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数学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2.2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教案

资源简介

北师大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二章 有理数及其运算 第2节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教学设计
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内容
本节课主要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包括有理数加法的法则(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与零相加)、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以及加减混合运算的统一与简化方法。内容涵盖实际情境中的正负数的意义、数轴的直观表示、加法交换律与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的适用性,以及减法与加法之间的逆运算关系。
内容解析
有理数的加减运算是初中数学的基础,是后续学习有理数乘除、代数式运算、方程求解等重要内容的前提。通过实际情境(如知识竞赛得分、温度变化、海拔高度等)引入正负数的加减运算,帮助学生从具体到抽象理解运算法则。教学中强调数形结合,借助数轴直观解释运算过程,培养学生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同时,通过将减法统一为加法,简化运算过程,体现数学的简洁性与统一性。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 目标
理解有理数加法和减法的运算法则,能正确进行有理数的加减运算。
能借助数轴、生活实例等方式解释有理数加减运算的过程和结果,增强直观理解能力。
能运用加法运算律简化加减混合运算,提高计算效率与准确性。
能解决与有理数加减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能力。
2. 目标解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有理数加减运算的基本法则,并能在具体情境中灵活运用。教学中注重从生活实例出发,引导学生理解正负数的实际意义,逐步抽象出运算法则。通过数轴演示、图形解释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直观理解,避免机械记忆。在运算过程中,强调算法的合理性与简便性,培养学生良好的运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最终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有理数加减运算,并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学生对“负数”概念理解不深,容易在运算中出现符号错误。
减法转化为加法的过程中,学生容易忽略“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这一关键步骤。
在混合运算中,学生往往不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律进行简便计算,导致计算过程繁琐且易错。
四、教学过程设计
(一)情景引入
问题1
某班举行知识竞赛,评分标准为:答对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不答得0分。若第一队第一环节得2分,第二环节得3分,前两个环节总得分是多少?如何列式?
答:总得分为 ,列式为 。
问题2
若第二队第一环节得–2分,第二环节得–3分,总得分是多少?如何列式?
答:总得分为 。
问题3
若第三队第一环节得–3分,第二环节得+2分,总得分是多少?如何列式?
答:总得分为 。
设计意图
通过实际情境引入有理数加法,帮助学生理解正负数的实际意义,初步感知有理数加法的三种情形(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与零相加),为后续学习法则做铺垫。对应目标1和目标2。
(二)合作探究1:有理数加法的直观理解与分类探究
教师活动:
通过知识竞赛得分情境,引导学生从具体例子中归纳有理数加法的三种情况,并借助○表示+1,●表示-1进行直观演示。
探究问题:
我们已经知道:
,可用1个○和1个●表示,相互抵消;
,同样表示抵消。
那么,以下算式该如何用图形表示?结果是多少?



学生活动:
小组讨论,用图形表示每个算式;
汇报结果,教师板书并引导学生归纳规律。
汇报与归纳:
① :2个○ + 3个○ = 5个○
② :2个● + 3个● = 5个●
③ :3个● + 2个○ = 抵消后剩1个●
追问:
观察①②③,你能总结出有理数加法的几种情况吗?
每种情况的结果符号和绝对值如何确定?
学生归纳:
同号相加:符号不变,绝对值相加;
异号相加:取绝对值大的符号,绝对值相减;
互为相反数:和为0。
教师补充:
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
(三)巩固练习1
用图形表示 。
答:四个●和两个 ,抵消后剩两个●,即–2。
用图形表示 。
答:三个 和三个●完全抵消,结果为0。
(四)合作探究2:有理数减法的意义与法则推导
教师活动:
通过温差计算、海拔高度差等实际问题,引出减法运算,引导学生发现减法与加法的联系。
探究问题:
北京某天最高气温5℃,最低气温-7℃,温差是多少?
列式:
学生尝试:
有的学生可能直接计算为12,但不清楚原理;
教师引导:想一想,什么数加上-7等于5?
学生回答:12 + (-7) = 5,所以 。
猜想:
减去一个数,可能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验证:
再举几个例子:



学生发现:
每个减法算式都可以转化为加法算式,结果相同。
归纳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设计意图:
通过具体例子引导学生自主发现减法转加法的规律,避免机械记忆,增强理解。对应目标1和目标3。
(五)典例分析
例1
计算:
(1)
(2)
(3)
(4)
设计意图
通过典型例题巩固有理数加法法则,帮助学生熟悉不同情形的运算方法。对应目标1和目标3。
(六)巩固练习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设计意图
通过练习巩固有理数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准确性和速度。对应目标1和目标3。
(七)归纳总结
运算类型 法则 示例
同号两数相加 取相同符号,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 取绝对值较大数的符号,用较大绝对值减较小绝对值
一个数与0相加 仍得这个数
减法转加法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
(八)感受中考
(2024·北京)计算:
(2024·上海)计算:
(2025·广州)某地白天温度5℃,夜间–3℃,温差为:
(2025·深圳)计算:
设计意图
通过中考真题练习,帮助学生熟悉考试题型,检验学习成果,提升应考能力。
(九)小结梳理
知识点 说明
有理数加法法则 同号相加、异号相加、与0相加
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法转加法:
数轴表示 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加法为连续运动,减法为反向运动
运算律的应用 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在有理数范围内仍成立,可用于简化混合运算
(十)布置作业
必做题
计算:
计算:
计算:
计算:
选做题
某潜水员从水下61m上浮32m,现在水深:(即水下29m)
计算:
五、教学反思
(课后填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