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讲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小学数学苏教版四年级上册五 解决问题的策略讲义

资源简介

解决问题的策略
单元预习
【第一篇】知识清单
解决问题的步骤
(1).理解题意(整理条件);
(2).分析数量关系;
(3).列式解答;
(4).检验反思。
分析数量关系
可以从条件想起,看根据哪两个条件可以求出一个问题;也可以从问题想起,看要求题目中的问题需要知道哪些条件。
列表策略
解决实际问题时,如果问题的己知条件比较多.在己知条件和所求问题的关系不够清楚的情况下,用列表的方式收集整理信息,并根据表格从己知条件想起.或从所求问题想起,分析数量关系,弄清应先求什么.从而解决问题。列表解决问题时要注意信息一一对应。
画图策略
如果数量之间有倍数关系,可以画线段图表示己知条件和问题,分析数量关系。
注意:
(1)每份数×份数=总数 总数÷每份数=份数 总数÷份数=每份数先求每份数,再求份数或总数的应用题叫归一问题。先求总数,再求份数或每份数的应用题叫归总问题。
(2)两积之和问题与两积之差问题; 剩余问题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长方形的面积=长×宽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正方形的面积=边长×边长
(3)在列表整理时,相应量的数据一定要一一对应,条件与问题都要看清楚写清楚。
(4)计算要细心。
【第二篇】典型例题
考点1:提问题、填条件
例题精讲1
从下面先择合适的条件求出“全校每个班级分得多少套学具?”,应该选择( )。
①有240套学具; ②每个年级有4个班;
③全校有6个年级;④每个班有40名学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变式训练1
一盒6支装的钢笔共50元,小红买了3盒,付给收银员200元。她买了多少支钢笔?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有( )。
①一盒6支装 ②共50元 ③买了3盒 ④付给收银员200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③④
考点2: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例题精讲2
张阿姨把水果装入礼盒,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照这样的速度,填写表。
礼盒数量/个 5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变式训练2
一个水库某天从8:00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表是他的观测记录。照这样的下降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50cm,一共要放水( )小时。
时间 10:00 12:00 14:00 16:00
与8:00水位下降/cm 15 30 45 60
考点3:归一问题
例题精讲3
青蛙平均每天比燕子多吃多少只害虫?
变式训练3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开始放水。管理员张叔叔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高度,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表: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水位高度/厘米 182 156 130 104
(1)照这样的速度,这座水库的水全部放完,共需要多少小时?
(2)经过10小时,水位会下降多少厘米?
考点4:行程问题
例题精讲4
某部队奉命到距离驻地415千米的灾区抢险救灾。部队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驻地赶往灾区,已行驶了2小时。剩下的路程要在3小时内完成,平均每小时要行驶多少千米?(先列表整理条件,再解答)
全长( )千米 已行( )小时 每小时行驶( )千米
剩下( )小时 每小时行驶( )千米
变式训练4
下图所示是书店和学校所在区域的平面图。小明从书店出发沿着图中的黑色粗线道路走到学校,前3分钟走了21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一共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走到学校?
【第三篇】跟踪训练
一、选择题
1.如果3块砖头重8千克,那么15块这样的砖头重( )千克。
A.24 B.40 C.45 D.120
2.赵阿姨带的钱刚好够买100千克苹果。她发现梨的单价只有苹果的一半,就拿出一半的钱去买梨,她能买( )千克梨。
A.50 B.100 C.150 D.200
3.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20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下面的列式中正确的有( )个。
320÷4×8 320×(8÷4) 320÷8×4
A.0 B.1 C.2 D.3
4.明明不小心弄脏了作业本,遮住了下面题目的问题(如下图)。
按照明明列的算式,这个题目的问题是( )。
A.平均每秒下载多少兆? B.张老师下载完这份文件,一共需要多少秒?
C.还剩多少兆没有下载? D.张老师下载完这份文件,还需要多少秒?
