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平方根与立方根(第4课时)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2024)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二章实数
2 平方根与立方根
第4课时
一、教学目标
1.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形成估算意识.
2.掌握估算方法,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并能利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3.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比较数的大小.
4.通过估算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在现实生活中估算的用处甚广,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数感,培养学生日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会估算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能通过估算检验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形成估算意识.
难点:掌握估算方法,会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并能利用估算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学过程设计
环节一:情境导入
教师活动: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并特别强调被开方数的取值范围.
平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平方等于a,即 x2=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 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记作.
立方根的概念:一般地,如果一个数x的立方等于a,即 x3=a,那么这个数x就叫做 a 的立方根.记作.
提问:平方根和立方根中被开方数的取值有限制吗?
预设答案:
平方根中被开方数为非负数;
立方根中被开方数可取任何数.
求下列各式的值.
25的算术平方根=
17的平方根=
的平方根=
8的立方根=
28的立方根=
答案:5;;;2;.
设计意图:回顾平方根和立方根的概念,并通过简单的运算巩固概念,为学习估算作铺垫.
环节二:探究新知
【想一想】某地开辟了一块长方形荒地,新建一个环保主题的公园.已知这块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它的面积为400 000 m2.
公园的宽大约是多少?它有1 000 m吗?
解:因为荒地的长是宽的2倍,假设宽是1 000 m,则长是2 000 m.
公园的面积S=2 000×1 000=2 000 000(m2)
2 000 000>400 000
因此,公园的宽没有1 000米.
如果要求误差小于10 m,它的宽大约是多少?
解:设宽为x米,则长为2x米.
荒地面积 S=2x.x=2x2=400 000
x2=200 000
解得:x=≈450
因此,公园的宽大约是450米.
分析:求无理数的大致取值.
(3)该公园中心有一个圆形花圃,它的面积是800 m2,你能估计它的半径吗?(精确到1 m)
教师活动:根据前面讨论出的方法估算出结果,然后在组内交流完善,每组派一名代表回答.
解:设圆形花圃的半径为r.
花圃面积S=πr2=800,r=
800除以3.14约等于255,大约为16的平方.
所以圆形花圃的半径大约是16米.
分析:求无理数的大致取值.
教师分析:在以上问题中,这些数都是估计出来的近似数,我们把这种按要求估计数值的方法叫估算.估算的数值可以大些也可以小些.只说一个近似数值就可以.
设计意图:从现实情境引入,初步建立数感,让学生体会生活中的数学,激发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与生活紧密联系的问题情境初步感受到估算的实用价值.
【议一议】问题:下面的计算结果正确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教师活动: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深入到各组中指导学生讨论.
方法一:
因为0.0662=0.004356,所以不正确.
因为963=884736,所以 不正确.
因为 60.42=3648.16,所以 不正确.
结论:通过“精确计算”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本题的方法一主要是通过进行平方和立方运算,让学生自己体会在解决无理数的问题时,需要利用开方与乘方的互逆关系把无理数转化为有理数.这一比较过程也相对较为简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解决问题.
方法二:
解:



∵ 60.4>60,602=3600,

以上计算结果都不正确.
结论:通过“估算”也可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设计意图:对于同一问题寻求多种方法解决问题,可以互相进行比较各种方法的简易程度,体会一题多解的思想方法.
问题:你能估算的大小吗?(误差小于1)
解:因为729<900<1000,所以
即9<<10,的整数部分是9.
又因为,所以
分析:乘方和开方为互逆运算.乘方和开方的
运算,有助于我们对于无理数的取值进行估算.
设计意图:通过简单无理数大致范围的估计,初步积累一些解决问题的经验,为接下来的实际应用做好准备.
问题:宽与长之比为的长方形称为“黄金矩形”.你能比较与的大小吗?你是怎样想的?
分析:与分母相同,实际是比较与1两个数的大小.
与的分母相同,只要比较它们的分子就可以了.
因为,所以,
因此 .
设计意图:通过比较带有分数的无理数的大小,让学生进一步加深对无理数估算法的认识和理解,体验成功的喜悦.
【归纳总结】
用估算法比较无理数大小的常用结论:
设计意图:通过归纳总结,激发学生思考,并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数学现象背后发现数学规律.
问题:估算无理数的大小(结果精确到0.1).
解:因为,即3<<4
所以的整数部分为3.
因为,
即3.6<<3.7.又因为与相近,所以
设计意图:由结果的“误差小于1”到“结果精确到0.1”,让学生体会不一样的估算方法.
【归纳总结】
估算法确定无理数的大小:
先平方运算或立方运算;
采用“夹逼法”,即两边无限逼近,逐级夹逼,首先确定其整数部分的取值范围,再根据要求确定小数部分.
注意:“精确到” 与“误差小于”意义不同:
如精确到1 m是四舍五入到个位,答案唯一;
误差小于1 m,答案在真值左右1 m都符合题意,答案不唯一.
设计意图:同桌间进行交流,教师适时引导.在解决问题的同时引导学生归纳出估算法确定无理数的一般步骤.让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试一试】使用计算器算一算下列各式的值,并写出按键顺序.
预设答案: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探究,鼓励学生自己探索计算器的用法,让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掌握使用计算器开方的方法.
【归纳】使用计算器进行开方运算时,按照算式的书写顺序从左至右按键输入算式,计算器将按照运算法则的优先顺序自动进行运算.
环节三:应用新知
例1 生活经验表明,靠墙摆放梯子时,若梯子底端离墙的距离约为梯子长度的,则梯子比较稳定.现有一长度为6 m的梯子,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达到5.6 m高的墙头吗?
教师活动: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教师板书例题书写过程.
解:设梯子稳定摆放时的高度为x m,此时梯子底端离墙的距离恰为梯子长度的,
根据勾股定理,有

因为5.62=31.36<32,所以>5.6.
因此,当梯子稳定摆放时,它的顶端能达到5.6米高的墙头.
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并能结合实际生活经验探究一个无理数估算结果的合理性.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再次体会估算的方法,从而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环节四:课堂练习
教师活动:教师给出练习,随时观察学生完成情况并相应指导,最后给出答案,根据学生完成情况适当分析讲解.
1.估算-3的值(  )
A.在1和2之间
B.在2和3之间
C.在3和4之间
D.在4和5之间
2.一块面积为10 m2的正方形草坪,其边长(  )
A.小于3 m B.等于3 m
C.在3 m与4 m之间 D.大于4 m
3.已知 则下列大小关系正确的是 (  )
A.a>b>c B.c>b>a
C.b>a>c D.a>c>b
4.比较2,,的大小,正确的是( )
A.
B.
C.
D.
5.通过估算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利用计算器比较和的大小.
答案:
1.A
解析:因为42<19<52,所以4<<5,所以1<-3 <2.
总结:估计一个有理数的算术平方根的近似值,必须先判断这个有理数位于哪两个数的平方之间.
2.C
3.A
4.解析:
答案:A
5.解:(1)因为5>4,所以 ,
所以
(2)因为6>4,所以,
所以
6.解:按键:
显示1.442 249 57.
按键:
显示1.414 213 562.
所以>.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环节五:总结归纳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