3n-1,又a1=2,
故an=2·3n-1.
 
1.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常用的两种方法
(1)累加法:当an=an-1+f (n)时,常用an=(an-an-1)+(an-1-an-2)+…+(a2-a1)+a1求通项公式.
(2)累乘法:当=g(n)时,常用an=··…··a1求通项公式.
2.本题在累加或累乘时,常因忘记“n≥2”这个条件,而造成错把缺项的式子看成等式而出错.
类型4 an与Sn的关系
【例4】 已知Sn为数列{an}的前n项和,根据条件求{an}的通项公式.
(1)Sn=3n-7;
(2)Sn=2n2-30n.
[解] (1)当n=1时,a1=S1=-4,
当n≥2时,an=Sn-Sn-1=3n-7-(3n-1-7)=2×3n-1.
显然a1=-4不适合上式,
所以an=
(2)因为Sn=2n2-30n,
所以当n=1时,a1=S1=2×12-30×1=-28,
当n≥2时,an=Sn-Sn-1=2n2-30n-[2(n-1)2-30(n-1)]=4n-32.
显然a1=-28适合上式,所以an=4n-32,n∈N*.
 由前n项和求通项公式的步骤
(1)先利用a1=S1,求出a1.
(2)用n-1(n≥2)替换Sn中的n得到一个新的关系Sn-1,利用an=Sn-Sn-1(n≥2)便可求出当n≥2时an的解析式.
(3)注意检验n=1时的值是否符合n≥2时an的解析式,若符合,则合并;若不符合,则用分段函数表示通项公式an.
[跟进训练]
3.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3n,求an.
[解] 当n=1时,a1=S1=3,
当n≥2时,an=Sn-Sn-1=3n-3n-1=2·3n-1.
当n=1时,代入an=2·3n-1得a1=2≠3.
∴an=
1.数列2,4,6,8,10,…的递推公式是(  )
A.an=an-1+2(n≥2)
B.an=2an-1(n≥2)
C.a1=2,an=an-1+2(n≥2)
D.a1=2,an=2an-1(n≥2)
C [A,B中没有说明某一项,无法递推,D中a1=2,a2=4,a3=8,不合题意.]
2.在数列{an}中,a1=1,an=1+(n≥2,n∈N+),则a5=(  )
A.   B.   C.   D.
D [由条件可求得,a2=1+=2,a3=1+=,a4=1+=3,a5=1+=,故选D.]
3.已知数列{an}满足a1a2a3…an=n2(n∈N+),则an=________.
 [由条件知n≥2时,
a1a2a3…an-1=(n-1)2,
∴两式相除得an=,
又因a1=12=1.不适合于an=,
∴an=]
4.在数列{an}中,已知a1=1,a2=2,an+1=an+an+2(n∈N+),则a7=________.
1 [由an+1=an+an+2知an+2=an+1-an,
又∵a1=1,a2=2,
∴a3=a2-a1=1,a4=a3-a2=-1,a5=a4-a3=-2,a6=a5-a4=-1,a7=a6-a5=1.]
5.已知数列an=,则数列中的最小项是第________项.
5 [由于an==,
所以当n≥6时,an>0,
且单调递减,当n5时,an<0,且单调递减.
所以当n=5时,an取得最小值.]
回顾本节知识,自我完成以下问题:
(1)数列的递推关系式有什么特点?它与通项公式的区别是什么?
[提示] 数列的递推公式是反映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式,而通项公式是数列中的项与序号之间满足的函数关系式,它们的优缺点如下:
项目 优点 缺点
通项公式法 便于求出数列中任意指定的一项,也有利于对数列性质的研究 一些数列的通项公式表述困难
递推公式法 可以揭示数列的一些性质,如前后几项之间的关系 不容易了解数列的全貌,计算也不方便
(2)数列的递推关系满足什么特点时,可以用累加法和累乘法求通项an
[提示] ①an+1-an=常数,或an+1-an=f (n)(f (n)是可以求和的),使用累加法或迭代法;
②an+1=pan(p为非零常数),或an+1=f (n)an(f (n)是可以求积的),使用累乘法或迭代法;
③an+1=pan+q(p,q为非零常数),适当变形后转化为第②类解决.
(3)一般用什么方法求数列{an}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提示] ①利用数列的单调性确定数列的最大(小)项.当数列不单调时,还需解不等式an+1-an>0来确定数列的单调性.
②通过解不等式组来确定,即设第k(k∈N+,k>1)项是数列的最大(小)项,则求出k的正整数值后代入通项公式即得最大值(最小值).
