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4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4 有理数的乘方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4节 有理数的乘方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本节课主要内容为有理数的乘方运算及其表示方法,包括乘方的定义、读法、底数、指数的含义,以及科学记数法的引入与应用。通过实际问题如细胞分裂、纸张对折等情境,引导学生理解乘方的意义,掌握乘方的计算方法,并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较大或较小的数。
内容解析:
乘方是一种特殊的乘法运算,是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简便记法。学生已在之前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本节在此基础上引入乘方运算,进一步拓展有理数的运算体系。科学记数法则是乘方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应用,常用于表示极大或极小的数,如人口数量、天体距离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科学价值。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目标:
理解乘方的意义,能正确读写乘方算式,指出底数与指数。
掌握有理数乘方的运算法则,能进行简单的乘方计算。
初步掌握科学记数法,能用其表示较大或较小的数。
目标解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乘方是相同因数相乘的简便表示,能正确识别乘方算式中的底数与指数,并能进行有理数乘方的计算。同时,学生应能理解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并能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的数值表示中,提升数学表达与实际问题解决的能力。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乘方意义的理解困难:容易将乘方与乘法混淆,需通过具体实例强化理解。
负数的乘方运算易出错:尤其是负数的偶次方与奇次方的符号问题,需通过对比练习加以巩固。
科学记数法中a的取值范围易忽略:学生常忽略 的条件,需通过典型错误分析进行纠正。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问题1:
某种细胞每30分钟分裂一次,1个细胞经过5小时能分裂成多少个?
引导学生列出分裂次数与细胞数量的关系,引出 的表示问题。
问题2:
若一张纸厚度为0.1mm,对折20次后厚度约为多少?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简洁表示多次相乘的运算。
问题3:
如何简洁地表示如1440000000这样的大数?
引出科学记数法的概念。
设计意图:
通过生活实例引入乘方的概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表示方法,对应目标1和目标3。
(二)合作探究1:理解乘方的意义与表示方法
教师:
同学们,我们刚才看到细胞分裂的例子中,2连续相乘了10次,写起来非常麻烦。数学中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
学生:
可以用 来表示。
教师:
非常好!这种表示方法就叫作乘方。
那么,请大家看这个式子:,谁能说出这里的 和 分别叫什么名字?
学生:
是底数, 是指数。
教师:
正确!那谁能举一个乘方的例子?
学生:
比如 ,表示4个3相乘。
教师:
很好!那请大家思考: 和 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
不一样。 表示三个-2相乘,等于-8;而 表示2的3次方的相反数,是-8的相反数,也就是-8。
教师:
注意, 其实是 ,结果是-8,而 也是-8,但意义不同。如果指数是偶数呢?比如 和 ?
学生:
,而 。
教师:
非常好!所以括号的位置非常重要,它决定了底数是谁。
追问:
如果一个数的指数是1,比如 ,结果是多少?
学生:
就是5本身。
教师:
对!任何数的1次方都是它本身。那如果指数是0呢?比如 ?这是我们以后会学到的内容,但你们可以猜一猜。
学生:
可能是1?
教师:
猜得不错!确实规定任何非零数的0次方都是1,原因我们以后会学到。
(三)巩固练习1
指出下列各式的底数和指数:

答案:底数分别为7、,指数分别为4、5。
计算:,
答案:-27,2.25
(四)合作探究2:科学记数法的意义与应用
教师:
我们生活中经常会遇到一些非常大的数,比如我国人口约1440000000人,写起来很麻烦,也容易数错位数。有没有更简洁的表示方法呢?
学生:
可以用科学记数法,写成 。
教师:
对!那你们知道为什么是 而不是 或 吗?
学生:
因为科学记数法中,a 必须大于等于1且小于10。
教师:
非常好!那我们来看一个数:510000000,谁能把它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出来?
学生:
应该是 。
教师:
你是怎么得到的?
学生:
先数出小数点要移动8位,所以是 ,然后a是5.1。
教师:
很好!那如果是0.0000036呢?能不能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学生:
可以,是 。
教师:
正确!注意这时指数是负数,表示这是一个非常小的数。
追问:
为什么科学记数法要规定 ?
学生:
这样才能保证每一个数只有一种科学记数法表示,不会混乱。
教师:
说得非常好!这也是数学的简洁与规范之美。
设计意图说明:
合作探究1 通过层层递进的问答,引导学生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乘方的概念,理解底数、指数的含义,并通过对比有括号与无括号的表达式,强化对符号处理的理解,避免常见错误。对应目标1和目标2。
合作探究2 从实际生活中的大数出发,引出科学记数法的必要性,通过学生自主举例和教师追问,帮助学生掌握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和规范,理解a的取值范围的意义。对应目标3。
(五)典例分析
例1:
计算下列各式:
(1)
(2)
(3)
(4)
答案:
(1) 125
(2) 81
(3)
(4) 8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例题巩固乘方运算规则,特别是符号处理,对应目标2。
(六)巩固练习
计算:,,
答案:-1,16,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40000000,510000000
答案:,
还原下列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

答案:720000,25000000000000
设计意图:
通过多层次练习巩固乘方与科学记数法,提升计算与转换能力,对应目标2和目标3。
(七)归纳总结
知识点 说明
乘方的定义 (n个a)
底数与指数 a为底数,n为指数
科学记数法 ,其中 ,n为整数
负数的乘方 偶次为正,奇次为负
(八)感受中考
(2024·北京)计算 的结果是( )
A. -8
B. 8
C. -6
D. 6
答案:A
(2024·上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3600000为( )
A.
B.
C.
D.
答案:B
(2025·广州)若 ,则a的值为( )
A. 4
B. -4
C. ±4
D. 8
答案:C
(2025·深圳)下列各数中,是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设计意图:
通过中考真题训练,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提升应试能力,增强学习动力。
(九)小结梳理
知识点 关联内容
乘方 特殊乘法运算
科学记数法 大数/小数的简洁表示
底数与指数的关系 决定幂的正负与大小
(十)布置作业
必做题:
教材P62 习题2.4 第1、2、3题
选做题:
教材P62 第6题(星等与亮度关系问题)
五、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