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2 不等式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学习任务 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数学抽象) 2.理解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初步学会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3.认识并证明不等式的性质及推论,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如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列标志:其含义分别为①最低限速:限制行驶速度v不得低于50 km/h.②限制质量:装载总质量m不得超过10 t.③限制高度:装载高度h不得超过3.5 m.④限制宽度:装载宽度a不得超过3 m.⑤时间范围:t∈[7.5,10].问题 你能用含不等号的数学式子表示上述关系吗?知识点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不等式的定义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______的式子,称为不等式.2.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作差法的理论依据:a-b<0 ____;a-b=0 ____;a-b>0 ____.3.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方法 依据 结论画数轴比较法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如果点P对应的数为x,则称x为点P的坐标,并记作P(x) 数轴上的点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时,它所对应的实数会变大作差比较法 如果a-b>0,那么____; 如果a-b<0,那么a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只需确定它们的差a-b与0的大小关系,与差的具体数值无关.因此,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其关键在于经过适当变形,能够确认差a-b的符号,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分解因式等.知识点2 不等式的性质与推论项目 别名 内容 注意性质1 可加性 a>b a+c__b+c 可逆性质2 可乘性 ac__bc c的符号性质3 ac__bc性质4 传递性 a>b,b>c ____ 同向性质5 对称性 a>b ____ 可逆推论1 移项法则 a+b>c a__c-b 可逆推论2 同向可加性 a+c__b+d 同向推论3 同向同正可乘性 ac__bd 同向同正推论4 可乘方性 a>b>0 an__bn(n∈N,n>1) 同正推论5 可开方性 a>b>0 同正(1)推论2可以推广为更一般的结论:几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加,所得到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推论2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2)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但不能相减,即由a>b,c>d,可以得到a+c>b+d,但不能得到a-c>b-d.如果性质4中的不等式带有等号,那么结论是否仍然成立? 知识点3 证明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 定义综合法 从________出发,综合利用各种结果,经过逐步推导最后得到结论的方法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____出发,________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反证法 首先假设结论的____成立,然后由此进行推理得到矛盾,最后得出假设不成立.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定理、公理、事实等矛盾.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a>b,c<d,则a-c>b-d. ( )(2)若a>b,则<. ( )(3)若a>b>0,c>d>0,则>. ( )(4)已知a>b,e>f,c>0,则f-ac<e-bc. ( )(5)综合法是从结论向已知的逆推证法. ( )(6)综合法的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的过程.