数列的由来
从前,有一个穷光棍,平时只知好吃懒做,不肯踏踏实实做事情,还经常想入非非做发财梦.一天,他在路边捡到一个鸡蛋,他非常高兴,捧着鸡蛋就在脑子里盘算开了:“我借别人的母鸡把这个蛋孵成小鸡,等小鸡长大了,就可以生蛋,我再把生的蛋孵成鸡,这些鸡又可以生更多的蛋,蛋又可变成更多的鸡……过不了几年,我就可以把蛋和鸡去换许多钱,然后可以盖新房,还可以娶个漂亮媳妇,生儿育女……”他越想越高兴,不禁得意忘形手舞足蹈,忽听“啪”的一声,鸡蛋掉在地上,碎了!懒汉看着摔碎了的鸡蛋,放声痛哭:“哎呀,我的宝贝!我的房子呀!……”
上面这则笑话流传已久,对我们很有教育意义,然而恐怕谁都没有认真计算过:如果鸡蛋没有打碎,几年后这个懒汉究竟有多少只鸡,多少个蛋呢?不过,公元1202年,一位意大利比萨的商人斐波那契(Fibonacci,约1170-1250?)在他的《算盘全书》(这里的“算盘”指的是计算用的沙盘)中提出过一个“养兔问题”,却被无数人算过.这道题说的是:
某人买回一对小兔,一个月后小兔长成大兔.再过一个月,大兔生了一对小兔,以后,每对大兔每月都生一对小兔,小兔一个月后长成大兔.如此下去,问一年后此人共有多少对兔子?
你能算清吗?不少同学恐怕看完题就已经动手算了,而且很快就算出了答案.不过对不对可不敢保证.说实在的,这题要算对并不那么容易,这可要不慌不忙细心地算才行.
通常可以列一个表来算这个题:
填了几行后,你就可以总结出几条结论:
(1)每个月的大兔子数就是上个月的兔子总数.(因上个月的小兔这个月都长成大兔)
(2)每个月的小兔子数就是上个月的大兔数.(因上月大兔子这个月都需生一对小兔,而上个月的小兔这个月长成大兔但不生兔子.)由(1)可知:每月小兔数就是前月的兔子总数.
(3)每月兔子总数是当月大、小兔子数的和.由(1)、(2)知每月兔子数就等于上月与前月这两个月兔子数的和.
若记第n个月的兔子数为fn,就有
f0+f1=f2,f1+f2=f3,f2+f3=f4,….
一般的,有fn-2+fn-1=fn.有了这个规律,填这个表就很容易了.
你看,养一对兔子,一年之后就会发展壮大成了一个养兔场了.
按这个规律,可以把兔子数一直写下去:
1,1,2,3,5,8,13,21,34,55,89,144,233,377,610,….
这样得出的一列数就称为“斐波那契数列.”
波兰数学家史坦因豪斯在其名著《数学万花筒》中提出一个问题:
一棵树一年后长出一条新枝,新枝隔一年后成为老枝,老枝又可每年长出一条新枝,如此下去,十年后新枝将有多少?
这恰好也可以得到“斐波那契数”.
人们从“斐”数出发得到了很多有益的和有趣的结果.比如“斐”数与黄金分割(0.618)的关系,直到现在还在优选法和运输调度理论中起着基本原理的作用;又如种向日葵的农场主在葵花籽的分布规律上发现了“斐”数,乃至好多植物的花瓣叶序上发现的“斐”数奇观形成了至今未解的“叶序之迷”.可见一个“养兔问题”竟揭示了大自然的一个普遍存在的奥秘.
课时分层作业(二) 数列的递推公式及数列的性质
一、选择题
1.已知数列{an}中,a1=1,an+1=2an+1,则数列{an}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
A.an=n         B.an=n+1
C.an=2n D.an=2n-1
D [由题知a1=1,a2=3,a3=7,a4=15,经验证,选D.]
2.(多选题)符合递推关系式an=an-1(n≥2且n∈N+)的数列是(  )
A.1,2,3,4,… B.1,,2,2,…
C.,2,2,4,… D.0,,2,2,…
BC [A不对,B、C经验证符合an=an-1,D中,因为首项为0,故不正确,故选BC.]
3.已知数列{an},a1=1,ln an+1-ln an=1,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是(  )
A.an=n B.an=
C.an=en-1 D.an=
C [由题知ln an-ln an-1=1,
ln an-1-ln an-2=1,

ln a3-ln a2=1,
ln a2-ln a1=1,
以上各式累加得ln an-ln a1=n-1,
ln an=n-1+ln a1,又a1=1,
∴ln an=n-1,∴an=en-1.]
4.已知数列{an}的首项a1=1,且an+1=+1,则这个数列的第4项是(  )
A.    B.    C.    D.6
B [由an+1=+1,a1=1得,a2=+1=3,a3=+1=,a4=+1=.故选B.]
5.数列{an}定义如下:a1=1,当n≥2时,an=若an=,则n的值等于(  )
A.7 B.8 C.9 D.10
C [因为a1=1,所以a2=1+a1=2,a3==,a4=1+a2=3,a5==,a6=1+a3=,a7==,a8=1+a4=4,a9==,所以n=9.]
