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分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初中数学湘教版八年级上册2.1 分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第2课时 教案

资源简介

第二章分式
2.1分式的概念及基本性质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2.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了解什么是最简分式,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3.通过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探索分式的基本性质,初步掌握类比的思想方法.
4.通过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合作交流意识与探究精神,形成勤奋学习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式的基本性质,会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分式的变形.
难点:掌握分式约分的方法,能将分式化为最简分式.
三、教学用具
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等.
四、教学过程设计
【复习回顾】
教师活动:引领学生们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回顾分数的基本性质,并提出问题.
思考:分数是否相等?为什么?
预设:,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分数的分子、分母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说一说:分数的基本性质.
预设: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都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值不变.
一般地,对于任意一个分数,有,(c≠0) ,其中a,b,c是数.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式是否也具有类似的性质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究分式的基本性质吧!
设计意图:通过回顾分数基本性质相关内容,激活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自然引出对分式基本性质的探究,为新知识学习搭建认知桥梁,降低理解难度.
【探究新知】
【做一做】
填一填:

(2) (c≠0),
预设:(1)3,16;9,1; (2)c;5
【思考】
类比分数的基本性质,对于分式,下列两个式子成立吗?
, .
预设:成立.
【抽象】
实际上,对于分式,若h不为0,则
从右到左看①式,可以发现: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同一个不为0的多项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从左到右看①式,可以发现: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它们的一个不为0的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分式的基本性质:
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同一个不为0的多项式(或除以它们的一个不为0的公因式),所得分式与原分式相等.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填空巩固分数基本性质,“思考”环节类比引发对分式性质的猜想,“抽象”得出分式基本性质.循序渐进,让学生经历知识探究过程,培养类比推理与归纳能力.
【思考】
下列关于分式的等式是否成立 为什么
解:(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除以 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得
即.成立.
(2)分式的分子与分母都乘 1,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得
即.成立.
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关于分式等式是否成立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刚学的分式基本性质进行推理验证,加深对性质的理解与运用,培养逻辑思维和数学推理能力,强化对分式符号变化规律的认知.
【做一做】
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并说明理由.
预设:由于5x=5·x,x2 3x=x·(x 3),于是,由分式的基本性质得
【抽象】
像这样,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式的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约去(即分子与分母都除以它们的公因式),叫作分式的约分.
在小学就已知道,如果一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数,那么称这个分数是最简分数.
类似地,分式经过约分后得到,约分后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由此引出下述概念:
如果分式的分子与分母没有公因式,那么称这个分式是最简分式.
【说一说】
下列哪些分式是最简分式
(1) , (2) ,(3),(4)
预设:
是;(2)不是,有公因式a-1;(3)不是,有公因式x;(4)不是,有公因式m+n.
注意:判断分式是否是最简分式,看分子分母有没有公因式.
设计意图:通过“做一做”让学生运用分式基本性质填空,经历约分过程,再经“抽象”归纳出约分和最简分式概念,最后“说一说”巩固概念,培养学生运算与辨析能力,加深对分式相关知识的理解.
【应用新知】
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先独立思考,解答.然后再小组交流探讨,如遇到有困难的学生适当点拨,最终教师展示答题过程.
经典例题
例1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1) (2)
分析:先观察已知分子或分母的变化,再根据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即可.
解:
注意:分子或分母怎么变化的,对应的分母或分子也是怎么变化.
教材例题
例2 把下列分式化成最简分式:
(1) ; (2) .
分析:化成最简分式的方法是约分,若分子或分母是多项式,应先将其因式分解,然后找出分子与分母的公因式,最后约去公因式.
解:(1) ;
(2).
注意:约分是针对分子分母的整体,而不是分子或分母中的某一项.
【议一议】
分式约分的一般方法:
预设:(1)若分式的分子、分母都是单项式,就直接约去分子、分母的公因式,即分子、分母系数的最大公约数和分子、分母中的相同字母的最低次幂的乘积,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者整式.
(2)若分式的分子或分母含有多项式,应先分解因式,再确定公因式并约去. 使所得结果成为最简分式或者整式.
例3当x=23,y=17时,求分式的值.
分析:先对分式进行化简,再把x,y的值代入.
解:由于分式不是最简分式,因此,可将其先化为最简分式,即.
将中的x,y分别用23,17代入,则分式的值为.
因此,当x=23,y=17时,分式的值为.
思考:直接将x,y的值代入原分式,算一算,哪个简便?
分析:直接将x,y的值代入,进行计算求解即可.
解:将分式中的x,y分别用23,17代入,则分式的值为:
.
因此,当x=23,y=17时,分式的值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运用分式的基本性质进行解决问题,巩固约分和最简分式的概念,提升逻辑思维和运算能力.
【课堂练习】
教材练习
1.利用分式的基本性质填空:
(1); ;
;
解:


2.把下列分式化成最简分式:
(1) ; (2) ; (3); (4); (5).
解:(1) ;
(2)
(3)
(4)
(5)
3.当x=41,y=13时,求分式的值.
解: 由于分式不是最简分式,因此,可将其先化为最简分式,即.
将中的x,y分别用41,13代入,则分式的值为
因此,当x=41,y=13时,分式的值为.
自选练习
4.计算的结果为( )
A.1 B. C. D.0
答案:A.
5.如果把分式中的x和y都扩大到原来的5倍,那么分式的值( )
A.扩大到原来的5倍. B.缩小到原来的倍.
C.缩小到原来的倍. D.不变.
答案:D.
6.当|x|=2,y=1,y<x时,求分式的值.
解: 由于分式不是最简分式,因此,可将其先化为最简分式,即.
因为|x|=2,y=1,y<x,所以x=2,y=1,将中的x,y分别用2,1代入,则分式的值为.因此,分式的值为 1.
设计意图:通过课堂练习及时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并考查学生的知识应用能力,培养独立完成练习的习惯.
【总结归纳】
思维导图的形式呈现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通过小结总结回顾本节课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归纳、巩固所学知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