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三章 计算机网络世界概述信息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信息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中相当重要的一部分。人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信息,从每日的衣服打折、餐厅优惠到房价信息、汽车油价。每一样事物都与人们息息相关。随着科学技术与计算机领域的迅猛发展,网络成为了又一个超级信息平台。本章就是从最基本的计算机网络概念入手,由浅入深,由感性到理性地认识一些网络的基本知识。其中有一些我们已经听说过,但还没有非常清晰的概念,例如IP地址、网络分类、域名等;还有一些我们已经在使用,但“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例如E-mail、FTP、MSN、BT下载、BBS等。在章节的最后,单独地讲解了网络安全技术,针对当今网络普及的附加问题,网络安全一直被各国信息部门高度重视,网络犯罪现象也与日俱增。学习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网络安全防范措施是必要的。本章的学习,要在理论的基础上,熟练掌握因特网的基本应用服务,并能够学会一些基本的网络设置。对于七层模型与四层模型,需要从生活中的事例入手,形象生动地讲解每一层的功能与区别。让学生了解不同的应用服务分别属于哪一层。对于应用服务的具体操作,应该以学生动手探索为主,通过完成一个个具有特定目标的活动之后,学生自己归纳操作技巧,教师加之必要的辅导和总结。本章的主要内容节名 教学内容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学习有关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组成、功能、分类、拓扑结构等概念;以及网络通信中有关传输介质的知识。因特网概述 学习因特网的由来,了解因特网协议的概念。具体掌握OSI/RM七层模型与因特网体系结构的四层模型的异同点。同时熟练掌握几个基本因特网术语:URL、域名、IP地址、超文本、WWW、HTTP协议。因特网应用服务 学习因特网应用服务中最常见的一些服务功能。通过实践活动,尝试各种因特网服务,并掌握基本操作技巧。对于不同的网络要求,能熟练使用不同的应用服务,完成通信交流、资源共享、信息查询等活动。网络安全技术 了解基本的网络安全概念,了解一些基本的安全术语和安全技术。学会如何对个人计算机作必要的防护,保证计算机中个人资料的安全性,并提高操作系统的安全系数。第三节 因特网应用服务一、教材分析教学目标目标 实现知识 能够了解在线浏览与本地脱机浏览的区别 贯穿于浏览器使用活动中掌握电子邮箱中各功能文件夹分别具有什么功能 贯穿于电子邮件的使用中理解搜索引擎的基本原理 贯穿于搜索引擎的使用中知道下载工具实现的基本知识(如BitTorrent) 贯穿于下载工具的使用中技能 掌握浏览、保存、收藏网页的技能 贯穿于浏览器使用活动中掌握FTP上传、信息搜索、管理个人电子邮箱 贯穿于申请电子邮箱,搜索引擎使用和FTP使用活动中学会使用不同的下载工具下载资源,了解网络通信工具与使用技巧 贯穿于下载活动和通信工具展示活动中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自我探索能力,对于新的软件,能尽快适应和使用 自主学习新的通信工具或下载工具能够根据申请好的电子邮箱的使用,比较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的特点 以电子表格的方式对照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异同点讨论如何做一个好网民,如何建设好网络文明环境。 针对现今网络中存在的不文明问题展开讨论教学重点与难点本节的教学重点,在于动手实践。网络知识相对于其他计算机知识来说,比较容易理解,因为其可操作性强,只要搭建好了网络环境,学生便可以大量地开展探索活动,自己尝试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除了动手实践,教师要对某些应用服务加以必要的辅导,提倡网络文明。例如,如何更好地利用BBS,发表见解,帮助他人;如何不沉迷于聊天、网络游戏;如何正确对待网络资源共享问题等。正确的引导,可以提高学生自身的个人品质,可以更好地钻研网络技巧和网络技术。本节的难点在于网络环境的搭建上需要一定的技术支持,特别是针对某些教育网用户,BT工具、聊天工具等可能被防火墙所禁止,无法在课堂上开展活动,教师应做好相应的准备。二、教学建议课时安排建议本节内容建议用2课时完成。第1课时主要让学生使用IE浏览器浏览指定的网页,学会保存网页,并添加到收藏夹中;把保存下来的网页上传到指定的FTP中;并且申请个人电子邮箱,给教师或其他同学写一封E-mail。第2课时主要根据活动学会搜索信息资料,并用下载工具下载大容量的资源。如果有个人聊天通信工具,相互添加为好友或联系人,互相推荐好的有学习意义的BBS论坛。教学准备1.机房准备因特网应用服务教学的开展对机房的软硬件配置要求不高,局域网,能连接Internet,操作系统Windows 2000以上,CPU为PII以上,内存为128M以上,每个学生一台计算机。2.