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初中数学沪科版(新课标)第十二章 函数与一次函数12.2 一次函数第1课时一、教学目标1.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直线,在画图过程中体会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2.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解答有关问题.3.体会“数形结合”的数形思想方法.4.结合描点作图,培养认真、细心、严谨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会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正比例函数的图象是直线,在画图过程中体会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难点:掌握正比例函数的性质,并能灵活运用解答有关问题.三、教学过程设计环节一:情境导入思考 :我们学习过哪些方程和不等式,回顾一下函数概念?预设答案:以前我们学习了方程,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内容.函数的概念: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y,如果对于x在它允许取值的范围内的每一个值, y都有唯一确定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y是x的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议一议: 你能根据一次函数这个名字,类比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举出一些一次函数的例子吗?师生活动:教师抛出问题,学生小组之间进行交流.设计意图:类比前面所学内容,自然地引出本节课的研究课题~一次函数.思考:有如下函数,观察表达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h=30t+1800 ;;S=300t ; y=2x ; y=2x ; y=2x+4 .提示:①这些函数中,表示函数自变量的式子,是关于自变量的几次式?②都可以写成什么形式?特点 ①这些函数的表达式都是关于自变量的一次式.②可以写成:y=kx+b的形式.概念形成:一般地,形如y=kx+b(k、b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一次函数.学生活动:观察、思考、学生分组讨论、交流.设计意图:从具体解析式入手,使学生认识到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的基本结构,通过这些问题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函数的理解,为引出一次函数和正比例函数的概念做好铺垫.探究 一次函数y = k x + b(k、b为常数,且k≠0)在形式上具有怎样的结构特征呢?形式特征 :常数k与自变量的乘积与常数b的和的形式.结构特征:① k≠0;②自变量x的次数是1;③常数项b为任意实数.重点强调:一次函数解析式中,虽然存在四个字母,但是只有x,y是变量,k和b都是常量.思考 一次函数y = k x + b(k、b为常数,且k≠0),k≠0,那b呢?其中,当b=0时,一次函数y=kx+b就成为y=kx(k为常数,且k≠0).如前面的:y=2x ;y=-2x ;s=80t. 这些变量间的关系,就是小学学过的正比例函数,又因为这些函数中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系,概念形成:所以:一般地,形如y=kx(k为常数,且k≠0)的函数叫做正比例函数,其中k叫做比例系数.y=2x 中比例系数是2;y=-2x中比例系数是-2;s=80t中比例系数是80.归纳:正比例函数是一次函数的特殊情形.正比例函数一定是一次函数,反过来,一次函数不一定是正比例函数.学生活动:学生作出判断,说出正比例函数的特殊的一次函数.设计意图:感受数学定义的严谨性,培养学生勤于思考的习惯.探究:下面,来研究正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前面画过函数y=2x,y=-2x及另外一些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归纳:①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②通常我们把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叫做直线y=kx.思考:如何快速画出正比例函数图像?分析:①两点确定一条直线;②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0,0)和(1,k)两点.所以画正比例函数的图象,只要先描出两点(常取②中两点),再过这两点画直线.画一画: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下列函数的图象:y= , y=x, y=3x .解:列表:(为便于比较,三个函数值计算表排在一起)操作:仿照画一画,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画下列函数的图象:y= , y=, y= .议一议:观察下图中各函数的图象(1)请说出正比例函数y=和y=的图象经过的象限;预设答案:①函数y=经过一三象限;②函数y=经过二四象限讨论:结合函数y= 和y=x图形,你发现什么规律?(2)当k>0时,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经过哪几个象限 k<0呢 归纳:①函数y=k(k>0)经过一三象限;②函数y=k(k<0)经过二四象限(3)当k>0时,函数图象从左向右看,变化趋势是怎样的 当自变量x增大时,函数值y是怎样变化的 k<0呢 归纳:①函数y=k(k>0)图象自左至右上升,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②函数y=k(k<0)图象自左至右下降,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4)的大小对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的图象有什么影响 预设答案:当k>0时,k越大,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速度越快.当k<0时,k越小,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速度越快.归纳:越大,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速度越快.总结:一般地,正比例函数y=kx(k为常数,且k≠0)有下列性质①函数y=k(k>0)经过一三象限②函数y=k(k>0)图象自左至右上升,即y随x的增大而增大.③函数y=k(k<0)经过二四象限④函数y=k(k<0)图象自左至右下降,即y随x的增大而减小.⑤越大,y随x的增大而增大(或减小)的速度越快.师生活动:画出函数图象,观察并思考其性质.得出关于k对函数图象的另一大影响.设计意图:在多个实例的基础上,归纳得到正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了概括、归纳、比较、分析的思维方法的教育. 了解事物的特征就可以使解决问题变得更简捷一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形结合思想的理解.环节三:应用新知例1 下列关系式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 y=x4 ; (2) y=5x 6 ; (3) ; (4) y=解:(1)、(4)是一次函数.(4)是正比例函数.归纳:判断函数是一次函数需要满足:①能够变形转化为:y=kx+b(k≠0)的形式;②自变量x的次数是1.判断函数是正比例函数需要满足:①能够变形转化为:y=kx (k≠0)的形式;②自变量x的次数是1.例2 已知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m,4),且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求m的值.解:∵正比例函数y=mx的图象经过点(m,4)∴4=m×m. 解得m=±2.又∵y的值随着x值的增大而减小,∴m<0,故m=-2.学生活动: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思考后写出答案.设计意图:通过例题,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加深对正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概念的理解,同时强化了正比例函数的性质.环节四:课堂练习教师活动:通过抢答的形式,让学生独立思考,再由老师带领整理思路过程.1. 正比例函数y=k1x和y=k2x的图象如图,则k1和k2的大小关系是( )A. k1>k2 B. k1=k2C. k12. 函数y=-7x的图象经过第_________象限,经过点_______与点 ,y随x的增大而_______.3. 下列函数中,哪些是一次函数?哪些是正比例函数?(1) y=-8x; (2) y=8x ; (3) y= ; (4) y= 8x-4 .4.已知函数y=(m-1)x+1-m (1)当m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 (2)当m为何值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 答案:1.A2.二、四;(0,0);(1,-7);减小.3.(1)(4)是一次函数;(1)是正比例函数.4.解:(1) 由题意可得:m-1≠0,解得m≠1.即m≠1时,这个函数是一次函数.(2)由题意可得m-1≠0,1- m =0解得m=-1.即m=-1时,这个函数是正比例函数.学生活动:自主完成练习,然后集体交流评价.设计意图:及时巩固所学知识,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环节五:总结归纳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