分析法的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的过程. ( )(7)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b”. ( )(8)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假设矛盾. ( )2.(1)已知t=a+4b,s=a+b2+4,则t和s的大小关系是( )A.t>s B.t≥s C.t<s D.t≤s(2)设a,b>0,P=,Q=,则P与Q的大小关系是( )A.P≥Q B.P≤QC.P>Q D.P<Q3.用不等号“<”或“>”填空:(1)如果a>b,c>0,则d+ac________d+bc;(2)如果a>b,c<0,则c(d-a)________c(d-b);(3)如果a>b,d>e,c<0,则d-ac________e-bc.类型1 作差法比较两数(式)的大小【例1】 【链接教材P63例1】(1)设m≠n,x=m4-m3n,y=n3m-n4,比较x与y的大小.(2)已知x>1,比较x3-1与2x2-2x的大小.[尝试解答] 作差比较法的步骤及作差变形的方法(1)作差法比较大小的步骤:作差→____→____→结论.(2)变形的方法:①________;②____;③通分;④平方差、立方差(和)公式;⑤分母或分子有理化;⑥分类讨论.[跟进训练]1.若x∈R,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类型2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例2】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0,a>b,则<;②若a>|b|,则a2>b2;③若a>b,c>d,则a-c>b-d;④对于正数a,b,m,若a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尝试解答] 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命题真假的注意点(1)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时,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不要弱化条件,尤其是不能凭想当然随意捏造性质.(2)解有关不等式的选择题时,也可采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注意取值一定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满足题设条件;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跟进训练]2.已知a,b,c,d∈R,则下列命题必成立的是( )A.若a>b,c>b,则a>cB.若a>-b,则c-aC.若a>b,cD.若a2>b2,则-a<-b类型3 不等式的证明【例3】 用分析法证明>.[尝试解答] [母题探究](变条件)若将本例改为“用反证法证明>”,应如何证明? 1.分析综合法的解题思路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推出Q,即可得证.2.反证法证明问题的3个步骤(1)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2)推理得到矛盾.(3)得出假设不成立.[跟进训练]3.设a≥b>0,求证:3a3+2b3≥3a2b+2ab2.(请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证明) 1.设M=(a+1)(a-3),N=2a(a-2),则( )A.M>N B.M≥NC.M<N D.M≤N2.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是( )A.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B.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C.自然数a,b,c都是奇数D.自然数a,b,c都是偶数3.(多选)(教材P67练习BT2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若a<b<0,则>B.若ac>bc,则a>bC.若<,则a<bD.若a>b,c>d,则ac>bd4.若-1<α<β<1,则下列各式中恒成立的是( )A.-2<α-β<0B.-2<α-β<-1C.-1<α-β<0D.-1<α-β<1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作差比较法的四个步骤是什么?