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数列的概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数列的概念 教学设计(表格式)

资源简介

课题 4.1 数列的概念 课型 新授课
教学目标 1. 理解数列递推公式的含义,会用递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2.会利用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核心素养 1.数学抽象:数列递推公式 2.逻辑推理: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3.数学运算:用递推公式求数列的特定项及通项
教学重点 数列递推公式及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
教学难点 用递推公式解决有关问题、用数列的前n项和与通项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教学方法 以学生为主体,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课时 2
课前 预习内容 【预学】 阅读课本5-8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对于任意数列{an},等式a1+(a2-a1)+(a3-a2)+…+(an-an-1)=an都成立吗?若数列{an}满足:a1=1,an+1-an=2,你能求出它的通项an吗?
课中 ︻ 激学 自学 合学 导学 固学 ︼ 教学过程
导学 1.数列的递推公式 如果一个数列的相邻两项或多项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2.数列的前n项和Sn与an的关系 1).数列的前n项和 我们把数列{an}从第1项起到第n项止的各项之和,称为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作,即Sn=a1+a2+…+an. 如果数列{an}的前n项和Sn与它的序号n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那么这个式子叫做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2).数列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的关系 对于任何一个数列,它的前n项和Sn与通项an都有这样的关系:an= 固学 题型一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 例1 (1)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an+,n∈N*,求通项公式an; (2)设数列{an}中,a1=1,an=an-1(n≥2),求通项公式an 解题技巧: (1)给出了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常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从特例入手,归纳猜想其通项公式;二是从一般规律入手,其常用方法有迭代法、累加(乘)法等 (2)递推公式是间接反映数列的式子,它是数列任意两个(或多个)相邻项之间的推导关系,不能由n直接得出an.用递推公式给出一个数列,必须给出以下两点:①基础——数列{an}的第1项或前几项;②递推关系 跟踪训练一 1.[累乘法]若数列{an}满足(n-1)an=(n+1)an-1,且a1=1,则a100=________. 2.[累加法]已知数列{an}满足a1=1,an+1=(n∈N*),试探究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题型二 由前n项和Sn求通项公式an 例2 设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已知2Sn=3n+3,求{an}的通项公式. 解题技巧: (1)若an=Sn-Sn-1(n≥2)中令n=1求得的a1与利用a1=S1求得的a1相同,则说明an=Sn-Sn-1(n≥2)也适合n=1的情况,数列的通项公式可用an=Sn-Sn-1表示. (2)若an=Sn-Sn-1(n≥2)中令n=1求得的a1与利用a1=S1求得的a1不相同,则说明an=Sn-Sn-1(n≥2)不适合n=1的情况,此时数列的通项公式采用分段形式表示,即an=  跟踪训练二 1.已知数列{an}的前n项和为Sn=n2-9n,则其通项an=________;若它的第k项满足5<ak<8,则k=________. 2.正项数列{an}的前n项和Sn满足:S-(n2+n-1)Sn-(n2+n)=0,求数列{an}的通项公式. 题型三 数列中的最大项、最小项 例3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2-5n+4. (1)数列中有多少项是负数? (2)n为何值时,an有最小值?并求出最小值. 解题技巧:关于数列中的最大(小)项问题的解决策略 (1)利用数列单调性可以求数列中的最大(小)项问题. 常见方法: ①构造函数,确定函数的单调性,进一步求出数列的最值. ②利用(n≥2)求数列中的最大项an;利用(n≥2)求数列中的最小项an.当解不唯一时,比较各解大小即可确定. (2)利用数列的单调性确定变量的取值范围,常利用以下等价关系: 数列{an}递增 an+1>an恒成立;数列{an}递减 an+1<an恒成立,通过分离变量转化为代数式的最值来解决. 跟踪训练三 已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n∈N*),则这个数列是否存在最大项?若存在,请求出最大项;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课中 ︻ 激学 自学 合学 导学 固学 ︼ 课中 ︻ 激学 自学 合学 导学 固学 ︼
课后 作业设计 【拓学】 课本8页练习,8页习题4.1的2,6,7题.
教学反思 学生用数学语言(符号)表达等方面,会表现出不同的水平,从而会影响整体的教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