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3.2 等边三角形 讲义(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3.2 等边三角形 讲义(含答案)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数学八年级上册人教版 第十五章 轴对称
15.3.2 等边三角形(讲义)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理解等边三角形的概念,知道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角都等于60度;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有三条对称轴。
掌握等边三角形的判定方法: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理解并能运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这一性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比较、归纳等数学活动,体验等边三角形性质和判定的探索过程。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
知识点梳理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等边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
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度。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分别是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这三条线互相重合)。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定义法: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重点知识讲解
等边三角形的定义:
讲解:等边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等腰三角形,特殊之处在于它的三条边都相等。因此,它具有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性质,同时还具有自身独特的性质。
几何语言表示:在△ABC中,如果AB = BC = CA,那么△ABC是等边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1:三条边都相等。
讲解:这是由等边三角形的定义直接得出的。
性质2: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度。
讲解:因为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所以它的两个底角相等。由于三条边都相等,所以三个角都相等。又因为三角形内角和为180度,所以每个角都是180度除以3,等于60度。
几何语言表示:∵△ABC是等边三角形,∴∠A = ∠B = ∠C = 60°。
性质3:轴对称性及对称轴。
讲解:如同等腰三角形一样,等边三角形也是轴对称图形。但由于它的三条边都相等,所以它有三条对称轴。每条对称轴都是经过一个顶点和对边中点的直线(即每条边上的中线、高和所对角的平分线所在的直线,这三条线在等边三角形中是重合的)。
文字描述图形:可以想象一个等边三角形ABC,分别作出边BC的中线AD(D为BC中点),同时AD也是BC边上的高和∠BAC的角平分线,直线AD就是它的一条对称轴。同理,也可以作出另外两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的判定:
判定方法1(定义法):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讲解:这是最基本的判定方法,直接根据定义判断。
几何语言表示:在△ABC中,∵AB = BC = CA,∴△ABC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方法2(判定定理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讲解: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都相等,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每个角都是60度。再根据“等角对等边”的性质,可以得出这个三角形的三条边都相等,因此它是等边三角形。
几何语言表示:在△ABC中,∵∠A = ∠B = ∠C,∴△ABC是等边三角形。
判定方法3(判定定理2):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讲解:这是一个非常重要且常用的判定方法。前提是“等腰三角形”,即已经有两条边相等(或两个角相等),然后再有一个角是60度,那么这个三角形就是等边三角形。这里需要注意,这个60度的角可以是顶角,也可以是底角。
情况一:当60度角是顶角时,两个底角和为120度,因为等腰三角形两底角相等,所以每个底角为60度,三个角都为60度,是等边三角形。
情况二:当60度角是底角时,另一个底角也是60度,顶角为180度 - 60度 - 60度 = 60度,三个角都为60度,是等边三角形。
几何语言表示:在△ABC中,∵AB = AC(或∠B = ∠C),∠A = 60°(或∠B = 60°或∠C = 60°),∴△ABC是等边三角形。
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性质: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讲解:这个性质通常是通过等边三角形来证明的。
文字描述图形及推导思路:
作一个等边三角形ABC。
作出BC边上的高AD,根据等边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AD也是BC边上的中线和∠BAC的平分线。
此时,AD将等边三角形ABC分成了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ABD和直角三角形ACD。
在Rt△ABD中,∠BAD = 30度(因为AD平分∠BAC,∠BAC = 60度),∠ADB = 90度,斜边AB是原等边三角形的边,直角边BD是BC的一半,而BC = AB,所以BD = 二分之一 AB。这里,30度角(∠BAD)所对的直角边是BD,斜边是AB,所以BD = 二分之一 AB。
几何语言表示:在Rt△ABC中,∵∠C = 90°,∠A = 30°,∴BC = 二分之一 AB (BC是∠A所对的直角边,AB是斜边)。
注意:这个性质反之也成立,即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条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那么这条直角边所对的锐角等于30度。(此为补充理解,原小节若不做要求可暂不深入)
知识点总结
等边三角形定义: 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性质:
三边相等。
三角相等,均为60度。
三线合一(每条边上的中线、高、角平分线重合)。
有三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判定:
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
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度的等腰三角形。
重要推论(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 在直角三角形中,如果一个锐角等于30度,那么它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思想方法: 特殊与一般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转化思想(将等边三角形问题转化为等腰三角形问题,将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问题转化为等边三角形问题)。
