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七年级下册第1课“开启网上学习之门”教学设计年级 七年级 单元/主题 第一单元:在线学习与创新课名 第1课:开启网上学习之门一、教学建议1.教学时长建议 2课时2.教学目标 本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 1.学习使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创新学习方式; 2.学习使用中国国家图书馆,拓宽学习渠道。3.教学设计建议 教学设计建议如下: 1. 介绍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数字资源情况,根据当前各科的学习内容练习查找学习资源,启发学习者讨论如何使用这些优质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或小组学习; 2. 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的电子图书、公开课程等优质课外资源,启发学习者通过国家图书馆资源拓宽知识面,获取新知识; 3.带领学习者体验互联网时代知识呈现的全新途径和方式,帮助学习者提升利用数字资源有效学习的能力;4.教学方法建议 在学习引入方面,根据学习者在现实生活中的学习场景, 结合网络数字空间资源的优势,启发学习者对各种新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方式的思考,带出本课的内容。 在新知学习方面,对于“在线学习”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中国国家图书馆”分门别类的数字资源引入,帮助学习者增强“依靠各类优质资源提升学习效果、更好的利用碎片时间、突破空间限制进行学习”的意识,进而熟悉信息时代新的学习方式,做一名合格的信息时代学习者。 (1)对于“利用课程资源学习”的知识内容,建议教师可在课堂上通过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展示,介绍各类主题资源。帮助学习者了解这些资源对课堂学习的辅助作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习者建立课堂学习与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联系,实现学习方式创新,加速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的应用普及。 (2)对于“通过微课实现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的知识内容,建议可课堂展示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中丰富的专题教育和课后服务内容,帮助学习者借助这些资源发展兴趣爱好。进一步讲解微课的课程形式,让学习者理解使用微课进行移动化、碎片化学习的应用场景。 (3)对于“借助网络公开课进行专题学习”知识内容,建议教师可由国家图书馆丰富的图书资源、文献资源引入,帮助学习者认识到中国国家图书馆是我国精华尽收、从传统到现代的民族文化宝库。介绍中国国家图书馆公开课程,理解网络公开课程是一种新的课程形式,能够帮助学习者参与课堂外的专题式学习。 (4)对于“依托特色资源开阔眼界”知识内容,建议教师可组织学习者对国图特色资源库中,利用信息技术进行珍品特色资源建设开展讨论。展示这些国家珍品的独特魅力,鼓励学习者成为中华文明传承发展的中坚力量。 在“项目探究”方面,教师可引导学习者注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和中国国家图书馆,进行各类数字资源的体验。学习者可先利用课程资源、微课资源、电子图书资源、国图公开课资源、特色资源库资源,开展自主学习和小组式学习,将这些资源融入学习者的课堂内外。其次学习者可开展利用这些资源获取新知识,创新学习方式的探索。最后,学习者还可以扩展探索资源的范围,发现除本课介绍内容以外两个平台还有哪些资源适合平时使用。二、补充知识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的补充) 知识内容 三、借助网络公开课进行专题学习补充内容 中国大学慕课MOOC 中国大学MOOC是由网易与高教社携手推出的在线教育平台,承接教育部国家精品开放课程任务,向大众提供中国知名高校的MOOC课程。在这里,每一个有意愿提升自己的人都可以免费获得更优质的高等教育。补充知识来源(提供网站链接或按参考文献格式提供) 网站链接:http://api.icourse163.org/about/aboutus.htm#/about三、对应需要的软件、硬件说明对应教材内容(对教材中何处内容使用软件、硬件) 知识内容 利用课程资源学习 通过微课实现移动学习和碎片化学习 借助网络公开课进行专题学习 依托特色资源开阔眼界软件名称(最好提供开源软件) 浏览器基本功能说明 访问相关网站硬件名称(选择性价比高、中小学能用得起的) 无基本功能说明 无四、项目探究解答参考探究项目:体验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 探究任务填写表格: 见附表一探究项目:体验中国国家数字图书馆的魅力 探究建议步骤: ①完成注册国家图书馆 ②在“公益阅读”栏目,找到“这里是中国”进行在线阅读 ③进入“国图公开课”栏目,找到“汉字与中华文化”主题课程进行专题学习。 ④进入“甲骨世界”,查询甲骨文字的拓片进行大图进行细部观察,并查看汉字解释,学习中国最古老的象形文字。五、操作练习答案一、知识检测 1.判断题 (1)X 2.选择题 (1)ABCD二、技能操练 1.在中国国家图书馆搜索引擎中查找四部古籍,欣赏他们的数字高清影像。 《敦煌遗书》2015年,法国国家图书馆与中国国家图书馆达成合作意向,由法国国家图书馆向中国国家图书馆赠送馆藏全部敦煌遗书高清数字资源。在双方共同努力下,实现了这批敦煌遗书的数字化回归,并于2018年3月5日正式在线发布。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List searchType=10022&showType=1&pageNo=1 《赵城金藏》被誉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之一。《赵城金藏》是在金代刻的一部大藏,因为它藏在赵城县(今属山西洪洞县)广胜寺,所以后人将它定名为《赵城金藏》。全藏约七千卷左右,六千多万字,现存四千余卷。2017年12月28日,国家图书馆《赵城金藏》正式发布。 http://read.nlc.cn/allSearch/searchList searchType=10021&showType=1&pageNo=1 《永乐大典》: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国家图书馆四大专藏之一,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成书于明永乐六年(1408),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类书,《不列颠百科全书》称其为“世界有史以来最大的百科全书”,共计22937卷(含目录与凡例60卷)11095册,约3.7亿字,收先秦至明初的各类典籍七八千种,被称为典籍渊薮、佚书宝库。永乐元年,朱棣命令解缙等人主持编纂一部大型类书,要求囊括经、史、子、集各类别,天文、地理、阴阳、医卜、僧道等百家之说的书都收入其中。 https://yongle./introduction enter_from=guotu&page_from=jinghong 《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是清乾隆年间纂修的古代文化典籍的汇编,也是中国古代最大的一部丛书,在中国文化典籍史乃至学术思想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国家图书馆藏文津阁本《四库全书》,清永瑢、纪昀等纂修,乾隆内府写本。全书36304册,分装6144个书函,陈列摆放在128个书架上,共计七万九千三百九卷,原藏热河避暑山庄文津阁,民国三年(1914)入藏京师图书馆(今国家图书馆)。文津阁《四库全书》,与《敦煌遗书》、《赵城金藏》和《永乐大典》并称为国家图书馆四大镇馆之宝。全书分经、史、子、集四部,各依春夏秋冬四季分为四色装潢,以便检阅。由于四库全书的体量太大,目前还没有全部数字化。可以参阅武英殿刻本《欽定四庫全書總目》、纪昀(纪晓岚)编撰的《 欽定四庫全書提要序錄》刻本对《四库全书》进行了解。 在中华古籍资源库中搜索“四库全书”即可查到。 2.除了本课介绍的内容,发现的其他资源,如: 中国大百科全书数据库 该库以《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一版)》《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等全部内容及相应更新资料为基础数据,内容共计逾20万条目,80万知识点,2亿文字量,并配含数万张高清图片、地图。收有国家、人物、世界遗产名录、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多种附录数据,并设有“历史上今天”、“大事年表”(收录各学科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事件)等特殊数据资源。 知识视界视频图书馆 该库包含了适合少儿观看的科普资源,包括地球科学、历史文化、生态环境、科学技术、自然科协、生命科学、天文航天等栏目。 库克数字音乐图书馆 库客数字音乐图书馆目前收藏了世界上98%的古典音乐,以及中国、美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音乐,同时还包含爵士音乐、电影音乐、新世纪音乐等多种音乐类型,并且汇聚了从中世纪到现代30000多位艺术家和100多种乐器的音乐作品。国图读者可以欣赏其50万首音乐曲目、1000余种有声读物、3000小时时长视频作品和800场次互联网直播视频节目。附表一:探究活动表格:操作要求。 学习方式。查找七年级下册历史课的电子教材 1.自主学习。 2.使用电子教材进行笔记记录。 3.使用电子教材朗读功能,听教材原文。与同学一起点播七年级下册数学第一单元的课程资源并讨论课后问题 1.小组式学习。 2.了解学习任务单,明确学习目标。 3.进行课程点播,选听感兴趣的内容。 4.交流学习难点,讨论解决问题。进入“课后服务”栏目,学习一项体育技能。 1.自 主 学 习 2.点播微课。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