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2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版本 数学·人教版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年 级 学 期 单 元 四 多位数乘一位数课 题 第2课时 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掌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规范书写步骤(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乘积正确对位)。熟练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并能迁移至多位数笔算。2.素养能力:推理意识: 通过拆分计数单位,理解乘法算理,贯通口算与竖式计算逻辑。模型意识: 从生活情境抽象出“几个几”的数量关系,建立乘法模型解决实际问题。应用意识: 解释竖式中每一步的含义,培养数学表达能力。重点、难点:重点:竖式计算规范。难点:理解“乘积对位”的算理,并能清晰表述每一步含义。教学流程一、复习导入【设计意图】激活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的口算经验,为迁移笔算做铺垫。1.口算练习:60×5= 400×2= 34×2= 9×9= 33×2= 14×2=提问: “34×2 怎样口算?”(预设:30×2=60,4×2=8,60+8=68)2.总结方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用0前面的数乘一位数,算出积后,再看整十、整百、整千数末尾有几个0,就在积的末尾添上几个0。两位数乘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先把两位数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分别与一位数相乘,再把两次的积相加。3.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来探究计算的新方法:竖式计算。二、探究新知学习任务一:分析题意,口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设计意图】从生活情境抽象乘法模型,理解“几个几”的数量关系。例1:一盒彩笔24支,2盒彩笔一共多少支?提问:从题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完成下表)已知条件 所提问题每盒24支,共2盒 一共多少支?2.思路:求2盒彩笔一共多少支,就是求2个24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4×2=提问:这个算式可以怎样计算?口算:我会口算:24是由2个十和4个一组成的,24=20+4先算4×2,再算20×2,4×2=8 20×2=40最后将两次相乘的积相加。40+8=484.总结—算理分析:拆分计数单位:24=20+4 → 20×2=40,4×2=8 → 40+8=48。学习任务二:竖式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设计意图:】对比口算与竖式,理解算理贯通,掌握规范书写步骤。例1:一盒彩笔24支,2盒彩笔一共多少支?口算过程还可以用竖式表示:对比口算与竖式(匹配课件分步图示):2 4× 28 ← 4×2(个位)4 0 ← 20×2(十位)4 82.关键问题:“为什么8写在个位?”(4是4个一,一乘得个位)“为什么40的4写在十位?”(20是2个十,十乘得十位)3.简化竖式建模:学生操作: 将分步竖式简化为标准格式:2 4× 24 84.归纳步骤:① 相同数位对齐;② 从个位乘起;③ 乘积正确对位(个位乘得积写个位,十位乘得积写十位)。5.简化竖式: 对比分步写积(40+8)与合并写法(48),强调简洁性。6.试一试:213×3 =竖式分步书写(对应课件P9):2 1 3× 39 ← 个位:3×3=9(对齐个位)3 0 ← 十位:10×3=30(3对齐十位,0占位)6 0 0 ← 百位:200×3=600(6对齐百位)6 3 9 ← 最终结果三、课堂分层练习【设计意图】巩固竖式规范,迁移解决实际问题。基础练(竖式计算):反馈要点: 检查数位对齐、乘积位置(如 312×3 的百位 3×3=9 写百位)。2.应用练(解决问题):问题1(求总价): “芒果12元/千克,买4千克多少钱?”列式: 12×4=48(元)问题2(求总量): “北极熊体重是东北虎(213千克)的3倍,北极熊多重?”列式: 213×3=639(千克)开放问题: “买2千克芒果和1千克荔枝(23元/千克)共多少钱?”列式: 12×2+23=47(元)四、课堂延伸【设计意图】深化算理理解,拓展思维。1.任务活动:口算与竖式关联(匹配课件P21):问题: “乔乔口算321×3:300×3=900, 20×3=60, 1×3=3, 900+60+3=963”任务: 写出竖式 321×3,用箭头标注口算与竖式中“900→百位9, 60→十位6, 3→个位3”的对应关系。2.思维导图构建:小组合作: 绘制本课知识导图(参考模板):核心:不进位乘法竖式步骤:对齐 → 个位乘 → 对位写算理:拆分计数单位(如 24=20+4)应用:购物总价、倍数总量五、课堂总结【设计意图】结构化知识,强化算法要点。1.总结歌诀: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数位对齐是关键;个位乘起要对位,步步算理记心间!六、板书设计多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的笔算例:24×2=482 4× 24 8 → 个位:4×2=8(个位)→ 十位:20×2=40(十位)步骤:1. 相同数位对齐 2. 从个位乘起 3. 乘积对位写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