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学设计+学习任务单+作业练习 2025-2026学年三年级上册信息技术浙教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作业练习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科书 书 名:小学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作业练习
扫码观看我国密码专家王小云教授的专访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版权声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以下简称“本网站”)系属深圳市二一教育科技有
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本公司”)旗下网站,为维护本公司合法权益,现依据相关法律法
规作出如下郑重声明:
一、本网站上所有原创内容,由本公司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安排专项经费,运营规划,组织
名校名师创作完成的全部原创作品,著作权归属本公司所有。
二、经由网站用户上传至本网站的试卷、教案、课件、学案等内容,由本公司独家享有信息
网络传播权,其作品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本网站不保证其内容的有效性,凡因本作品引发
的任何法律纠纷,均由上传用户承担法律责任,本网站仅有义务协助司法机关了解事实情况。
三、任何个人、企事业单位(含教育网站)或者其他组织,未经本公司许可,不得使用本网
站任何作品及作品的组成部分(包括但不限于复制、发行、表演、广播、信息网络传播、改
编、汇编、翻译等方式),一旦发现侵权,本公司将联合司法机关获取相关用户信息并要
求侵权者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四、一旦发现侵犯本网站作品著作权的行为,欢迎予以举报。
举报电话:400-637-9991
举报信息一经核实,本公司将依法追究侵权人法律责任!
五、本公司将结合广大用户和网友的举报,联合全国各地文化执法机关和相关司法机关严厉
打击侵权盗版行为,依法追究侵权人的民事、行政和刑事责任!
特此声明!
、产士三
深圳市一教育料技有限贵任公司
0307766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学习任务单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第12课 保护数字身份
教科书 书 名:小学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学习目标
1. 通过分析案例,了解信息社会中数字身份存在的形式。(信息意识) 2.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数字身份的使用与管理。(信息意识) 3. 通过实践与观察,掌握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信息社会责任)
课前学习任务
1. 回顾本单元项目化学习主题,想一想:在本单元的学习中用到了哪个在线应用,做了什么事?
课上学习任务
【学习任务一】
选择以下应用中的1-2个,尝试创建属于你的数字身份
【学习任务二】
阅读下面这两个例子,说说数字身份的信用价值。 案例1:京东、唯品会等平台针对信用评级较高的用户推出极速退款服务。 案例2:支付宝对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推出租车免押金服务。
【学习任务三】 学习视频微课,列举数字身份保护方法; 【学习任务四】 1打开“密码强度检测网页”,任意确定一个密码,检测强度。 2.分别检测以下密码的强度,总结强密码的设置规则。 105623 9687001245 fei8225@632
推荐的学习资源
1. 易念科技 - 密码强度检测 (xianganquan.com)
2.浙江省数字教材服务平台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三年级 学期 秋季
课题 保护数字身份
教科书 书 名:小学信息科技教材 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23年8月
教学内容与学习对象分析
本课是第三单元《体验在线生活》的最后一课,旨在通过数字身份的学习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在线安全观,实现本单元“在线学习”主题的闭环线。本课主要安排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了解在线活动与数字身份之间的联系,认识到数字身份的唯一性和信用价值。因此,学生要合理使用数字身份;二是了解数字身份包含个人信息,存在安全隐患。因此,学生要知道保护数字身份的基本方法,并认识自主可控技术对保障数据安全的意义。 本课的授课对象是三年级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他们经历了丰富的在线活动体验;结合生活经验,对数据安全也有模糊的概念。三年级学生有着极强的表现欲和求知欲,对在线学习兴趣高,但对数字身份的概念不清晰,对如何正确管理和使用数字身份也缺少系统的认识。