5.超市卖出了50箱牛奶,每袋3元,要求“一共卖了多少元”,缺少的条件是( )。
A.每箱有24袋 B.每袋250毫升 C.超市又运来85箱 D.超市一共有150箱
6.一瓶药共150片,处方要求:每日3次,每次2片。这瓶药可以吃多少天?小华列式为“150÷2÷3”,他第一步算的是( )。
A.每日一共吃多少片 B.这瓶药一共可以吃多少次
C.每天吃多少次 D.这瓶药一共可以吃多少天
二、填空题
7.一本故事书,小明计划每天看18页,20天看完。如果他想提前2天看完,那么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看( )页。
8.张阿姨把水果装入礼盒,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照这样的速度,填写表。
礼盒数量/个 5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9.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一半,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还剩60毫升。这瓶果汁原有( )毫升。
10.王老师到体育用品商店买了20个篮球,一共用去960元。如果篮球的价钱降到原来的一半,那么960元可以买到( )个篮球。
11.一辆汽车装有4个轮胎,还有1个备胎,司机轮换使用这5个轮胎,使每个轮胎行程相同,小汽车共行驶320千米,每个轮胎平均行驶( )千米。
12.3只燕子7天一共吃了924只害虫,要求3只燕子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一只燕子7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 )。
13.王老师给舞蹈队队员买演出服,原来买20套需要920元,刚好赶上半价优惠,优惠后这些钱可以买( )套演出服。
14.一个房间的地面,用边长是6分米的方砖铺,需要24块。如果改用边长是4分米的方砖铺,那么需要( )块。
三、判断题
15.小华看一本书,每天看20页,看了4天,第5天应从第80页看起。( )
16.周老师2分钟能打120个字,照这样计算,5分钟能打300个字。( )
17.一个跑道一圈长100米,小明跑了4个来回,他一共跑了400米。( )
18.13元可以买6个无花果,那么26元可以买12个无花果。( )
19.6枚1元硬币重30克,15枚1元硬币重65克。( )
20.小莉有圆珠笔30支,小墨有圆珠笔15支,那么小莉给小墨25支后,小墨的圆珠笔支数是小莉的8倍。( )
四、解答题
21.某化工厂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14吨。这样,原来用7天的原料,现在可以用10天。该厂现在比原来每天节约多少吨原料?
22.贵州糯米饭是一道颇具特色的民间小吃,软糯可口,深受大家喜爱。某餐馆早上卖出106份糯米饭,中午卖出的份数比早上的一半多14份,中午卖出多少份糯米饭?
23.春节将近,四(1)班老师计划将糖果包装起来送给学生,如果每个盒子里装4个,那么刚好装满48个盒子。如果每个盒子里装6个,那么刚好可以装满多少个盒子?
24.张大伯种了15行梨树,18行桃树和8行苹果树。梨树每行17棵,桃树每行8棵,苹果树每行9棵。苹果树比桃树少多少棵?(先根据问题整理条件,再列式解答)
梨树 桃树 苹果树
25.一列动车和一列普通火车分别从甲地和乙地同时开往丙地,动车每小时行180千米,普通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甲地和乙地之间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动车出发几小时能赶上普通火车?