二、填空题
6.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2Sn=(n+1)an(n∈N*),且a1=2,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________.
an=2n [因为2Sn=(n+1)an,n∈N*,
所以2Sn+1=(n+2)an+1,n∈N*,
两式相减得2an+1=(n+2)an+1-(n+1)an,
整理得nan+1=(n+1)an,
得=,n∈N*,所以为常数列,
所以==2,所以an=2n.]
7.(教材P9例8改编)在数列{an}中,an=-2n2+29n+3,则此数列的最大项的值是________.
108 [an=-2n2+29n+3对应的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n=-==7,
∵n是整数,∴当n=7时,数列取最大值,此时最大项的值为a7=-2×72+29×7+3=108.]
8.古希腊数学家把数1,3,6,10,15,21,…叫作三角形数,三角形数中蕴含一定的规律性,则第2 026个三角形数与第2 025个三角形数的差为________.
2 026 [由条件可知,a2-a1=2,a3-a2=3,a4-a3=4,a5-a4=5,…,所以可推测a2 026-a2 025=2 026.故应填2 026.]
三、解答题
9.(源自苏教版教材)试分别根据下列条件,写出数列{an}的前5项:
(1)a1=1,a2=2,an+2=an+1+2an,其中n∈N*;
(2)a1=2,an+1=2-,其中n∈N*.
[解] (1)因为a1=1,a2=2,an+2=an+1+2an,其中n∈N*,
所以a3=a2+2a1=2+2×1=4,
a4=a3+2a2=4+2×2=8,
a5=a4+2a3=8+2×4=16.
因此,数列{an}的前5项依次为1,2,4,8,16.
(2)因为a1=2,an+1=2-,其中n∈N*,所以
a2=2-=2-=,
a3=2-=2-=,
a4=2-=2-=,
a5=2-=2-=.
因此,数列{an}的前5项依次为2,.
10.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an=(k∈R).
(1)当k=1时,判断数列{an}的单调性;
(2)若数列{an}是递减数列,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
[解] (1)当k=1时,an=,所以an+1=,所以an+1-an==>0,
故数列{an}是递增数列.
(2)若数列{an}是递减数列,则an+1-an<0恒成立,
即an+1-an==<0恒成立.
因为(2n+5)(2n+3)>0,所以必有3k<0,故k<0.
11.设数列{an}满足a1=2,an+1=1-.记数列{an}的前n项之积为Tn,则T2 028=(  )
A.1    B.2    C.    D.
A [∵a1=2,an+1=1-,
∴a2=1-=,a3=1-=-,a4=1-=-3,a5=1-=2,…,即an+4=an,
∴数列{an}是以4为周期的数列.
又a1·a2·a3·a4=a5·a6·a7·a8=…=a2 025·a2 026·a2 027·a2 028=1,
又Tn为数列{an}的前n项之积,
∴T2 028=(a1·a2·a3·a4)·(a5·a6·a7·a8)·…·(a2 025a2 026a2 027a2 028)=1.故选A.]
12.(多选题)已知数列满足an=n·kn,下列命题正确的有(  )
A.当k=时,数列为递减数列
B.当k=时,数列一定有最大项
C.当0D.当为正整数时,数列必有两项相等的最大项
BCD [当k=时,a1=a2=,知A错误;
当k=时,=·,当n<4时,>1,当n>4,<1,
所以可判断一定有最大项,B正确;
当0设=m,当n>m,即n≥m+1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当n13.已知数列{an}对任意的p,q∈N+满足ap+q=ap+aq,且a2=-4,则a6=________,an=________.
-12 -2n [由条件知,a2=a1+a1=-4,∴a1=-2.a3=a2+a1=-4-2=-6,a4=a3+a1=-8,a5=a4+a1=-10,∴a6=a5+a1=-12,依此类推可知an=-2n.]
14.数列{(25-2n)2n-1}的第4项是________,最大项所在的项数为________.
136 11 [令an=(25-2n)2n-1,则a4=(25-2×4)×24-1=136.
当n≥2时,设an为最大项,则

解得n.
而n∈N+,所以n=11,
又n=1时,有a1=23<a2=42,
所以数列{(25-2n)2n-1}的最大项所在的项数为11.]
15.已知数列{an}中,an=1+(n∈N+,a∈R且a≠0).
(1)若a=-7,求数列{an}中的最大项和最小项的值;
(2)若对任意的n∈N+,都有ana6成立,求a的取值范围.
[解] (1)∵an=1+(n∈N+,a∈R,且a≠0),又a=-7,∴an=1+(n∈N+).
结合函数f (x)=1+的单调性,可知1>a1>a2>a3>a4,a5>a6>a7>…>an>1(n∈N+).
∴数列{an}中的最大项为a5=2,最小项为a4=0.
(2)an=1+=1+,
已知对任意的n∈N+,都有ana6成立,结合函数f (x)=1+的单调性,
可知5<<6,即-10<a<-8.
即a的取值范围是(-10,-8).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