预习建议
请同学们结合课本,对照本讲义梳理的知识点,认真阅读和思考。
可以尝试自己动手画一个等边三角形,通过测量、折叠等方式感受它的性质。
对于判定方法,要注意区分不同方法的条件和适用场景。
对于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要理解其推导过程。
带着疑问听课,效果会更好。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将一个直角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放置,点B 落在直线a上,已知∠ABC=90°,∠C=60°,直线a∥b,CD=DB,则∠1的度数为(  )
A.25° B.26° C.27° D.30°
2.如图,一场暴雨过后,垂直于地面的一棵树在距离地面2m 处折断,树尖B 恰好碰到地面,经测量∠ABC=30°,则树原来的高度为 (  )
A.6m B.9m C.10m D.12m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有一个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B.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相等
C.等腰三角形的角平分线,中线,高相互重合
D.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4.若的三边,,满足,则的形状是(  )
A.等腰三角形 B.等边三角形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直角三角形
5.下列命题错误的是( )
A.等腰三角形的高、中线及角平分线重合
B.若两个图形关于直线对称,则对称轴是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C.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三角形全等
D.有一个外角是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6.下列条件不能说明△ABC是等边三角形的是(  ).
A.AB=BC=AC B.∠A=∠B=∠C
C.∠A=∠B,AC=BC D.∠A=∠B,AB=BC
7.已知,如图,是等边三角形,,于,交于点,下列说法:①,②,③,④,其正确的结论有(  ).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8.如图,是等边三角形,D是线段上一点(不与点B,C重合),连接,点E,F分别在线段,的延长线上,且,点D从B运动到C的过程中,周长的变化规律是(  )
A.先变小后变大 B.先变大后变小
C.一直变小 D.不变
9.如图,在“V”字形图形中,,,,,,若要求出这个图形的周长,则需添加的一个条件是(  ).
A.的长 B.的长 C.的长 D.与的和
10.如图,A、C、B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和都是等边三角形,分别与交于点M、N,有如下结论:①;②;③;④是等边三角形;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某公园的入口可以抽象成一个等边△ABC,立柱 DE 的端点 D 在AB上,立柱 GF 的端点 G在AC 上,且两立柱均与地面 BC 垂直,若 BD=4,则 BE 的长度为   .
12.如图所示,两平面镜α,β的夹角为θ,入射光线AO平行于β,入射到α,经过两次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B平行α,则∠θ的度数为   度.
13.如图,是边长为的等边三角形,点,分别从顶点,同时出发,沿线段,运动,且它们的速度都为.当点到达点时,两点停止运动.设点的运动时间为.当   时,是直角三角形.
14.如图,为线段上一动点(不与点A,重合),在同侧分别作等边和等边,与交于点,与交于点,与交于点,连接.下列结论①;②;③是等边三角形;④;⑤.其中正确的有   .
15.已知:如图,和都是等边三角形,是延长线上一点,与相交于点,与相交于点,与相交于点 ,连接,,则下列四个结论:①;②;③;④平分.其中,正确的是   (只填写序号)
1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经过原点和一三象限,点为轴正半轴上一点,点位于第一象限内且在直线上,,,过点作直线垂直于轴,点,在直线上(点在点上方),且,若线段关于直线对称的线段与坐标轴有交点,则点的纵坐标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
17.如图,点D,E,F,在等边△ABC的边上,并且DE⊥BC,EF⊥AC,FD⊥AB.
(1)求证:△DEF是等边三角形;
(2)若AB=15cm,求BE的长.
18.
(1)如图1,点、分别是等边边、上的点,连接、,若,求证:
(2)如图2,在(1)问的条件下,点在的延长线上,连接交延长线于点,.若,求证:.
19.在四边形中,,,,E为中点,连接,交于点F.
(1)当时,______,_____;
(2)当的大小改变时,的度数是否发生改变?若变化,求的变化范围,若不变,求的度数;
(3)猜想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若,则_______.
20.如图,与都是等边三角形,连接,,点,分别是,的中点,连接,,.
(1)求证:;
(2)求证:是等边三角形;
(3)如图,与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连接,,点,分别是,的中点,连接,.若点恰好也是的中点,且,求的面积.
参考答案
1.D
2.A
3.C
4.B
5.A
6.C
7.D
8.A
9.A
10.D
11.2
12.60
13.或
14.①②③④⑤
15.②③④
16.或
17.(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B=∠C=∠A=60°
∵DE⊥BC,EF⊥AC,FD⊥AB
∴∠BED=∠CFE=∠ADF=90°
∴∠BDE=∠CEF=∠AFD=30°
∴∠DEF=180°-∠BED-∠CEF=180°-90°-30°=60°
同理∠DFE=∠EDF=60°
∴△DEF是等边三角形
(2)解:由(1)可知:△DEF是等边三角形
∴DE=FD
在△BDE和△ADF中
∴△BDE≌△ADF(AAS)
∴BE=AD
在Rt△BDF中
∵∠BDE=30°,∠BED=90°
∴BE=BD
∴AD=BD
∴AD=AB
∵AB=15
∴AD=5
∴BE=5cm
18.(1)证明:∵△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AC,∠A=∠ABC=∠BCA.
∴在△AEC和△CDB中
∴△AEC≌△CDB(SAS)
∴BD=CE.
(2)证明:如图:
由(1)△AEC≌△CDB,
∴∠ACE=∠CBD.
∴60°-∠ACE=60°-∠CBD,
即∠ABD=∠ECB.
∵BC=CF,
∴∠BCF=∠BFC,
又∵∠BCF=∠ECB+∠ECH,∠BFC=∠ABD+∠H,
∴∠ECH=∠H,
∴EH=EC.
19.(1)40°,20°;
(2)结论:不变,证明:如图,连接 ,
∵,,
∴是等边三角形,
∴,,
又∵E为中点,
∴,
∵,
∴.
∴;
(3)如图,作,交于点G
∵,,
∴是等边三角形,
∴,,
∴,
∵,
∴,
∴,
∴,
∵,,,
∴.
(4).
20.(1)证明:∵与都是等边三角形,
∴,,,
∴,
在和中,

∴,
∴;
(2)证明:∵点,分别是,的中点,∴,,
∵,
∴,
∵,
∴,
在和中,

∴,
∴,,
∴,
∴是等边三角形.
(3)解:∵与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
在和中,

∴,
∴,,
∵点,分别是,的中点,
∴,,
∴,
在和中,

∴,
∴,,
∴,
∵,且点也是的中点,
∴,
∴,
∵,,
∴,
∴,
∴的面积为.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