教学目标分析(含核心素养导向)
1. 通过分析案例,了解信息社会中数字身份存在的形式。(信息意识) 2. 在实践活动中,学会数字身份的使用与管理。(信息意识) 3. 通过实践与观察,掌握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信息社会责任) 教学重点: 知道信息社会中数字身份存在的形式、保护数字身份的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数字身份的使用与管理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本单元的项目化学习主题“在线研学”。这个单元,我们进行了一次线上研学。上一节课,我们讲到,在线行为会留下网络痕迹,可能危及信息安全。该怎么办呢?3.教师揭示在本项目中顺利开展在线活动的前提:创建数字身份,引出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导入,帮助学生回顾单元的项目化学习,为本课的学习做好准备。 ——新知探究—— 一、讨论,了解数字身份形式 1.教师解释“数字身份”的含义。数字身份是个人、组织或数字设备在网络上的在线身份。数字身份可以是社交平台账号、购物网站账号、个人邮箱账号、在线学习平台账号等等。 2.学生提出疑虑:数字身份就是各种账号吗? 3.教师补充,人脸信息、指纹信息等都是数字身份。出示前几课中用到的数字身份截图。 设计意图:结合单元项目化活动的前期素材,直观生动地给出了数字身份的含义,让学生心中模糊的概念清晰化。 二、创建数字身份,探究数字现实关联 1.学生提问:我们能知道这些数字身份在现实生活中是谁吗? 2.活动一:创建数字身份 请学生能够选择1-2个旅游应用(网页端或APP端),尝试创建属于自己的数字身份。 在创建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需要输入手机号码。 教师提问:为什么平台需要输入手机号码完成数字身份的创建?(预设:手机号码是要去营业厅,凭身份证办理的,身份证是唯一的。而平台又知道了手机号码,所以就知道了身份证号码,这样就能和现实生活相关联的。) 教师补充身份认证的其他方式,如人脸信息认证、指纹认证等等,指出创建数字身份的过程就是将数字身份与现实身份进行关联。 设计意图:通过数字身份的尝试创建,让学生真实感受到数字身份创建中最常见的手机号码认证,知晓数字身份和现实身份存在精准关联,为规范使用数字身份埋下伏笔。 三、分析真实案例,规范管理使用办法 1.教师提问:怎样正确使用数字身份呢?(预设:我们要谨言慎行,不能在网络上做违法犯罪的事。) 2.教师出示两个案例新闻截图,进行讲解,这两个例子中,有些人失去了数字身份该享有的权利,有些人则受到了法律的惩处。 活动二:案例分析 阅读下面这两个例子,说说数字身份的信用价值 案例1:京东、唯品会等平台针对信用评级较高的用户推出极速退款服务。 案例2:支付宝对芝麻信用分高的用户推出租车免押金服务。 小组分享观点 教师总结:数字身份有它的信用价值,用得好就能享受一定的权利。反过来,如果用这个身份做了违法的事情,就会受到法律的严惩。 设计意图: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学生意识到数字身份的价值和严谨对待数字身份的必要性。 四、体验密码检测,学习数字身份保护 1.学生观看视频,了解数字身份存在的安全隐患。 2.教师提问:该怎么保护数字身份 3.学习任务三:自学视频提炼方法 学习视频微课,列举数字身份保护方法;完成学习单活动二。 观点分享,教师总结。 4.教师追问:如何设置安全等级较高的密码? 5.学习任务四:检测密码强度 打开“密码强度检测网页”,任意确定一个密码,检测强度。 分别检测以下密码的强度,总结强密码的设置规则。 105623 9687001245 fei8225@632 4.学生在网页中尝试自己设置的密码强度,并从中总结安全密码的设置规则。 设计意图:通过微课视频的学习,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数字身份的保护方法。体验密码强度活动,则反向引导学生关注密码设置的安全性问题,学会合理设置密码。 ——课堂小结—— 1.由强密码设置规则引出“加密技术”。 2.教师介绍中国密码专家王小云教授,强调技术的自主可控。 3.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学生完成课堂评价。 设计意图:由加密技术引出王小云教授,一方面引导学生对榜样的学习,增加自豪感;另一方面,引导学生认识自主可控技术对数据安全的意义。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