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命题真假有哪两种方法?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1/12.2 不等式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学习任务 1.了解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的不等关系,理解不等式的概念.(数学抽象) 2.理解实数比较大小的基本事实,初步学会用作差法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逻辑推理、数学运算) 3.认识并证明不等式的性质及推论,能利用不等式的性质证明简单的不等式.(数学抽象、逻辑推理)如图,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下列标志:其含义分别为①最低限速:限制行驶速度v不得低于50 km/h.②限制质量:装载总质量m不得超过10 t.③限制高度:装载高度h不得超过3.5 m.④限制宽度:装载宽度a不得超过3 m.⑤时间范围:t∈[7.5,10].问题 你能用含不等号的数学式子表示上述关系吗?知识点1 不等关系与不等式1.不等式的定义我们用数学符号“≠”“>”“<”“≥”“≤”连接两个数或代数式,以表示它们之间的不等关系,含有这些不等号的式子,称为不等式.2.比较两个实数(代数式)的大小作差法的理论依据:a-b<0 a<b;a-b=0 a=b;a-b>0 a>b.3.比较两个实数大小的方法方法 依据 结论画数轴比较法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如果点P对应的数为x,则称x为点P的坐标,并记作P(x) 数轴上的点往数轴的正方向运动时,它所对应的实数会变大作差比较法 如果a-b>0,那么a>b; 如果a-b<0,那么a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只需确定它们的差a-b与0的大小关系,与差的具体数值无关.因此,比较两实数a,b的大小,其关键在于经过适当变形,能够确认差a-b的符号,变形的常用方法有配方、分解因式等.知识点2 不等式的性质与推论项目 别名 内容 注意性质1 可加性 a>b a+c>b+c 可逆性质2 可乘性 ac>bc c的符号性质3 ac性质4 传递性 a>b,b>c a>c 同向性质5 对称性 a>b b推论1 移项法则 a+b>c a>c-b 可逆推论2 同向可加性 a+c>b+d 同向推论3 同向同正可乘性 ac>bd 同向同正推论4 可乘方性 a>b>0 an>bn(n∈N,n>1) 同正推论5 可开方性 a>b>0 > 同正(1)推论2可以推广为更一般的结论:几个同向不等式的两边分别相加,所得到的不等式与原不等式同向.推论2是同向不等式相加法则的依据.(2)同向不等式可以相加但不能相减,即由a>b,c>d,可以得到a+c>b+d,但不能得到a-c>b-d.如果性质4中的不等式带有等号,那么结论是否仍然成立?[提示] (1)如果性质4中的两个不等式只有一个带有等号,那么等号是传递不过去的.例如:如果a≥b且b>c,那么a>c;如果a>b且b≥c,那么a>c.(2)如果两个不等式都带有等号,那么有:若a≥b且b≥c,则a≥c.其中a=c时,必有a=b且b=c.知识点3 证明问题的常用方法方法 定义综合法 从已知条件出发,综合利用各种结果,经过逐步推导最后得到结论的方法分析法 从要证明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至最后,把要证明的结论归结为判定一个明显成立的条件(已知条件、定理、定义、公理等)为止反证法 首先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然后由此进行推理得到矛盾,最后得出假设不成立.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的关键是在正确的推理下得出矛盾,这个矛盾可以是与已知条件矛盾,或与假设矛盾,或与定义、定理、公理、事实等矛盾.1.思考辨析(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若a>b,c<d,则a-c>b-d. ( )(2)若a>b,则<. ( )(3)若a>b>0,c>d>0,则>. ( )(4)已知a>b,e>f,c>0,则f-ac<e-bc. ( )(5)综合法是从结论向已知的逆推证法. ( )(6)综合法的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寻找它的必要条件的过程.分析法的推理过程实际上是寻求使结论成立的充分条件的过程. ( )(7)用反证法证明结论“a>b”时,应假设“a≤b”. ( )(8)用反证法证明时,推出的矛盾不能与假设矛盾. ( )[答案] (1)√ (2)× (3)√ (4)√ (5)× (6)√ (7)√ (8)×2.