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课时设计第______课时 课时名称: 1.9有理数的乘方(1)课时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目标: 1.理解有理数乘方的意义,并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2.经历有理数乘方概念的形成过程,培养观察、分析、归纳、概括的能力,积累解决问题的活动经验,感受从特殊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及转化的数学思想方法; 3.培养严谨认真的学习习惯,感受有理数乘方运算的价值. 教学重点:有理数乘方的概念及运算 教学难点:有理数乘方、幂、底数、指数之间的关系课时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新 课 引 入 探 索 新 知 思考: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活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 例如:列式表示: 边长为2的正方形面积: 棱长为4的正方体体积: 【活动一】: 举例1:在你的生活中是否遇到过这样的问题,根据问题列出的算式是2个、3个或3个以上的相同数的连乘积? 在生物学中,有这样的问题:1个细胞,每过1小时就可以分裂为2个同样的细胞,那么4小时、10小时、100个小时以后,这个细胞可繁殖成多少个同样的细胞?(列出算式) 列式:1h后:2个 2h后:2×2=4个 3h后:2×2×2=8个 4h后:2×2×2×2=16个 …… 举例2:我国古代的数学书中有这样的话:“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而不竭”,那么十天之后,这个“一尺之棰”还剩多少? 列式: 师:书写这样的式子很繁琐,需要创设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表示这样的运算. 【活动二】: 请你仿照22和23,来简写下列式子: 2×2×2×2可以写为24 2×2×2×2×2× 2×2×2×2×2可以写为210 学生思考 学生举例 你能试着写出类似的式子吗? 从生活实例引入,引起学生的注意 体验表示方法的改进十分必要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应 用 新 知 可以写为2100 思考:如果有n个2相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如果有n个a相乘,可以写成什么形式? 得出概念. 乘方: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n个a相乘,写成an 即aaa……a=an n个a an叫做a的n次方,也叫做a的n次幂,a叫做幂的底数,n叫做幂的指数,a可以取任何有理数,n可取任何正整数。特殊的,a可以看做a的一次幂,也就是说a的指数是1. 活动一: 1.把下列各式写成幂的形式,并指出底数和指数. (1) 5×5×5×5 (2) (-3)×(-3)×(-3) 2.填空: (1)在(+2)4中,4是 ,+2是 ,它表示 (2)在(-0.5)3中,底数是 ,指数是 , (-0.5)3读作 (3)在中指数是 ,底数是 ,它表示 (4)在-64中,底数是 ,指数是 ,读作 (5)在中,底数是 ,指数是 ,它表示 活动二: 例1计算: (1)(-3)4 (2)(-5)3 (4)(-0.75)2 (5)(-1)2301 理解概念及写法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学生独立完成计算 由特殊到一般,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的能力 理解记忆的能力教学环节巩 固 练 习 课 堂 小 结 布 置 作 业 1.计算: (1)44 (2)(-6)2 (3) (4)(-0.25)2 (5)(-1)n(n是正整数) 2.判断正误并说明理由. (1)24=2×4 ( ) (2)3+3+3=33 ( ) (3)(-2)3=8 ( ) 1.本节课所学习的知识 2.本节课的学习方法 3.有理数乘方运算的方法 计算: 学生练习 总结提升 培养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板书设计1.9有理数的乘方(1) 1.乘方:把几个相同的因数相乘的运算叫做乘方。 引例1 乘方的结果叫做幂。 引例2 2.幂: 3.填空: 4.判断: 5.计算:课时学习效果评价及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