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因式分解的意义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4)七年级 数学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1 因式分解的意义 教学设计 (表格式)2024-2025学年浙教版(2024)七年级 数学下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教学课题 4.1 因式分解的意义
教学背景分析 因式分解是整式运算的重要延伸,承接学生已学的 “整式乘法”(如单项式乘多项式、多项式乘多项式),是后续学习分式化简、一元二次方程求解、二次函数图像分析的核心基础。教材通过 “整式乘法逆运算” 的视角引入因式分解,例如从 “(a+b)(a-b)=a -b ” 反向推导 “a -b =(a+b)(a-b)”,帮助学生建立 “正向运算与逆向变形” 的关联认知,同时为后续学习提取公因式、公式法等因式分解方法铺垫 “逆运算” 思维框架。
教学目标 能准确说出因式分解的定义(“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清晰区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关系(“互逆运算”);能判断一个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如区分 “x -4=(x+2)(x-2)” 是因式分解,“(x+1)(x-1)=x -1” 是整式乘法);能对简单多项式(如 “ax+ay”“x -9”)进行初步因式分解,确保结果为 “整式乘积形式” 且分解彻底。 通过 “观察整式乘法算式→逆向推导因式分解形式→验证变形正确性” 的流程,经历 “从正向运算到逆向思维” 的转化过程,提升 “可逆性思维” 与 “逻辑验证” 能力;在小组讨论 “因式分解的判断标准” 中,培养合作交流与精准表达能力,学会用 “定义” 作为判断依据解决问题。
重难点 教学重点:①理解因式分解的定义核心 ——“多项式→几个整式的积”,能紧扣定义判断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如排除 “非整式乘积”“多项式→单项式” 等错误形式);②明确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能通过 “整式乘法验证因式分解结果的正确性”(如将 “x (x+3)” 展开为 “x +3x”,验证 “x +3x=x (x+3)” 的正确性);③掌握简单多项式(含公因式或平方差形式)的因式分解步骤,确保结果符合 “整式乘积” 要求。 教学难点:①突破 “逆向思维障碍”,避免 “混淆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的运算方向”,需通过 “对比算式 + 箭头标注方向”(如 “整式乘法:(m+n) k→mk+nk;因式分解:mk+nk→(m+n) k”)强化方向认知;②解决 “分解不彻底” 的问题,如将 “x -1” 仅分解为 “(x +1)(x -1)”,需通过 “提问引导”(“x -1 还能继续分解吗?”)帮助学生建立 “分解到不能再分” 的意识;③理解 “因式分解结果必须是整式的积”,排除 “多项式→整式和 / 差”“多项式→分式乘积” 等错误形式,需通过 “反例辨析”(如判断 “x +2x+1=(x+1) +0” 是否为因式分解)强化定义边界。
教学活动设计 一、情境导入:用生活实例唤醒 “拆分” 意识,聚焦课题(5 分钟)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生活情境呈现:①展示实物:6 个包装相同的笔记本,提问:“如何将 6 个笔记本分成几包,每包数量相同?有几种分法?”(引导学生说出 “分成 2 包,每包 3 个”“分成 3 包,每包 2 个”“分成 6 包,每包 1 个”);②过渡到数学:“在数学中,6 可以拆成‘2×3’‘3×2’‘1×6’,那多项式能不能像这样‘拆成几个整式的乘积’呢?”2. 引出课题:展示整式乘法算式 “3 (x+2)=3x+6”,反向提问:“3x+6 能不能拆成‘3×(x+2)’这种整式乘积的形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式分解的意义》,解决这个问题。”1. 生活迁移:积极回答笔记本拆分方法,理解 “6=2×3” 是 “数的拆分”;2. 认知衔接:思考 “3x+6 能否拆成整式乘积”,产生 “想探索多项式拆分方法” 的兴趣,快速进入新课。用 “物品拆分” 的生活实例,将抽象的 “因式分解” 与学生熟悉的 “数的拆分” 建立关联,降低理解门槛;通过整式乘法的反向提问,自然引出 “逆向变形” 的核心,为后续学习铺垫。
二、新课探究:分层构建认知,突破核心难点(20 分钟) (一)环节 1:对比辨析,理解因式分解定义(10 分钟)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呈现两组变形算式: 组 1(整式乘法):①2 (a+b)=2a+2b;②(x+3)(x-3)=x -9; 组 2(待研究变形):①2a+2b=2 (a+b);②x -9=(x+3)(x-3);2. 提问引导分析:①“组 1 和组 2 的变形方向有什么不同?”(组 1:整式乘积→多项式;组 2:多项式→整式乘积);②“组 2 的变形结果有什么特点?”(结果是 “几个整式相乘”,且右边展开后等于左边多项式);3. 给出定义:明确 “像组 2 这样,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积的形式,叫做因式分解(也叫分解因式)”,强调定义中的两个核心:“多项式”“整式的积”。1. 观察对比:在练习本上标注两组算式的 “箭头方向”,小组讨论后总结 “组 1 正向、组 2 逆向”;2. 定义内化:圈出定义中的 “多项式”“整式的积” 关键词,举例说明 “x+1=1×(x+1)” 不是因式分解(左边是单项式,非多项式),强化定义边界。通过 “整式乘法与因式分解” 的直接对比,让学生直观感知 “互逆关系”,避免孤立理解定义;通过 “关键词圈画 + 反例辨析”,帮助学生精准把握定义核心,突破 “判断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的重点。