(1)已知t=a+4b,s=a+b2+4,则t和s的大小关系是( )A.t>s B.t≥s C.t<s D.t≤s(2)设a,b>0,P=,Q=,则P与Q的大小关系是( )A.P≥Q B.P≤QC.P>Q D.P<Q(1)D (2)C [(1)∵s-t=a+b2+4-(a+4b)=b2-4b+4=(b-2)2≥0,∴t≤s.(2)P2=()2=a+b+2,Q2=()2=a+b.∵a,b>0,∴P2>Q2.∴P>Q.]3.用不等号“<”或“>”填空:(1)如果a>b,c>0,则d+ac________d+bc;(2)如果a>b,c<0,则c(d-a)________c(d-b);(3)如果a>b,d>e,c<0,则d-ac________e-bc.(1)> (2)> (3)> [(1)因为a>b,c>0,所以ac>bc,所以d+ac>d+bc.(2)因为a>b,所以-a<-b,所以d-a因为c<0,所以c(d-a)>c(d-b).(3)因为a>b,c<0,所以ac-bc,因为d>e,所以d-ac>e-bc.]类型1 作差法比较两数(式)的大小【例1】 【链接教材P63例1】(1)设m≠n,x=m4-m3n,y=n3m-n4,比较x与y的大小.(2)已知x>1,比较x3-1与2x2-2x的大小.[解] (1)x-y=(m4-m3n)-(n3m-n4)=(m-n)m3-n3(m-n)=(m-n)(m3-n3)=(m-n)2(m2+mn+n2),∵m≠n,∴(m-n)2>0.又∵m2+mn+n2=+mn+n2)>0.∴x-y>0,∴x>y.(2)x3-1-(2x2-2x)=(x-1)(x2+x+1)-2x(x-1)=(x-1)(x2+x+1-2x)=(x-1)(x2-x+1)=(x-1).∵x>1,∴x-1>0.又+>0,∴(x-1)>0.∴x3-1>2x2-2x.【教材原题P63例1】例1 比较x2-x和x-2的大小.[解] 因为(x2-x)-(x-2)=x2-2x+2=(x-1)2+1,又因为(x-1)2≥0,所以(x-1)2+1≥1>0,从而(x2-x)-(x-2)>0,因此x2-x>x-2. 作差比较法的步骤及作差变形的方法(1)作差法比较大小的步骤:作差→变形→定号→结论.(2)变形的方法:①因式分解;②配方;③通分;④平方差、立方差(和)公式;⑤分母或分子有理化;⑥分类讨论.[跟进训练]1.若x∈R,则与的大小关系为________. [∵==≤0,∴.]类型2 不等式性质的应用【例2】 给出下列命题:①若ab>0,a>b,则<;②若a>|b|,则a2>b2;③若a>b,c>d,则a-c>b-d;④对于正数a,b,m,若a其中真命题的序号是________.①②④ [对于①,若ab>0,则>0,又a>b,所以>,所以<,所以①正确;对于②,若a>|b|≥0,则a2>b2,所以②正确;对于③,若a>b,c>d,则-c<-d,所以-d>-c,所以a-d>b-c,所以a-c>b-d不成立,③错误;对于④,对于正数a,b,m,若a即a(b+m)所以a综上,正确的命题序号是①②④.] 利用不等式性质判断命题真假的注意点(1)运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时,要注意不等式成立的条件,不要弱化条件,尤其是不能凭想当然随意捏造性质.(2)解有关不等式的选择题时,也可采用特殊值法进行排除,注意取值一定要遵循如下原则:一是满足题设条件;二是取值要简单,便于验证计算.[跟进训练]2.已知a,b,c,d∈R,则下列命题必成立的是( )A.若a>b,c>b,则a>cB.若a>-b,则c-aC.若a>b,cD.若a2>b2,则-a<-bB [选项A,若a=4,b=2,c=5,显然不成立;选项C不满足倒数不等式的条件,如a>b>0,c<0类型3 不等式的证明【例3】 用分析法证明>.[证明] 要证>,只需证()2>()2,只需证2a+13+2>2a+13+2,只需证a2+13a+42>a2+13a+40,只需证42>40,因为42>40显然成立,所以>成立.[母题探究](变条件)若将本例改为“用反证法证明>”,应如何证明?[证明] 假设,则()2≤()2,即2a+13+2≤2a+13+2,即42≤40,这与42>40矛盾,所以假设不成立.所以>. 1.分析综合法的解题思路根据条件的结构特点去转化结论,得到中间结论Q;根据结论的结构特点去转化条件,得到中间结论P;若由P可推出Q,即可得证.2.反证法证明问题的3个步骤(1)假设结论的否定成立.(2)推理得到矛盾.(3)得出假设不成立.[跟进训练]3.设a≥b>0,求证:3a3+2b3≥3a2b+2ab2.(请用分析法和综合法两种方法证明)[证明] (法一:综合法)3a3+2b3-(3a2b+2ab2)=3a2(a-b)+2b2(b-a)=(3a2-2b2)(a-b).因为a≥b>0,所以a-b≥0,3a2-2b2>0,从而(3a2-2b2)(a-b)≥0,所以3a3+2b3≥3a2b+2ab2.(法二:分析法)要证3a3+2b3≥3a2b+2ab2,只需证3a2(a-b)-2b2(a-b)≥0,只需证(3a2-2b2)(a-b)≥0,因为a≥b>0,所以a-b≥0,3a2-2b2>2a2-2b2≥0,所以(3a2-2b2)(a-b)≥0成立,所以原不等式得证.1.