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11课 “数据分类”教学设计年级 四年级 单元/主题 第四单元:数据应用课名 第11课 数据分类一、 教学建议1.教学时长建议 2课时2.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数据分类的定义,并了解数据分类的全过程。 2.能够按照提示步骤实现数据分类,填写分类结果表格。 3.能够借助表格工具,根据年降水量实现对“干湿地区”的分类。3.教学设计建议 情境引入: 通过展现两人关于毛乌素沙漠形成原因的对话,引入年平均降水量数据对干湿地区的划分,引发学生对数据分类的思考。 活动设计: 通过展现水果分类的例子,按照颜色特征对水果进行一一分类的过程,让学生理解数据分类是将一组数据根据其共同特征或属性进行分组或归类的过程。 以城市干湿分区为例,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数据分类的步骤,并分析每一步骤的具体做法、需要用到的工具以及注意事项。例如:搜集数据、建立表格、输入数据。 拓展干湿地区划分的资料,明确划分干湿地区的主要依据是年降水量,根据不同的年降水量对城市进行干湿分区,并了解毛乌素沙漠形成的原因以及现在的治理情况。 小组展示与交流: 每一小组派代表展示组内讨论结果,分享城市干湿分区的具体步骤、工具使用和注意事项,其他小组可以提问和补充。通过这样的活动,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数据分类的操作步骤和原理。4.教学方法建议 案例探究: 引入数据分类概念时,可以通过分析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例如水果按颜色特征分类,帮助学生理解数据分类的概念。 小组合作: 学生分组,共同探究城市干湿分区的步骤,并通过教师提供的资料,明确干湿分区的标准,毛乌素沙漠形成原因及治理情况。 实践操作: 通过让学生搜集数据、建立表格,输入数据,熟练表格基本操作,再根据年降水量标准,对不同城市的年降水量数据进行整理和分类,划分为干湿地区。操作过程中,教师可以给予指导和帮助,确保学生正确完成。二、补充知识对应教材内容 提供数据分类中的VLOOKUP函数的详细操作界面,供学生使用时参考。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对应教材内容 在城市干湿分区中,需要用到Excel表格。软件名称 Excel表格。基本功能说明 Excel表格是Microsoft Excel中的一个重要功能,它允许用户对数据进行分组和分析,并且可以独立于工作表中的其他数据来进行筛选和排序操作。 Excel表格具有固定标题行、自动扩展区域、自动填充公式等特性,这些特性使得数据管理和分析变得更加高效。 Excel表格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财务管理、数据分析、项目管理等领域。它支持大量的公式和函数,如SUM、AVERAGE等,用户可以通过这些工具进行复杂的数据计算和分析。硬件名称 无基本功能说明 无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探究项目 以年降水量为划分标准,重新定义不同城市的干湿情况,思考如果城市数量很多,能否实现自动填写呢? VLOOKUP是一个纵向查找函数,可以根据输入条件找到相应的结果。下面我们使用VLOOKUP函数自动填写分类结果。 解析参考: 1.新建电子表格 依次输入表头:城市、年降水量以及干湿分区。 2.输入数据 按照搜集到的数据,输入不同城市名称以及对应的年降水量。 3.输入命令 输入完成后,鼠标左键单击干湿分区列的第一个单元格,准备输入命令。在该单元格中输入以下命令:“=VLOOKUP(B2,{0,"干旱地区";200,"半干旱地区";400,"半湿润地区";800,"湿润地区"},2)”。 4.数据自动分类 按回车键后自动显示填写结果,与手动填写结果进行对比,看它们是否一致。移动鼠标至该单元格右下角,当鼠标变成“+”时(如图1-3所示),按住鼠标左键下拉,即可自动填写其他结果。五、操作练习答案一、练一练 让我们尝试对国内不同城市进行干湿分区。 解析参考: 1.确定一些要进行干湿分区的城市,填入表格“城市”一列中。 2.搜集各城市某年的年降水量或者年平均降水量,填入对应城市的“年降水量”一列中。 3.手动或者自动对该城市进行干湿分区,如果是自动分区,要与手动分区进行比较,确保分类正确。 4.同学之间互相展示自己的成果,比较谁分类的城市最多。二、做一做 根据干湿分区的结果,统计各类城市的数量。 解析参考: 以小组为单位,组内成员共享自己所划分干湿地区的城市,选择一个代表,将所有数据汇总到一个表格中,最终上交。 城市名城市数量湿润地区南京、西安2半湿润地区郑州、哈尔滨2半干旱地区兰州1干旱地区银川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