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案课题 开花和结果 授课日期教学目标 (1)生命观念:通过观察花的结构,理解植物生命活动的基本过程,掌握花、传粉、受精及果实形成的生物学原理。 (2)科学思维:通过分析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释自然现象的能力,提升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能力。 (3)探究实践:通过解剖实验和视频观察,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增强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和参与度。 (4)态度责任: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如人工授粉的应用,引导学生关注生物技术对社会生产的影响,增强社会责任感。教学重点 (1)通过观察与实验,理解花的基本结构及其功能,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结构功能观。 (2)结合真实情境,分析传粉和受精的过程,并探讨其在自然界和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教学难点 (1)学生对传粉和受精的过程理解不够深入,特别是受精过程中卵细胞与精子的结合及其后续发育成种子和果实的具体机制。 (2)学生难以把握花的结构与果实和种子形成之间的直接联系,特别是在理解单性花和两性花在传粉和受精过程中的不同作用和结果。教法学法 观察实验法、比较分析法、案例教学法、讨论法、视频辅助法教具学具准备 (1)多媒体课件,包含植物生长周期的动画演示,以及不同种类植物的开花和结果过程的视频。 (2)实验材料包,包括多种常见植物的花样本、放大镜、镊子、解剖刀等,用于学生亲手解剖观察花的结构。 (3)互动式电子白板,用于实时展示学生的观察结果和讨论内容,增强课堂互动性。教学内容设计 个性化调整 (二次备课)一、新课导入 【播放视频】《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 【提问】我国是栽培水稻的起源地之一。在田间地头,你常常看见的可能是绿油油的禾苗,你注意过水稻的花(右图)是什么样的吗?它们没有艳丽的色彩和香味。相比之下,许多植物的花色彩艳丽,气味芬芳。花朵那美丽的色彩和四溢的芳香,对植物自身有什么意义呢? (生:欣赏视频并思考。) (学生回答:花朵的色彩和香味可以把昆虫吸引过来,在采食花蜜或花粉时,可以帮助植物传播花粉。)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风媒花,虽然不起眼,但也是花的一种。)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民族自豪感。 二、花的结构 (1)观察与思考活动 【播放视频】实验:观察花的结构。 【巡视】指导学生对照教材 P17 页图 3-7,正确观察和解剖花,认识一朵桃花的结构。 【展示图片】不同植物的雄蕊实物图,并指出多数植物雄蕊的数量较多。 【讲解】雄蕊由花药和花丝构成,强调花药中含有花粉,花粉中含有精子。 【展示图片】不同植物的雌蕊实物图,并解释多数植物通常只有一枚雌蕊。 【讲解】雌蕊包括柱头、花柱和子房,重点说明子房内含有胚珠,胚珠中含有卵细胞。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 (学生小组合作,结合教材 P17 页图 3-7,观察、解剖桃花,认识花各部分的结构。) (学生相互交流、讨论,概述出雄蕊和雌蕊是花的主要结构。) (学生尝试说出各结构的功能特点:雄蕊产生花粉,雌蕊接受花粉,子房发育成果实。) (教师链接生活:黄瓜、南瓜、丝瓜等植物的花多半都不会结果。请解释这种现象。) (学生回答:这些植物是雌雄同株异花植物,即在同一株植物上,有的是雄花,有的是雌花,一般情况下雄花多于雌花。那些只开花不结果的花是雄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实验操作能力,提高参与度和积极性,为后续学习做铺垫。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以及结构功能观。 三、传粉和受精 (1)传粉的概念 【讲述】传粉是指花粉从雄蕊传到雌蕊的过程。 【播放视频】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 (学生思考、了解传粉的概念。) (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根据视频内容说出如何区分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强调异花传粉需要一定的媒介。) (学生讨论,结合教材 P17 页内容回答:自花传粉是指同一朵花内花粉落到柱头上,异花传粉是指一朵花的花粉落到另一朵花的柱头上,需要媒介如风和昆虫。) (教师比较以风和昆虫为传粉媒介的花的特点。) (2)受精的过程 【创设情境】在风和昆虫的帮助下,雌蕊的柱头上落满了花粉,表面看上去风平浪静,但实际上雌蕊内部却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播放视频】花的受精过程。 (学生阅读教材 P18 页图 3-10受精过程示意图,倾听教师讲解,理解受精的概念及过程。) (教师引导学生对照教材 P18 页图 3-10受精过程示意图,加深对受精过程的理解。)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引发学生思考。对比学习,了解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的差异。培养学生认识事物的逻辑性和结构性,以及结构功能观。突破教学难点。 四、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1)子房与果实的关系 【创设情境】受精后,花逐渐凋谢,有人说,“花开是一种美丽,凋谢也是一种美丽”,因为花谢意味着新生命的诞生!对这句话我们如何理解呢? (学生分组讨论,选出代表回答:子房→果实,子房壁→果皮,胚珠→种子,珠被→种皮,受精卵→胚,受精极核→胚乳。) (教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描述花的凋谢过程和子房的发育,以及子房与果实的结构之间的对应关系。) (学生回忆并描述:受精后,子房逐渐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 (2)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播放视频】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链接生活】以下哪些属于果实,哪些是种子? 【链接生活】生活中,我们会发现玉米果穗有缺粒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有什么解决办法? 【播放视频】人工授粉。 (学生观察图片,交流、讨论回答:果实:水稻、葵花籽、玉米粒、花生米、绿豆。种子:西瓜子、南瓜子、西瓜、苹果、花生。) (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以及教材 P19 页内容作答:玉米果穗缺粒的原因可能是传粉不足,可以通过人工辅助授粉来解决。) (学生观看视频,思考人工辅助授粉的意义。)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思考讨论问题,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参与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调整学生的状态。提高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了解人工授粉方式,认同生物技术与社会紧密联系。 五、课堂小结 【展示】思维导图 【总结】用简洁的语言高度概括本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 (学生回忆本节课所学知识:花的基本结构,传粉和受精的过程,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展示】堂堂清习题 引导学生一起完成堂堂清及随堂检测。 (学生利用本节课所学知识点完成堂堂清。) 【设计意图】使学生对本节课的知识有一个整体的认识。利用堂堂清及随堂检测巩固本节内容。课后作业布置 (1)绘制花的结构和果实与种子形成过程的示意图,并简要说明各个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2)观察身边植物的开花和结果情况,记录传粉的方式和受精后子房的发育变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