(二)环节 2:验证与纠错,解决常见认知误区(10 分钟)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结果验证方法教学:①以 “x +5x=x (x+5)” 为例,讲解:“判断因式分解是否正确,可通过‘整式乘法反向验证’—— 将右边展开,看是否等于左边”;演示验证过程:“x (x+5)=x +5x,与左边相等,所以正确”;2. 常见错误辨析:呈现 3 个错误案例,引导学生分析: ①“x +2x+1=(x+1) +0”(结果含 “+0”,不是纯整式的积); ②“x -x=x (x -1)”(x -1 还能继续分解为 (x+1)(x-1),分解不彻底); ③“x -4=(x-2) ”(右边展开为 x -4x+4≠左边,结果错误);3. 总结判断步骤:“一看形式(是否为整式的积),二看结果(展开后是否等于原多项式),三看彻底(是否分解到不能再分)”。1. 方法实践:自主验证 “3x -6x=3x (x-2)”,在练习本上写出展开过程,确认正确性;2. 错误纠正:分组认领错误案例,分析错误原因并修正(如案例②修正为 “x -x=x (x+1)(x-1)”),派代表分享。通过 “反向验证” 方法,让学生掌握判断因式分解正确性的工具,避免 “结果错误”;通过 “典型错误辨析”,针对性解决 “非整式积”“分解不彻底” 等高频误区,强化 “严谨性” 意识,突破教学难点。
三、实践应用:分层任务驱动,巩固知识(15 分钟)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1. 任务布置:①基础层任务(判断):“下列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为什么?”(如 “a -4a=a (a-4)”“m (n+1)=mn+m”);②提升层任务(分解):“对简单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并验证”(如 “4x+8”“y -16”“3a -6ab”);③提供 “分解小贴士”(先看是否有公共因式,如 “4x+8=4 (x+2)”);2. 分层指导: - 基础层:帮助梳理 “判断三步骤”,纠正 “混淆方向” 的错误(如误将整式乘法当作因式分解); - 提升层:引导 “检查分解是否彻底”(如 “y -16=(y+4)(y-4)”,确认无法再分);3. 成果展示:邀请 2 名学生上台展示提升层任务的分解与验证过程,全班点评。1. 任务完成:①基础层学生按 “三步骤” 逐一判断,标注错误变形的原因;②提升层学生先分解,再通过展开验证结果,如 “3a -6ab=3a (a-2b)”,展开右边得 “3a -6ab”,确认正确;2. 互助学习:小组内互相检查作业,帮助同伴修正 “分解不彻底”“符号错误” 等问题。通过 “基础判断 + 提升分解” 的分层任务,兼顾不同能力学生:基础层强化定义理解,提升层实践简单分解;“同伴互助 + 全班点评”,让学生在交流中深化知识,同时培养合作能力与表达能力。
四、总结延伸:梳理体系,链接应用(5 分钟) 老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知识梳理:①提问引导回顾:“什么是因式分解?它与整式乘法是什么关系?如何判断因式分解是否正确?”;②在黑板画 “知识框架图”:定义→判断方法(三步骤)→与整式乘法的互逆关系;2. 应用价值感知:展示生活案例 ——“计算长方形面积:长为 (x+3),宽为 (x-3),面积可表示为 (x+3)(x-3),也可展开为 x -9;若已知面积为 x -9,求长和宽,就需要因式分解”,让学生体会 “因式分解的工具性”;3. 布置作业:①基础作业:完成教材练习题(判断与简单分解);②拓展作业:“思考‘x +5x+6’能否因式分解,尝试写出结果并验证”。1. 系统回顾:在笔记本上完善 “知识框架图”,齐声回答 “因式分解与整式乘法是互逆运算”;2. 应用思考:理解 “面积计算” 案例中因式分解的作用,产生 “想探索更复杂多项式分解方法” 的兴趣;3. 作业规划:课后完成基础作业,尝试拓展作业,为后续学习 “公式法、十字相乘法” 铺垫。通过 “知识框架图”,帮助学生构建系统化认知,避免知识碎片化;“生活应用案例” 解决学生 “为什么学因式分解” 的困惑,强化学习动机;拓展作业为后续课程埋下伏笔,实现知识的连贯性。
(五)课堂练习 基础题(8 分钟):①判断下列变形是否为因式分解: - (1) x -6x +9=(x-3) (是); - (2) x +3x =x (x+3)+0(否,右边不是积的形式); - (3) 2x +4=2 (x+2)(是);②将下列多项式分解因式: - (1) y +5y =y(y+5); - (2) m -16=(m+4)(m-4)。 提升题(7 分钟):①若 x +kx =x (x-3),求 k 的值(k=-3);②判断 “x -2x +1=(x-1)(x-1)” 是否为因式分解(是,进一步可写成 (x-1) ,属于因式分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