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3课时 用加减法解决问题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借助打篮球的活动场景,通过“知道什么,求什么”这一问题,引导学生找到题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通过问题“可以怎样想 ”启发学生根据加法的含义,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列式完成解答,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适当归纳解决问题的思考方法。本课时以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线索来组织教学,旨在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按规范的程序展开解题活动,并通过长期训练,逐步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发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核心素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1.会用10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感受数学的乐趣和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2.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增强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会用10的加、减法正确地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能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并列式计算。【教学难点】会从数学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1.看图写算式。2.算一算。二、新知探究—习“方法”【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有助于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任务一:提取图中的数学信息1.课件出示例3情境。2.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预设:我知道黄队有5人,蓝队有5人。预设:我提问一共有多少人。3.提问:求一共有多少人可以怎样想?预设:画图-用小正方形代表人,画一画,摆一摆。预设:把黄队的5人和蓝队的5人合起来,就是一共有多少人。4.你会列式解答吗?你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5.小结:解决问题的步骤。(1)弄清楚知道什么、求什么。(2)可以画图想。(3)根据条件和问题列式计算。任务二:体会加减法实际问题之间的内在关联。1.出示试一试。一共有10人在打篮球,黄队有5人。蓝队有多少人?2.怎样解决。预设1:要求蓝队有多少人,就要从10里去掉5。预设2:从10里面去掉5,应该用减法计算。3.思考:上面两题的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预设:第1题,知道一部分和另一部分分别是多少,要求总数,要用加法计算。第2题,知道总数和其中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要用减法计算。三、达标练习—活“应用”【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1.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2.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3.一共有多少只小鸡?4.一共洗了10条手帕,已经挂好了( ) 条,还剩几条没挂?5.(传统文化)这首诗的题目和诗句一共有多少个汉字?四、总结评价—拓“延伸”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学习评价3.课后作业:完成作业对应练习。【板书设计】1.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是先看图中告诉我们什么,要求的问题是什么,再列式解答。2.要求两个部分合起来是多少,可以用加法计算。3.从总数里面去掉一部分,要求另一部分是多少,可以用减法计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