设M=(a+1)(a-3),N=2a(a-2),则( )A.M>N B.M≥NC.M<N D.M≤NC [N-M=2a(a-2)-(a+1)(a-3)=2a2-4a-(a2-2a-3)=a2-2a+3=(a-1)2+2>0,即M<N,故选C.]2.用反证法证明某命题时,对结论“自然数a,b,c中恰有一个偶数”正确的反设是( )A.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B.自然数a,b,c中至少有两个偶数或都是奇数C.自然数a,b,c都是奇数D.自然数a,b,c都是偶数B [反证法证明命题时,反设是设结论的反面成立,即否定结论,故B正确.]3.(多选)(教材P67练习BT2改编)下列命题中,不正确的是( )A.若a<b<0,则>B.若ac>bc,则a>bC.若<,则a<bD.若a>b,c>d,则ac>bdABD [由不等式的性质可知选项ABD不正确.]4.若-1<α<β<1,则下列各式中恒成立的是( )A.-2<α-β<0B.-2<α-β<-1C.-1<α-β<0D.-1<α-β<1A [由-1<α<1,-1<β<1,得-1<-β<1.所以-2<α-β<2,但α<β.故知-2<α-β<0.]回顾本节知识,自主完成以下问题:1.作差比较法的四个步骤是什么?[提示] (1)作差:对要比较大小的两个式子作差.(2)变形:对差式通过通分、因式分解、配方、有理化等方法进行变形.(3)判断符号:对变形后的结果结合题设条件判断出差的符号.(4)作出结论.上述步骤可概括为“三步一结论”,这里的“判断符号”是目的,“变形”是关键.2.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判断命题真假有哪两种方法?[提示] (1)直接法:对于真命题,要利用不等式的相关性质证明;对于假命题只需举出一个反例即可.(2)特殊值法:对于假命题常采用特殊值法举反例.3.证明不等式的常用方法有哪些?[提示] 证明不等式常用的方法有:作差(商)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课时分层作业(十三) 不等式及其性质一、选择题1.(多选)若a>b,则下列各式不正确的是( )A.a-2>b-2 B.2-a>2-bC.-2a>-2b D.a2>b2BCD [因为a>b,所以a-2>b-2,故选项A正确;2-a<2-b,故选项B错误;-2a<-2b,故选项C错误;a2,b2无法比较大小,故选项D错误.故选BCD.]2.已知a∈R,p=a2-4a+5,q=(a-2)2,则p与q的大小关系为( )A.p≤q B.p≥qC.pqD [因为p-q=a2-4a+5-(a-2)2=1>0,所以p>q.故选D.]3.设xA.x2ax>a2C.x2a2>axB [因为xa2.因为x2-ax=x(x-a)>0,所以x2>ax.又ax-a2=a(x-a)>0,所以ax>a2.所以x2>ax>a2.故选B.]4.分析法又称执果索因法,若用分析法证明:“设a>b>c,且a+b+c=0,求证<a”索的因应是( )A.a-b>0 B.a-c>0C.(a-b)(a-c)>0 D.(a-b)(a-c)<0C [由a>b>c,且a+b+c=0可得b=-a-c,a>0,c<0.要证<a,只要证(-a-c)2-ac<3a2,即证a2-ac+a2-c2>0,即证a(a-c)+(a+c)(a-c)>0,即证a(a-c)-b(a-c)>0,也就是证(a-c)(a-b)>0.故求证<a索的因应是(a-c)(a-b)>0.]5.设a,b∈R,定义运算“∧”和“∨”如下:a∧b=a∨b=若正数a,b,c,d满足ab≥4,c+d≤4,则( )A.a∧b≥2,c∧d≤2 B.a∧b≥2,c∨d≥2C.a∨b≥2,c∧d≤2 D.a∨b≥2,c∨d≥2C [事实上本题的“∧”和“∨”运算就是取最小值和最大值运算,而ab≥4,则a,b中至少有一个大于或等于2,否则ab<4,∴a∨b≥2;同理,c+d≤4,则c,d中至少有一个小于或等于2,∴c∧d≤2.故选C.]二、填空题6.用反证法证明命题“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的过程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步骤.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相矛盾,所以∠A=∠B=90°不成立;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中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中有两个角是直角,不妨设∠A=∠B=90°.其正确顺序为________.③①② [用反证法证明命题的步骤是:先假设命题不成立,然后通过推理得出矛盾,最后否定假设,从而得到正确的命题.故填③①②.]7.若a,b同时满足下列两个条件:①a+b>ab;②>.请写出一组a,b的值:________.a=-1,b=2(答案不唯一) [容易发现,若将①式转化为②式,需使(a+b)ab<0,即a+b与ab异号,显然应使a+b>0,ab<0.