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3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表格式)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2024)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4.2.2平行线的性质 教学设计
课题 4.2.2平行线的性质
本堂课使用的信息化教学环境 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其他
一、教材内容分析
相交线一节在点直线相交线垂线和距离等概念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实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学习相交线中的相关知识。平行线一节在平行线再对平行线初步认识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丰富的实例直观感知操作确认,学会判定平行线的一些方法并认识平行的主要性质。 在教学中应注意逐步对学生进行一些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能用一些简单的数学语言叙述图形的某些位置关系。并注意符号的使用,例如直线ab、cd相交于点O,直线AB垂直于CD垂直于点O。直线l分别截直线a、b于 点P、Q等.在教学中,应继续对学生进行初步的数学语言的训练,使学生能用数学语言叙述直线的平行关系,并注意平行符号的使用。渗透逻辑推理的思想,让学生认识熟悉三段论的数学梳理格式,同时必须充分注意到学生学习里论证的困难,评价试题的难度不宜超过例题的难度。 本课时内容是学生在学过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定义内容之后学习的又一个重要知识。它是后续学习平行线的性质不可或缺的知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它是空间与图形领域的基础知识,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及梯形有关知识的基础, 在中考中是考察的重点内容,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章教学的重点,向学生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对今后的学习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
探索两条平行线具有的性质; 根据直线的平行关系得到角之间的关系; 3、掌握平行线的三条性质及证明过程; 4、能运用平行线的三条性质进行简单的推理和计算。
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平行线性质的推理过程 教学难点:区分平行线的性质与判定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
从学生的年龄特征上看,初一学生年龄小、爱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注意不够广泛。从学生的认知特点上看初一学生只局限于一问一答是的简单推理,不善于进行连续推理。从知识经验来看,学生已经具备了对顶角邻补角角分线的性质互余互补的性质等基础知识但只是用于小题或计算而非符号推理,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讲练结合、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六、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多媒体教学环境;□混合学习环境;智慧学习环境;□其他
七、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标注教学环节所用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信息技术应用
复习引入: 我们学行线的性质,两直线平行,有哪些性质呢? 探究新知【活动1】 问:如果两直线平行,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关系呢? (先从同位角的数量关系研究) 问:根据已知条件,几何图形需要画出什么? 答: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同学们在练习本上作出两条平行线分别标为直线、,再任意画出一条截线) 问:在这个图形当中会形成几个角?如图 答:8个(按照逆时针方向依次标为∠1~∠8) 问:哪些是同位角?(提问学生) 答:∠1与∠5,,∠2与∠6,∠3与∠7,∠4与∠8. 猜想:如果,那么同位角相等。 问:通过什么方法验证猜想成立呢?(度量法) 活动:每一大列负责一组同位角度数的测量。(考虑∠1为锐角、直角、钝角的三种情况) 总结:通过同学们的数据发现,我们的猜想成立。 那么,还有其他的验证方法吗?(叠合法) 追问:如果两直线不平行,同位角相等吗? (通过动画演示说明在两直线不平行的条件下,同位角不相等)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几何语言: (还可以是其他同位角相等) 【活动2】: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分析:如果,那么∠3与∠5的数量关系? 猜想:如果,那么∠3=∠5. (学生口述推理过程,教师板书其过程)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几何语言: (还可以是其他内错角相等) 【活动3】:两条平行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分析:如果,那么∠4与∠5的数量关系? 猜想:如果,那么∠4与∠5互补。(两种方法推理) (小组讨论3分钟,找方法不同的两组同学板书其过程) (用多方法做并说出每一步的依据,使同学们能够清楚的区分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几何语言: (还可以是其他同旁内角互补) 归纳平行线的性质: 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性质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性质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活动4】 例4: 如图,已知a//b,那么1= 50 求 2的度数。 例5.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已知AB//CD,∠B=60 ,求∠C的度数? 例6.将如图4.2.18所示的方格图中的图形向右平行移动4格,再向上平行移动3格,画出平行移动后的图形。 【活动5】 反思小结 对本节课的学习做小结. 【活动6】当堂检测 线位置关系 角的关系 (老师提前准备一张纸,在两直线平行的条件下,将一对同位角剪下来,叠合到一起,发现什么? 答:角的两边完全重合,即一对同位角相等) 并且用反证法尝试说明 区分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 小结: 回忆并说出平行线的性质 引导学生逆向思维 在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利用同位角相等,或者内错角相等,或者同旁内角互补, 判定两条直线平行的三种方法.在这一节课里:大家把思维的指向反过来: 如果两条直线平行,那么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数量关系又该如何表达 由此性质,可以得到哪些结论? 加强对几何语言的运用和掌握 学生写出求证过程: 学生写出求解过程: P192:1、2、3、4、5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