【第二篇】典型例题解析
考点1:提问题、填条件
例题精讲1
从下面先择合适的条件求出“全校每个班级分得多少套学具?”,应该选择( )。
①有240套学具; ②每个年级有4个班;
③全校有6个年级;④每个班有40名学生。
A.①②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
【答案】D
【分析】由题目可知,需要求出“全校每个班级分得多少套学具?”,需要学具总套数,班级总数,运用总套数÷班级数=每个班分得学具套数,即可解题。
【详解】由分析可知:
①有240套学具,240是学具的总套数,符合题意;
②每个年级有4个班,4是班级数,符合题意;
③全校有6个年级,用年级数×每个年级的班数即可求出总班数,符合题意;
④每个班有40名学生,问题需要求出每个班级分得多少套学具,与学生数无关,不符合题意。
所以应该选择①②③。
故答案为:D
变式训练1
一盒6支装的钢笔共50元,小红买了3盒,付给收银员200元。她买了多少支钢笔?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有( )。
①一盒6支装 ②共50元 ③买了3盒 ④付给收银员200元
A.①③ B.①④ C.①②④ D.③④
【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一盒里面有6支钢笔,小红买了3盒,用6×3即可求出她买了多少支钢笔,据此选择即可。
【详解】A.一盒6支装,买了3盒,6×3=18(支),一共买了18支钢笔,能解决这个问题;
B.一盒6支装,付给收银员200元,并不知道买了多少盒,无法求出买了多少支钢笔;
C.一盒6支装,共50元,付给收银员200元,并不知道买钢笔实际花了多少钱,也无法求出买了多少盒,所以无法求出买了多少支钢笔;
D.买了3盒,付给收银员200元,并不知道每盒有多少支钢笔,无法求出买了多少支钢笔。
解答这个问题需要用到的信息有①③。
故答案为:A
考点2:用列表法解决问题
例题精讲2
张阿姨把水果装入礼盒,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照这样的速度,填写表。
礼盒数量/个 5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答案】20
66
【分析】由题干可知,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用15除以5,据此可求出装1个礼盒需要多少分钟,然后用60除以每个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可求出60分钟可以装多少个;用22乘每个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可求出装22个礼盒需要多少时间。
【详解】15÷5=3(分钟)
60÷3=20(个)
22×3=66(分钟)
综上填表如下:
礼盒数量/个 5 20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66
变式训练2
一个水库某天从8:00开始放水。水库管理员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下降情况,下表是他的观测记录。照这样的下降速度,要使水位下降150cm,一共要放水( )小时。
时间 10:00 12:00 14:00 16:00
与8:00水位下降/cm 15 30 45 60
【答案】20
【分析】依据图表每两个小时水位下降30-15=15cm,依此类推每两个小时多加15cm列表直到水位下降150cm,然后再用最后时间减去8:00即为所求,这里分两天计算经过时间第一天用24:00减8:00,次日用4:00减0:00,再把两天经过时间相加。
【详解】
24:00-8:00=16(小时)
4:00-0:00=4(小时)
16+4=20(小时)
一共要放水20小时。
考点3:归一问题
例题精讲3
青蛙平均每天比燕子多吃多少只害虫?
【答案】14只
【分析】用青蛙14天一共吃了的害虫数量除以14,计算出青蛙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再用燕子17天吃的害虫数量除以17,计算出燕子平均每天吃多少只害虫;然后两者求差,即可算出青蛙平均每天比燕子多吃多少只害虫。据此解答。
【详解】602÷14=43(只)
493÷17=29(只)
43-29=14(只)
答:青蛙平均每天比燕子多吃14只害虫。
变式训练3
一座水库某天从7:00开始放水。管理员张叔叔每2小时观测一次水位高度,下面是他的观测记录表:
时间 7:00 9:00 11:00 13:00
水位高度/厘米 182 156 130 104
(1)照这样的速度,这座水库的水全部放完,共需要多少小时?
(2)经过10小时,水位会下降多少厘米?
