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 有理数的加法 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北京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数学 年级 七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有理数的加法
教科书 书 名:义务教育教科书 数学 七年级上册 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4年9月
教学目标
通过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过程,理解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能准确地进行有理数的加法运算,并能运用其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在探究过程中感受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和归纳的数学思想。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并运用有理数加法法则。 教学难点:理解并灵活运用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教学方法:演示法、讲授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知识回顾:我们在小学的时候就学过加法,比如:2+3,1.1+3.2, 3/5+1/4,2+0,0+0 这样的——正数+正数,正数+0,0+0的加法运算。 2.引入新课:那在学习了负数之后,加法还会有哪些情况呢?还会有负数与负数,负数与正数,负数与0这样的加法计算,也就是说我们的加法运算已经扩展到了有理数的范围。 二、数形结合,探究新知 1.同号两数相加 (1)正数+正数 我们先来看这样一个问题:一只小狗做左右方向的运动,我们规定向右为正,向左为负。如果小狗先向右行走2米,再继续向右行走1米,那两次行走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我们用数轴来表示小狗的运动过程,这里以原点作为运动的起点,观察小狗的运动结果。(PPT演示) 结果为第一次运动与第二次运动的累计,用算式表示:(+2)+(+1)= +3。 请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两次运动都向左运动,结果又会怎么样呢? 负数+负数 我们带着疑问思考这个问题: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2米,再继续向左行走1米,那两次行走的结果是什么?可以用什么样的算式表示? 我们可以用刚才一样的办法,用数轴来表示运动过程。(PPT演示) 用算式表示:(﹣2)+(﹣1)= ﹣3 (3)探究同号两数相加的规律 观察刚才两个问题转化的两个算式,你有什么发现吗? 先观察加数我们发现是正数与正数相加,负数与负数相加——加数符号为同号。 那它们的和又有什么特点呢?正数与正数相加为正数,负数与负数相加得为负——和的符号与加数相同。 数值呢?2+1=3——和的数值是把加数的绝对值相加。 小结: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三、自主思考,类比探究 1.绝对值不同的异号两数相加 (1)探究: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 3 米,再回头向右行走 2 米,那么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PPT演示) 列出算式(﹣3 )+ (+ 2 ) 通过观察数轴,得出得数(﹣3 )+ (+ 2 )=﹣1 (2)探究: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 2 米,再回头向右行走 3 米,那么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PPT演示) 同理列出算式(﹣2) + ( + 3 ) = 1 探究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的规律 把两个算式放在一起观察 按照之前的方法先观察加数——加数的符号为异号。 再观察和的符号,(﹣1)与(﹣3)符号相同,(﹢1)与(﹢3)符号相同——和的符号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 和的数值,3-2=1——和的数值是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小结: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再讲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 2.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 (1)探究: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2米,再继续向右行走2米,则小狗两次一共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 我们很快能列出算式:(﹣2)+(﹢2)= 这是异号两数相加,和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可是﹣2与﹢2绝对值谁大呢?很明显刚刚的结论不能解决这题。(PPT演示) 通过观察数轴,我们发现小狗两次行走的终点也就是原点,得出得数为0。 也就是说绝对值相同的异号两数——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为0。 总结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 观察三个式子,我们发现异号两数相加分两种情况: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3.负数与0相加 我们思考一下加数,两个有理数相加还有其他可能吗?对,我们忽略掉了0。 思考:如果小狗先向左行走 3 米,然后在原地休息,那么小狗向哪个方向行走了多少米?(PPT演示) 第二次原地不动我们可以算作加0,列出算式(﹣3)+0 =﹣3 我们得出结论: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这个数。 四、知识归纳,填空总结 同号两数相加,取 ,并把 。 异号两数相加分两种情况:①绝对值不相等的两数相加,取 的符号,并用 。 ②互为相反数的 。 一个数同 0 相加,仍得 。 五、例题讲练,掌握新知 1.计算两题归纳出运算步骤:确定类型——定符号——算值 2.用今天所学的加法法则与运算步骤计算: 3.有理数加法的运用 六、课堂小结 回顾今天所学的内容,我们一起探究了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我们的研究通过生活实例,借助数轴展开了讨论,其中数轴体现了数与形的结合。而加法法则是分类与归纳的结合。这些数学法则和方法在我们的初中数学学习中还将继续用到,同学们需慢慢加深体会。 七.布置作业 课后,老师给大家布置了作业,相信大家都能很好的完成!(具体见作业练习文件) 1.计算 (-0.6)+(-2.7)= 3.7+(-8.4)= (-0.6)+3= 3.22+1.78= 7+(-3.3)= (-1.9)+(-0.11)= (-9.18)+6.18= 4.2+(-6.7)= 2.某股民上星期五以收盘价 67 元买进某公司股票 1000 股,下表为本周内每日该股票的涨跌情况:
(1) 星期三收盘时,每股多少元? (2) 本周内每股最高价为多少元?最低价为多少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