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3.1预防传染病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3.1预防传染病 教学设计(表格式)北师大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13章传染病及其预防
第1节 预防传染病 (第1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初中生物学课程内容主题五人体生活与健康13章章传染病及其预防第一节:预防传染病。它涉及到大概念6人体健康受传染病、心血管疾病、癌症及外部伤害的威胁,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医疗措施是健康的重要保障;重要概念6.1 人体具有免疫功能,通过计划免疫等措施能够预防传染病;此位概念6.1.2 常见的寄生虫病(如血吸虫病、肠道蠕虫病等)、细菌性传染病(如淋病)、病毒性传染病(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艾滋病、乙型肝炎、丙型肝炎等)是人体健康的威胁 6.1.3 传染病可通过空气、食物、血液、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6.1.4 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人群等措施可以控制传染病的流行。本节基于人体和微生物的相关知识,从传染病的定义(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之间或人与动物之间传播的疾病)和特点(传染性和流行性)出发,结合实例,介绍了传染病流行必须具备的三个要素(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并强调控制以上三个要素中的任一要素即可终止传染病的流行。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对微生物与人体相关知识,有初步的了解,“传染病及其预防”这一话题与学生实际生活密不可分。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联系“新冠”“非典”等现实中典型传染病展开情景创设和问题设计,让学生分析归纳传染病的特点及流行的三年个要素。
三、核心素养
通过本主题的学习了解传染病 的 危害;理解人体免疫的基本原理;认识到遵守社区、地区和国家的相关防疫要求,有助于传染病的防控,增强社会责任意识。通过对传染病和免疫、医药与急救等知识的学习,认同生物学及医学伦理观念,养成健康生活的态度和行为习惯。
四、设计思路
(一)教材处理
本节教学中通过视频,材料让学生了解传染病,在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时,无需展开,侧重点应在于强调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因而可以根据病原体的种类对传染病进行简单分类,更多关于传染病的具体情况介绍可以在第二课时继续展开。
(二)教学设计思路
先以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传染病“黑死病”相关资料录制的视频和“新冠”相关视频剪辑组合的视频让学生整体感知传染病引出主题。接着例举多个常见疾病让学生分辨那些是传染病。借助这些传染病,学生分析病因和特点,从而归纳出传染病的概念,并能以病原体的种类为依据对传染病进行分类。然后学生表演情景剧和材料分析两个环节中让学生进行讨论,归纳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要素。最后引导学生从传染病流行的三个要素出发,结合实际提出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并以“小讲堂”、“黑板报”、“抖音小视频”、“手抄报”推广。
五、教学目标
1.阐述传染病的概念,分析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等传播要素;掌握控制传
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的预防措施。
2.收集整理传染病资料,提升信息处理能力;分析实例、制订预防方案,锻炼逻辑思维与问题解决能力。
3.关注公共卫生问题,树立传染病预防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秉持科学态辨别信息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说出传染病流行的三个要素及主要的预防措施。。
(二)教学难点列举常见的寄生虫病、细菌性传染病和病毒性传染病。。
七、教学方法
讲授法、观察、讨论法、多媒体直观展示法等。
八、教学时间(1课时)
九、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录制世界上第一次大规模传染病“黑死病”相关资料视频
2.把“黑死病”视频和“新冠”相关视频剪辑组合。
(二)学生准备
预习课本、情景剧“新冠大作战” “别染上基孔肯雅热”
十、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及评价
导入 呈现:学习目标(让学生明白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播放传染病视频看视频(让学生眼见为实,直观感受)让学生谈谈自己感受,说说“黑死病”和“新冠”流行中,人们生命安全有什么区别。(让学生感受国家不计代价救治每一个生命,对人民的人文关怀,培养学生爱国情怀) 观看,感知,萌生爱国情怀思考
活动:传染病的认识 出示一些常见疾病的资料图片(心肌梗死,流行感冒,龋齿,唐氏综合症,新冠肺炎,肺结核)设疑:设疑:以上疾病哪些属于传染病1.流感是什么引起的,思考他们属于微生物哪个类群?2. 新冠肺炎是什么引起的,思考他们属于微生物哪个类群?3.肺结核是什么引起的,思考他们属于微生物哪个类群?蛔虫病是什么引起的,它是微生物吗?病原体的概念(老师引导学生分析,归纳)分析流行感冒的特点引导学生分析其他三种传染病特点设疑:老师想把流感和新冠划分为一类,可以吗?(可以,他们都是由病毒引起的)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辨认传染病 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说出分别由流感病毒,新型冠状病毒,结核分枝杆菌思考,聆听思考,归纳病原体的概念根据生活经验学生能说出到一定季节会流行,并且有传染性。通过老师引导,学生可以根据病原体的不同对传染病分类
活动:情景剧“新冠大作战” “别染上基孔肯雅热” 1表演情景剧“新冠大作战” “别染上基孔肯雅热”提问:1.为什么隔离患者?2.情景剧1和情景剧2中分别以什么方式传播的?3.哪些人群容易被感染?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学生可以说出:携带病毒,传染他人学生:1是空气和接触2是蚊子叮咬学生:身体抵抗力差的老人和儿童师生共同分析归纳总结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
活动:预防传染病的主要措施 老师出示补充各种传染病预防的资料及图片1.如果让你制定终止传染病的流行,你会怎么制定方案?(从传染病流行的三要素考虑)总结 师生共同分析学生能从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人群等角度出发,结合实际病例,提出主要的措施
课堂小结 1传染病的概述2传染病流行三要素及措施 回顾本节课内容,完成作业
老师寄语 愿健康快乐伴随我们每一天 结束
十、板书设计
第1节 预防传染病
一传染病的概述
1定义
2特点:传染性流行性
二传染病三要素及预防
1控制传染源
2切断传播途径
3保护易感人群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