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综合实践 活动二 介绍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版本 数学·西师大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年 级 一年级 学 期 上册 单 元 综合实践 我的伙伴我的班课 题 活动二 介绍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前后、左右、上下”的方位,能准确区分并运用方位词描述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2.素养能力:通过观察、交流、游戏,培养空间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激发观察生活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能准确区分并运用方位词描述教室里人和物的位置。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流程一、趣味导入【设计意图】本环节承接“自身方位感知”(提问引导、听指令做动作),向“环境方位应用”进阶,核心是让学生将“自身前后左右”的认知经验迁移到“教室场景中人和物的位置描述”,实现“从身体到空间,从个体到环境”的认知拓展。教师提问引导:早上进教室,你怎么跟右边的同学打招呼?黑板在你前面还是后面?引发学生对“位置”的思考。开展小游戏“听指令,做动作”:指令示例:举左手、伸右手、转身看前面(面对黑板)、转身看后面(背对黑板)。观察学生反应,纠正“左右”混淆问题(如:“左手对应左边,右手对应右边” )。学生活动:跟随指令做动作,初步感受“前后、左右”的方位差异。二、探究新知学习任务一:描述伙伴的位置【设计意图】以熟悉的同学为观察对象,让学生在真实互动中建立“自我为中心”的方位认知,将生活经验转化为数学语言,突破“左右”辨别这一难点,培养主动观察和表达的习惯。我的伙伴坐在哪里?1.明确自身方位(建立基准):让学生面向黑板坐好,引导:前面:面对的方向(比如黑板);后面:背对的方向(比如教室后门)。左面:左手边;右面:右手边。请学生边指边说,老师纠正姿势(如“左手自然下垂,边指边说左面”)。互动训练:老师随机说方位(“指前面→指右面→指后面”),学生快速反应,强化肌肉记忆。同桌互说(实践应用):课件出示活动要求:① 4人为一组,用“我的前面是( ),我的左面是( )……”或“我的左边是( ),我的右边是( )”依次介绍自己的小伙伴。②指名汇报,描述小组内成员的位置,其他同学判断是否正确。教师巡视指导:纠正表达:如“××同学坐在我的左面”(避免“左边有同学”的模糊描述)。鼓励补充特征:“我右面的同学扎着马尾辫”,增加描述的丰富性。班级分享(提炼方法):请3~4名学生上台,结合课本插图(如举手的同学),完整描述:我的小伙伴××坐在我的右面。我前面坐的是××,后面坐的是××。教师追问深化:你怎么确定“前面”的?引导归纳:以自己的朝向为基准判断前后,以左右手为基准判断左右。学习任务二:描述物品的位置【设计意图:】拓展方位描述到静态物品,巩固“上下、前后”等概念,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环境,体会数学的实用性;通过小组合作,提升观察和归纳能力。说一说教室里物品的位置。1.黑板与国旗(上下/前后?)观察课本插图:国旗和黑板的位置有什么关系?引导表达:国旗在黑板的上面,黑板在国旗的下面。拓展观察:教室里,电灯在黑板的上面,讲台在黑板的前面(靠近老师的一侧)。请学生模仿说2~3个例子。物品架的上下(分层认知)看图提问:物品架上层放了什么?下层呢?学生回答:物品架的上层放书,中层放水杯,下层放书包。迁移生活:你的书桌抽屉,上层放文具,下层放书本?让学生联系自身物品描述,感受“上下”的相对性。3. 小组观察分享(综合运用)分组(4人一组),观察教室真实物品(门、窗、钟表、花盆等),用句式“____在____的____面”描述。预设1. 门在教室的右面,窗户在教室的左面。预设2. 钟表在黑板的上面,花盆在物品架的旁边。(拓展“旁边”,体现方位词的灵活应用)教师点评:强调“观察角度一致”(如“门的左面是窗户”,需明确以门为基准)。三、课堂练习【设计意图】借助游戏化体验、观察推理、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空间感知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引导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位置知识,体会“以观测者为中心”的方位判断方法,突破“左右相对性”的理解难点(结合生活实例渗透)。游戏1:我说你找。请找到坐在小明前面的同学!请站在教室左面的同学挥挥手!①教师发布指令,学生快速判断并行动,集体纠错。②交流延伸:为什么你觉得他在前面?教室的左面怎么判断?(强化“观测点”和“方向约定”的理解。)游戏2:物品大搜索。(1)有一个物品,在黑板的上方,国旗的旁边。(2)在物品架的下层,书包的左边。①教师描述教室物品的位置,学生推理寻找,说清理由。②描述示例:预设1:有一个物品,在黑板的上方,国旗的旁边(如班训标语)。预设2: 在物品架的下层,书包的左边(假设教室有物品架,引导观察架上物品)。③拓展互动:请学生当“小老师”,描述一个物品的位置,教师或同学寻找,锻炼表达准确性。游戏3:小组竞赛。每组派代表,轮流说一个“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其他组猜答案。分组:4人一组,共4组,设“积分表”。(2)每组派代表轮流说“教室里人或物的位置”(如“他坐在第三排,小刚的右边”“这个物品在讲台上,粉笔盒的上方”),其他组猜答案。猜对加1分,描述错误或超时扣1分,培养合作与竞争意识。评价重点:关注学生是否准确使用方位词(如“前/后/左/右/上/下”),及时纠正表述问题(如“左边”vs“右面”的混淆)。4. 看图填一填。(1)小刚的( )边是小花。(2)小红的左边是( )。(3)小明的( )面是小刚。(1)学生自主阅读,理解题意;(2)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交流。5. 教室里面有什么?圈一圈。窗户在教室的( 左 右 )面,门在教室的( 左 右 )面,教室的( 前 后 )面有两条横幅,( 上 下 )方还有两盏灯。观察教室示意图,结合实际教室指认:窗户、门、横幅、灯的位置。圈选答案:窗户在(左)面,门在(右)面,横幅在(前)面,灯在(上)方。(3)生活延伸:你们教室的窗户在左面还是右面?门呢?(联系真实环境,强化应用。)四、课堂延伸回家描述客厅物品的位置,如“电视在沙发的前面,冰箱在厨房的里面”。五、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师:谁来说说这节课你收获了什么?学生谈谈本节课收获。1. 描述位置时,常用前、后、左、右、上、下这六个基本方位词,明确方向关系。2. “人”的位置描述(以自身为观察点)先把自己当作“观察中心”,再判断伙伴的方位。3. “物品”的位置描述(以物品为参照物)选定一个“参照物”(如黑板、物品架),再描述目标物品的方位。六、板书设计教室里的位置方位词:前、后、左、右、上、下描述方法:____在____的____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