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第四单元 第4课时 求未知加数 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教材通过摆一摆、画一画、想一想等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呈现了看图思考、从8数到10、根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思考等方法。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交流、倾听和思辨,理解和借鉴别人的方法,不断丰富操作和思维活动的经验,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通过比较,感受不同方法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明确:无论是哪种方法,都要根据“放有桃子的格数+空着的格数=总格数”这个数量关系进行思考。发展模型意识和运算能力。【核心素养】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感受学习的乐趣。【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列出求未知加数的算式,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2.在操作与交流的活动中,形成初步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3.感受求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思考方法,初步获得一些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求未知加数的方法。【教学难点】感受求加法算式中未知加数的思考方法,初步获得一些用代数方法解决问题的经验。【教学辅助】多媒体课件、任务单。【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探究”【设计意图:通过复习,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探究的欲望。】1.填一填。看图列式。二、新知探究—习“方法”【设计意图:任务引领,引导学生了解主题图有哪些事物,提高学生收集、处理数学信息的能力。】任务一:探究求未知加数的方法。1.课件出示例4情境。2.请大家仔细观察图片,说说你在图中看到了什么?学生有序交流看到的物品。预设:盒子里有10个格子,已经放了8个桃,求再放几个是10个,也就是求再放几个才能把盒子装满。3.怎样列式?预设:8+( )=104.学生交流计算方法。预设1:看图数数。从图中可以看出盒子里还有2个空格,就需要再放2个桃,所以括号里填2。预设2:接着数。预设3:算加想减。任务二:利用数量相等关系解决问题。1.出示试一试主题图。2.提问:在花坛左边添上几盆就和右边同样多?预设:要求左边添上几盆就和右边同样多,就是求4加几等于6,即4+( )=6, ( )表示要求的数,可以利用减法进行计算。3.总结:求加法的未知数,可以看图直接求出未知数,也可以用接着数或根据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来求。三、达标练习—活“应用”【设计意图:通过练习,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给学生充分的练习时间,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巩固这节课所学知识。】1.教材“想想做做”第1题。2.教材“想想做做”第2题。3.教材“想想做做”第3题。4.教材“想想做做”第4题。5.教材“想想做做”第5题。四、总结评价—拓“延伸”1.课堂小结:同学们这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是怎么学会的?2.学习评价3.课后作业:完成分成作业对应练习。【板书设计】求未知加数8+( )=10 4+( )=6放有桃子的格数+空着的格数=总格数。总格数-放有桃子的格数=空着的格数。【教学反思】本节课的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探索得数是10加法和相应的减法的算理与算法,会整数加减法。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解决问题的道理,解释计算结果的实际意义,感悟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关联,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和应用意识。鼓励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的同时,通过交流、倾听和思辨,理解和借鉴别人的方法,不断丰富操作和思维活动的经验,形成初步的推理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