【答案】(1)14小时
(2)65厘米
【分析】(1)通过观察上表发现,水位每2小时下降26厘米,可求出1小时下降多少厘米,再用水位高度除以1小时下降的高度即可解答。
(2)10小时里面一共有几个2小时,水位就下降几个13厘米。
【详解】(1)9:00-7:00=2(小时)
(182-156)÷2
=26÷2
=13(厘米)
182÷13=14(小时)
答:这座水库的水全部放完,需要14小时。
(2)10÷2×13
=5×13
=65(厘米)
答:水位会下降65厘米。
考点4:行程问题
例题精讲4
某部队奉命到距离驻地415千米的灾区抢险救灾。部队以每小时65千米的速度从驻地赶往灾区,已行驶了2小时。剩下的路程要在3小时内完成,平均每小时要行驶多少千米?(先列表整理条件,再解答)
全长( )千米 已行( )小时 每小时行驶( )千米
剩下( )小时 每小时行驶( )千米
【答案】填表见详解;
95千米/时
【分析】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将其填入表格,要求后面每小时行驶的路程,那就用剩下的路程÷剩下的时间即可。已经行驶的时间和速度已知,用乘法求出已行驶的路程,全长减去已行驶的路程即可得到剩下的路程,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填表如下:
全长(415)千米 已行(2)小时 每小时行驶(65)千米
剩下(3)小时 每小时行驶(?)千米
(415-2×65)÷3
=(415-130)÷3
=285÷3
=95(千米/小时)
答:平均每小时行驶95千米。
变式训练4
下图所示是书店和学校所在区域的平面图。小明从书店出发沿着图中的黑色粗线道路走到学校,前3分钟走了210米。照这样的速度,他一共需要多少分钟才能走到学校?
【答案】12分钟
【分析】从图中观察,把横向的线段都平移到长方形的上边,纵向的线段都平移到长方形的右边,那么小明从书店出发沿着图中的黑色粗线道路走到学校,实际是走了一个长加一个宽,算出总路程后,再用210除以3算出速度,用总路程减已经走的210米求出未走的路程再除以速度求出还需要走多少分钟,再加原来的3分钟即为所求。
【详解】210÷3=70(米)
(560+280-210)÷70
=630÷70
=9(分钟)
9+3=12(分钟)
答:他一共需要12分钟才能走到学校。
【第三篇】跟踪训练解析
1.B
【分析】由题意得,可以把3块砖头看成一组,用15除以3算出有多少组,那么就对应着几个8千克。然后再用前面的得数乘上8即可算出15块砖头重多少千克。
【详解】15÷3×8
=5×8
=40(千克),即15块砖头重40千克。
故答案为:B
2.B
【分析】由题意得,赵阿姨用一半的钱买苹果,一半的钱买梨,可以先用100除以2算出赵阿姨买苹果的重量。因为梨的价格只有苹果的一半,所以花同样的钱买的梨的重量是苹果的2倍,用苹果的重量乘2即可求得赵阿姨能买梨多少千克。
【详解】100÷2=50(千克)
50×2=100(千克),故赵阿姨能买100千克梨。
故答案为:B
3.C
【分析】分析式子320÷4×8:先看320÷4,因为汽车4小时行驶320千米,所以320÷4是用除法求出汽车每小时行驶的千米数,也就是速度。 再乘8,8是要求行驶的时间,用速度乘时间8小时,就得到8小时行驶的路程;
分析式子320×(8÷4):先看8÷4,8小时是4小时的8÷4=2(倍)。因为速度不变,4小时行驶320千米,那么8小时行驶的路程就是4小时行驶路程320千米的2倍;
分析式子320÷8×4: 式子中320÷8,按照已知条件,320千米是4小时行驶的路程,并非8小时行驶的路程,所以320÷8没有实际意义。
【详解】由分析知:一辆汽车4小时行驶320千米。照这样计算,8小时可以行驶多少千米?可列式为:320÷4×8或者 320×(8÷4),即列式正确的有2个。
故答案为:C
4.D
【分析】根据题意,已知3秒下载了180兆,那么180÷3求的就是1秒下载了多少兆,720-180求的是还剩下多少兆没有下载,最后(720-180)÷(180÷3)求的就是这份文件剩下的,需要多少时间下载完。以此答题即可。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
明明不小心弄脏了作业本,遮住了下面题目的问题(如下图)。
按照明明列的算式,这个题目的问题是张老师下载完这份文件,还需要多少秒?
