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信息科技 第9课 整理多样的数据课题 整理多样的数据 单元 单元三 学科 信息科技 年级 四年级教材分析 《发现身边的数据》该课时教材编排了“了解Excel—会识别数据—美化格式学习活动,能够让学生理解怎么才能更美观的整理收集数据,能够理解Excel的数据,并且能够使用工具将数据收集。教材编排合理,教学环节注重实践与理论相结合,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符合四年级学生认知特点。教学目标 1、能初步体会到数据整理是从数据中获取有效信息、发现规律的关键步骤,理解“整理”对于提升数据价值的意义。 2、能通过观察整理后的数据(如排序后的统计表),识别出最常见的类别(最多)、最不常见的类别(最少)等明显模式。 3、能在小组内共同操作一份在线共享的表格文档,协同完成数据的录入、整理与展示工作。 4、在整理涉及个人信息的数据时(如姓名),能意识到并初步实践隐私保护,例如在公开分享时只呈现统计结果而非具体个人的信息。重点 一、了解Excel二、会识别数据三、美化格式难点 1、美化格式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导入新课 第1课 整理多样的数据板书课题。 观看板书课题,引入教学主题 激发学生对教学主题的思考、探讨和交流。讲授新课 新知讲解博士爷爷,上节课同学们都录入了体检数据,这些数据接下来该怎么处理呢?这就需要借助数据处理工具,把大家 的数据有序地汇集在一个数据表中。有了 这个数据表,就能很方便地执行查找、筛 选、排序,以及通过图表让数据可视化等操作。一 、了解Excel说一说目前数据处理的工具有很多,它们具备强大的数据计算和分析功能,如:公式计算、图表制作、数据排序等,可以帮助我们简便、高效地进行数据分析工作。 打开电子表格软件,新建一个空白表格。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电子表格的特点。那么请你思考一下,要将全班同学的健康数据记录下来,记录表应该怎么设计呢?试一试为班级设计一张统计体检结果的数据表并保存。小拓展我发现数据表的列越多,表示一个人的“特征”或“属性” 我发现数据表的行越多,表示一个完整的“个体”或“事件” 二、会识别数据试一试逐个录入同学们的体检数据太麻烦了,有没有方便快捷的方法呢?当然有,可以利用在线信息收集工具。同学们只需要填写自己的信息,再将这些信息整体输出成文件,就收集到了所有同学的体检数据了。为了信息安全,使用在线信息收集平台都需要登录,利用老师的账户登录平台,建立一个“调查”任务。学一学电子表格的数据类型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字符型数据(文本类型):包括汉字、英文字母、空格等。2.数值型数据:包括0~9中的数字以及含有正号、负号、货币符号、百分号等任一种符号的数据。 3.日期型数据和时间型数据:用于录入日期和时间信息,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各种日期和时间的计算和格式化。此外,还有一些特殊的数据类型或格式,如:逻辑 型数据、货币格式、百分比格式、分数格式、科学记数格式。做一做在线打开刚才生成的调查问卷链接,填写自己的体检数据 并提交。下面是欢欢所在班级的数据表,除了红框标出来的错误,仔细观察表中的数据,你还能发现什么错误?填在下框中。1.【童童】身高单位错误 问题:身高列单位应为“米”(m),但童童的身高填写为“141厘米”,与表头单位不符。 2.【毛毛】年龄数据不合理 问题:年龄“50岁”明显不符合小学生的实际年龄(通常为6-12岁)。 3.【毛毛】体重单位错误 问题:体重列单位应为“千克”(kg),但毛毛的体重填写为“80斤”,与表头单位不符。 4.【童童】右眼视力数据格式不统一 问题:其他同学的视力均保留1位小数,但童童的右眼视力仅填写“5”,格式不一致。 5. 【所有数据】视力值逻辑存疑 问题:除童童外,其他同学的左右眼视力均为5.1(超正常值5.0),现实中较少见整体如此高,可能为默认填写错误,需核实真实性。三美化格式小知识每一列数据保持类型、格式一致,可以使数据处理更加方便。例如,设置某一列为日期型数据,可以轻松地进行排序和筛选。同样,如果某一列都是数 值型数据,则可以执行数学运算,如求和、求平均值等。类型一致的数据还可以更轻松地创建图表从而将数据可视化。同学们,博士爷爷是1968年4月15 日出生的,请同学们想一想怎么把我的出生日期录入到电子表格中。直接输入标准格式 :在单元格中输入: 1968/4/15 或 1968-4-15 电子表格(如Excel、WPS)会自动识别为日期格式,显示为类似1968/4/15的形式。为什么用斜杠(/)或减号(-)? 这是国际通用的日期标准格式,电子表格能自动识别并转换为日期数据类型,后续可以用于计算(如计算年龄)。 扩展知识:用日期计算年龄 如果还想计算博士爷爷的年龄,可以这样做:在另一个单元格输入今天日期的公式: =TODAY()(表格会自动显示当前日期,如2025/9/14)。在年龄单元格输入公式:=DATEDIF(出生日期单元格, TODAY(), "Y") (例如:=DATEDIF(A1, TODAY(), "Y")),结果会自动显示年龄(如57岁)。四、拓展延伸1、整理多样的数据2、用电脑收集整理数据要用哪些工具?3、你知道有哪些行业是“数据整理师吗”?4、将自己家庭的数据收集起来进行隐私保护吧! 了解Excel的结构和功能。能够识别Excel中的数据并能发现数据的错误。 了解如何美化数据格式。 便于了解我们收集数据前需要准备的工具。了解工具能够更清晰的知道数据的来由。 了解工具中格式的要求和输入数据的固定结构。布置作业 保护隐私: 在整理家庭的信息时, 电话号码、家庭住址、身份证号 等属于个人隐私,不能公开分享。我们只整理和分享与学习任务相关的、非隐私的数据(如身高、爱好)。 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查阅资料的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共同完成了《整理多样的数据》的探索之旅。我们从杂乱无章的原始数据出发,通过学习 分类、排序和可视化 ,成功地将数据变得井井有条,让它们开始“说话”。 我们不仅掌握了用表格、图表整理数据的 科学方法 ,更体会到规范操作、保护隐私的 社会责任 。大家亲手将数据从混乱变为清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希望你们能成为生活的有心人,用今天学到的思维和方法,去发现和创造更多隐藏在数据中的奥秘与价值。 分组总结归纳 锻炼学生的总结能力,逻辑思维、语言表达能力。板书 学习、记忆及勾画知识点 明确教学内容及重点和难点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