当a<0,b>0时,需使a+b>0,则|a|<|b|,可取a=-1,b=2;当a>0,b<0时,需使a+b>0,则|a|>|b|,可取a=2,b=-1.综上,取任意异号两数,且正数的绝对值大于负数的绝对值皆为合理答案.]8.若x>1,-1y<-y<-xy1,-1所以0<-y所以-y<-xy,因为x-(-xy)=x(1+y)>0,所以-xy所以y<-y<-xy三、解答题9.(源自苏教版教材)求解不等式90-t≥80,并用不等式的性质说明理由.[解] 不等式90-t≥80两边同乘以3,得270-10t≥240.(不等式性质2)两边同加上-270,得-10t≥240-270.(不等式性质1)即-10t≥-30.两边同乘以-,得t≤3.(不等式性质3)10.有外表一样,质量不同的四个小球,它们的质量分别是a,b,c,d,已知a+b=c+d,a+d>b+c,a+cA.d>b>a>c B.b>c>d>aC.d>b>c>a D.c>a>d>bA [因为a+b=c+d,a+d>b+c,所以2a>2c,即a>c.因此b0,所以a11.(多选)设a,b为正实数,下列命题中正确的为( )A.若a2-b2=1,则a-b<1B.若=1,则a-b<1C.若||=1,则|a-b|<1D.若|a3-b3|=1,则|a-b|<1AD [对于A,由题意a,b为正实数,则a2-b2=1 a-b= a-b>0 a>b>0,故a+b>a-b>0.若a-b≥1,则≥1 a+b≤1≤a-b,这与a+b>a-b>0矛盾,故a-b<1成立.对于B,取特殊值,a=3,b=,则a-b>1.对于C,取特殊值,a=9,b=4时,|a-b|>1.对于D,∵|a3-b3|=1,a>0,b>0,∴a≠b,不妨设a>b>0.∴a2+ab+b2>a2-2ab+b2>0,∴(a-b)(a2+ab+b2)>(a-b)(a-b)2.即a3-b3>(a-b)3>0,∴1=|a3-b3|>(a-b)3>0,∴012.已知1≤a+b≤4,-1≤a-b≤2,则4a-2b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2,10] [(法一)设u=a+b,v=a-b得a=,b=,∴4a-2b=2u+2v-u+v=u+3v.∵1≤u≤4,-1≤v≤2,∴-3≤3v≤6.则-2≤u+3v≤10,即-2≤4a-2b≤10.(法二)令4a-2b=x(a+b)+y(a-b),∴4a-2b=(x+y)a+(x-y)b.∴∴又∴-2≤4a-2b≤10.]13.某校的一个志愿者服务队由高中部学生组成,成员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高一学生人数多于高二学生人数;(2)高二学生人数多于高三学生人数;(3)高三学生人数的3倍多于高一、高二学生人数之和.若高一学生人数为7,则该志愿者服务队总人数为________.18 [设高二学生人数为x,高三学生人数为y(x,y∈N*),则∴3y>7+x>7+y,即3y>7+y,∴2y>7,即y>.∵y∈N*,∴y≥4,结合①可知,5≤x≤6,(x,y)共有3种取法,分别为(5,4),(6,4),(6,5),逐一代入②验证,可得只有(6,5)满足题意,∴x=6,y=5,该志愿者服务队总人数为7+6+5=18.]14.某单位组织职工去某地参观学习需包车前往.甲车队说:“如领队买全票一张,其余人可享受7.5折优惠.”乙车队说:“你们属团体票,按原价的8折优惠.”这两车队的原价、车型都是一样的,试根据单位的人数,比较两车队的收费哪家更优惠.[解] 设该单位职工有n人(n∈N*),全票价为x元,坐甲车需花y1元,坐乙车需花y2元.当n取不同的正整数值时,比较y1与y2的大小.由题意,y1=x+x(n-1)=x+nx,y2=nx.因为y1-y2=x+nx-nx=x-nx=x,当n=5时,y1=y2;当n>5时,y1y2.即当单位去的人数为5人时,两车队收费相同;多于5人时,选甲车队更优惠;少于5人时,选乙车队更优惠.15.若a>b>0,c<d<0,|b|>|c|.(1)求证:b+c>0.(2)求证:<.(3)在(2)中的不等式中,能否找到一个代数式,满足<所求式<?若能,请直接写出该代数式;若不能,请说明理由.[解] (1)证明:因为|b|>|c|,且b>0,c<0,所以b>-c,所以b+c>0.(2)证明:因为c<d<0,所以-c>-d>0.又因为a>b>0,所以由同向不等式的相加性可将以上两式相加得a-c>b-d>0,所以(a-c)2>(b-d)2>0.所以0<<.①因为a>b,d>c,所以由同向不等式的相加性可将以上两式相加得a+d>b+c.所以a+d>b+c>0.②所以由两边都是正数的同向不等式的相乘性可将不等式①②相乘得<.(3)能.因为a+d>b+c>0,0<<,所以<<,或<<.(只要写出其中一个即可)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第二章 2.2 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学生版).docx 第二章 2.2 2.2.1 不等式及其性质(教师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