故答案为:D
5.A
【分析】根据总价=单价×数量,要求一共卖的钱数,知道每袋牛奶的价钱,还需要知道牛奶的袋数。已知牛奶的箱数,只需要知道每箱牛奶的袋数,即可求出牛奶的总袋数,也就可以求出卖出这些牛奶的钱数。
【详解】根据分析可知,要求一共卖了多少元,缺少的条件是每箱有24袋。列式为50×24×3。
故答案为:A
6.B
【分析】先用150除以2,计算出的是这瓶药一共可以吃几次;再除以3,计算出这瓶药可以吃几天;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150÷2÷3=25(天),那么这瓶药可以吃25天;150÷2=75(次),小华列式为“150÷2÷3”,他第一步算的是这瓶药一共可以吃多少次。
故答案为:B
7.2
【分析】由题意得,一本故事书,小明计划每天看18页,20天看完。可以先用18乘20算出这本故事书一共有多少页。如果小明想提前2天看完,那么他应该(20-2)天看完。直接用故事书一共的页数除以小明要看的天数算出他每天需要看多少页。最后再用前面的得数减去18即可算出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看多少页。
【详解】18×20=360(页)
20-2=18(天)
360÷18=20(页)
20-18=2(页)
故平均每天要比计划多看2页。
8.20
66
【分析】由题干可知,15分钟装好了5个礼盒,用15除以5,据此可求出装1个礼盒需要多少分钟,然后用60除以每个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可求出60分钟可以装多少个;用22乘每个需要的时间,据此列式计算可求出装22个礼盒需要多少时间。
【详解】15÷5=3(分钟)
60÷3=20(个)
22×3=66(分钟)
综上填表如下:
礼盒数量/个 5 20 22
装盒时间/分 15 60 66
9.240
【分析】一瓶果汁第一次喝了一半,第二次又喝了剩下的一半,还剩60毫升。用剩下的60毫升乘2,可得到第一次喝完后剩多少果汁,再乘2,即可得到这瓶果汁原有多少毫升。
【详解】60×2×2
=120×2
=240(毫升)
因此这瓶果汁原有240毫升。
10.40
【分析】单价×数量=总价,总价÷单价=数量,总价÷数量=单价;用960除以20可以计算出每个篮球原来的价格,再除以2可以计算出每个篮球降价后的价格,最后用960除以每个篮球降价后的价格,可以计算出降价后能买到的个数;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960÷20÷2=24(元/个)
960÷24=40(个)
所以960元可以买到40个篮球。
11.256
【分析】无论怎样换,总有4个轮胎在跑,所以也就是4个轮胎各行驶了320千米,用320乘4可以计算出4个轮胎行驶的总路程,现在这些路程要5个轮胎平均来分,再除以5就是平均每个轮胎行驶的路程;据此解答。
【详解】根据分析:
320×4=1280(千米)
1280÷5=256(千米/个)
所以每个轮胎平均行驶256千米。
12. 924÷7 924÷3
【分析】求一天吃的害虫只数=总数量÷天数,即924÷7即可;求一只燕子吃的害虫=总数量÷燕子的只数,即用924÷3即可。
【详解】3只燕子7天一共吃了924只害虫,要求3只燕子1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924÷7,一只燕子7天吃多少只害虫?列式为924÷3。
13.40
【分析】先用920除以20即可求出原来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再根据题意“半价优惠”可知,原来一套演出服的价钱除以2即可求出现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最后用920除以现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即可求出这些钱可以买演出服的数量。
【详解】原来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元)
现在一套演出服的价钱:(元)
(套)
所以优惠后这些钱可以买40套演出服。
14.54
【分析】根据正方形的边长×边长=正方形的面积。用6×6算出每块方砖的面积,再用每块方砖的面积乘块数,算出房间的面积。用4×4算出后来每块方砖的面积。再用总面积除以后来每块方砖的面积,就是需要的块数。据此解答。
【详解】6×6=36(平方分米)
24×36=864(平方分米)
4×4=16(平方分米)
864÷16=54(块)
那么,需要54块。
15.×
【分析】根据题意,用看的天数乘每天看的页数就是前4天看完的页数,用前4天看的页数再加1,就是第5天应从第几页开始看,据此解答。