教师准备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互相访问,登陆FTP,获得因特网应用服务,建议教师采用Windows 2000操作系统,并配置好网络。在网络环境的许可下,可以尝试BT下载、MSN聊天工具展示活动。3.学生准备具备基本的网页浏览技能:认识IE图标,会输入IP地址或域名,浏览网页。教学过程安排建议1.导入新课教师回顾前节关于因特网的知识,让学生根据现有的知识来讨论可以利用因特网完成什么工作。从而引出因特网的应用服务。2.浏览器的基本使用浏览器是学生最熟悉的浏览网页的工具,教师可以让学生了解正在使用的浏览器是什么版本,哪个公司的产品,同时也可以展示类似于腾讯等其他浏览器产品。教师可以通过以下一些问题,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浏览器的使用技巧。(1)如何使用浏览器浏览一个网页?(2)在什么地方输入网址(域名)?(3)输入IP地址是否可以找到自己需要的网站?(4)除了使用域名和IP地址来寻找网站,还有哪些方法?(提示:中文域名)(5)在浏览网页时,有什么办法可以节省上网费用?(提示:脱机浏览)(6)对于每天一直要浏览的网页,如何避免每次都输入非常复杂的网址?3.开展“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谁更强比赛”活动在使用电子邮箱活动的开展中,也让学生自己申请一个免费邮箱,感受信息时代的免费大餐带来的便捷。在学生申请邮箱的过程中,也让学生以PPT展示的形式来做一份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的比较报告,报告的内容需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1) 申请个人邮箱的步骤有哪些?是否需要一定的费用?(2) 仔细观察自己申请好的邮箱有多大容量?电子邮件的地址是什么?(3) 在传统邮件与电子邮件之间比较以下一些内容:a)寄信所需工具有哪些?b)寄信所需成本是多少?c)如何投信?d)对方收到信件需要多少时间?e)信件的传递由谁来完成?(4) 在制作了个人报告后,教师要求学生尝试给老师或同班学生,或自己的父母、好朋友,告诉他们你已经拥有了自己的个人电子邮箱。在这一阶段的学习中,教师主要考察学生总结对比的能力,在使用了电子邮件后,能否会写一些非常简短的,但是能抓住重点的报告。4.FTP的基本使用FTP的使用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教师可以让学生将电子邮件报告上传到FTP上,同时整理个人的网络FTP空间。(1) 要求学生新建一个文件夹,将电子邮件报告放入这个文件夹内。(2) 要求学生删除个人文件夹中一些没用的文件。(3) 要求学生尝试修改文件夹或文件名的名称。5.简单介绍BBS应用简单介绍一个多人聊天系统,介绍如何使用BBS功能中基本的发帖、回帖等功能。正确引导学生参与正规的BBS论坛,摒弃网络“垃圾”。同时教师也可以介绍近期开始流行的新论坛形式,如贴吧(推荐网站:百度贴吧)。6.搜索引擎的使用搜索引擎的使用,同样可以采用活动的方法来开展。比如说,教师提供一张风景图片,然后提供与该张图片相关的信息关键字。要求学生用Google或百度等搜索引擎搜索相关关键字,查找匹配信息;同样以PPT的形式做一份展示演示稿,要求在演示稿中向他人介绍风景图片中的景点的名称、所属国籍、景点的气候、风土人情、饮食文化等。7.通信工具的了解与比较教师先让学生利用搜索引擎搜索现在最常用的通信聊天工具有哪些?它们分别有什么特色?例如:QQ、MSN、网易泡泡、雅虎通等。8.总结通过因特网应用服务课程的学习,教师在总结时应强调熟练运用网络优势,帮助我们平时的学习与生活,在信息时代,合理使用网络资源,做一名合格的网民,自觉清除网络“垃圾”,注重网络文明。靶向练习练习题:1.比较常用的Internet浏览器有Internet Explorer、Naviscapter、Firefox。2.网络中免费的电子邮箱有126邮箱、163邮箱、新浪邮箱等。思考题:1.在BBS论坛上,用户交流需要注意哪些方面,请你为维护论坛秩序出谋划策。答:BBS虽然是一个虚拟的讨论环境,但是也必须提倡健康交流。不得借用BBS发表任何危害国家安全、泄漏国家机密、影响社会稳定的言论;不得借用BBS发表带有宣传邪教、宣传封建迷信等各种有害信息,以及影响本站声誉的文章;不得借用BBS骚扰、伤害他人,不准张贴、转贴和传播任何具有污蔑、诽谤、诋毁、污秽、辱骂、带欺骗和伪装性质的信息;不得以任何方式威胁和损害其他用户的名誉,不得使用冒犯民族和种族的语言。言谈能够反映一个人心灵的美,在虚拟世界中也应该遵守必要的法律法规,要懂得自由是相对的;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约束下的自由才是真正的自由。2.几大搜索引擎公司,先后推出了分门别类的搜索,如歌曲搜索,图片搜索等。是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都能查到呢?为什么?答:并不是所有的网络信息都能查询到。搜索引擎是一种网络信息搜索工具,是由一些搜索软件自动搜索新的网页和网站,并将搜索信息存放在信息数据库中。在整个过程中,网络信息难免有滞后现象:比如曾经有的网页信息,当用户再次浏览时已经被物理删除,无法打开相应的链接了。所以有些网络信息并不都能够查询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