【详解】20×4+1
=80+1
=81(页)
所以小华看一本书,每天看20页,看了4天,第5天应从第81页看起。
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16.√
【分析】由题意知,周老师的打字速度=打字总数÷时间,即120÷2,然后根据打字总数=打字速度×时间,计算5分钟的打字数,然后与300比较即可。
【详解】120÷2×5
=60×5
=300(个)
所以5分钟能打300个字。
故答案为:√
17.×
【分析】一个来回就是跑了这条跑道2次,先算出4个来回一共跑了这条跑道多少次,再乘这条跑道的长度,即可算出一共跑了多少米,然后再和题目中一共跑了的米数作比较,据此作答。
【详解】4×2×100
=8×100
=800(米)
所以小明在一圈长100米的跑道上跑了4个来回,他一共跑了400米,是不对的。
故答案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多位数与一位数的连乘,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来回”的含义。
18.√
【分析】26元是13元的几倍,26元可以买的无花果的个数就是13元可以买的无花果的个数的几倍。
【详解】26÷13×6
=2×6
=12(个)
故答案为:√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用倍比法解决实际问题。
19.×
【分析】30除以6等于1枚硬币的重量,再乘15即等于15枚硬币的重量,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0÷6×15
=5×15
=75(克)
15枚硬币重75克,原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点睛】先计算出一枚硬币的重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0.√
【分析】小莉有圆珠笔30支,给小墨25支后,小莉还有30-25=5支圆珠笔;小墨有圆珠笔15支,小莉给他25支后,小墨现有15+25=40支圆珠笔;小墨的圆珠笔支数除以小莉的圆珠笔支数即可得解。
【详解】(25+15)÷(30-25)
=40÷5
=8
所以小莉有圆珠笔30支,小墨有圆珠笔15支,那么小莉给小墨25支后,小墨的圆珠笔支数是小莉的8倍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点睛】注意增减变化,小莉给小墨25支后,小莉剩5支,小墨有40支,所以小墨的圆珠笔支数是小莉的8倍是正确的。
21.6吨
【分析】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吨数×用的天数÷7天=原来每天用原料的吨数,原来每天用原料的吨数-采用新技术后每天用原料吨数=这个厂现在比原来每天节约原料吨数,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14×10÷7-14
=140÷7-14
=20-14
=6(吨)
答:这个厂现在比过去每天节约6吨原料。
22.67份
【分析】根据题意,中午卖出的份数比早上的一半多14份,先用早上卖出的糯米饭份数除以2求出早上卖出的一半是多少份,再加上多的14份,即可求出中午卖出多少份糯米饭。
【详解】106÷2+14
=53+14
=67(份)
答:中午卖出67份糯米饭。
23.32个
【分析】如果每个盒子里装4个,可以装满48个盒子,则一共有(4×48)个糖果。用糖果的总个数除以6,求出每盒装6个时可以装的盒数。
【详解】4×48÷6
=192÷6
=32(个)
答:可以装满32个盒子。
24.72棵
【分析】根据题干信息,将数据填入表格即可;用苹果树、桃树的行数乘每行的棵数求出树的棵数,再用桃树的棵数减去苹果树的棵数即可。
【详解】
梨树 桃树 苹果树
15行 18行 8行
每行17棵 每行8棵 每行9棵
18×8-8×9
=144-72
=72(棵)
答:苹果树比桃树少72棵。
25.3小时
【分析】由题意得,一列动车和一列普通火车分别从甲地和乙地同时开往丙地,动车每小时行180千米,普通火车每小时行80千米,动车每小时比普通火车多行驶100千米,即动车和普通火车之间的距离每小时减少100千米。甲地和乙地之间的铁路大约长300千米,那么直接用300除以100即可算出动车出发几小时能赶上普通火车。
【详解】300÷(180-80)
=300÷100
=3(小时)
答:动车出发3小时能赶上普通火车。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