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7 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共15张PPT)+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华东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7 有理数的减法 课件(共15张PPT)+教案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第1章 有理数
1.7 有理数的减法
华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学习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重点】
2.通过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难点】
新课导入
新疆的日温差很大,正所谓,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能帮忙计算一下温差是多少吗?
日期 最高气温(℃) 最低气温(℃) 温差
一月某日 -6 -12
二月某日 9 -13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1
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
计算:(-8)-(-3).
根据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
( ?)+(-3)= -8.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
(-5)+(-3)= -8,
所以 (-8)-(-3)=-5.
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能不能总结出一个法则直接进行计算?
新知探究
(﹣8 )﹢( ) =﹣5

﹢3
比较①②两式,我们发现:-8“减去-3”与“加上+3”的结果是相同的,即
(﹣8 )﹣(﹣3 )
(﹣8 )﹢(﹢3) .


(﹣8 )﹣(﹣3 ) =﹣5
试试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
新知探究
一般地,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 ,b.由减法的意义,a-b就是要求一个数“ ”,使
( ) +b=a.
因为[a +(-b)] + b
=a +[(-b) + b](加法结合律)
=a+0(加法法则3)
= a(加法法则4),
所以a-b=a+(-b).
这就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_____.
相反数
a - b = a + (-b)
归纳总结
新知探究
典型例题
(1)(-3)―(―5); (2)0-7; (3)2-5;
解:(1) (-3)―(―5)= (-3)+5=2;
  (2) 0-7 = 0+(-7) =-7;
(4) 7.2―(―4.8) = 7.2+4.8 = 12;
 (5) (-3 )-5 =(-3 )+(-5 )=-8 .
例1 计算:
(4)7.2―(―4.8); (5)-3 -5 .
(3) 2-5 =2+(-5) = -3;
新知探究
填空:(1)-4-(-3.2)= -4+ = ;
(2)(-35)-(+12)= .
2.计算(口答):
(1)6-9; (2)(+4)-(-7);
(3)(-5)-(-8) ; (4)(-4)-9;
(5)0-(-5); (6)0-5.
答案:1.(1)3.2 -0.8 (2)-47
2.(1)-3 (2)11 (3)3 (4)-13
(5)5 (6)-5
针对练习
新知探究
知识点 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
2
例2 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
是 8844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 米,两
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8844-(-155)
=8844+155
=8999(米)
答:两处高度相差8999米.
典型例题
新知探究
针对练习
解:24-(-13)=24+13=37(℃)
答: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37℃.
小明家蔬菜大棚内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即 a -b = a +(-b).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号转化为加号,同时要注意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减法问题.
课堂训练
(1)(﹣2 )﹣(﹣3 ) = (﹣2 )﹢( ) ;
(2)0﹣(﹣4 ) = 0﹢( ) ;
(3)(﹣6 )﹣3 = (﹣6 )﹢( ) ;
(4)1﹣(﹢39 ) = 1﹢( ).
3
4
﹣3
﹣39
1.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课堂训练
(1)(﹢3 )﹣(﹣2 ) ; (2)(﹣1 )﹣(﹢2 );
(3)0﹣(﹣3 ) ; (4)1﹣5;
(5)(﹣23.6 )﹣(﹣12.4 ) ; (6) .
解:(1)5 (2)-3 (3)3
(4)-4 (5)-11.2 (6)
2.计算:
课堂训练
3.填空:
(1)温度3℃比-8℃高________℃ ;
(2)温度-9℃比-1℃低_________℃ ;
(3)海拔高度-20m比-30m高_______m;
(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______m.
11
8
10
32
课堂训练
4. 某次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解:
20-(-10)=20+10=30(分).
答: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相差30分.第1章 有理数
1.7 有理数的减法
※教学目标※
1.理解、掌握有理数的减法法则,会将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重点)
2.通过把有理数的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渗透转化思想,培养运算能力.(难点)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情境导入]新疆的日温差很大,正所谓,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你能帮忙计算一下温差是多少吗?
二、新知探究
(一)有理数的减法法则
[课件展示] 怎样进行有理数的减法?我们先看一个简单的计算问题.
计算:(-8)-(-3).
根据减法的意义,这就是要求一个数“?”,使( ?)+(-3)= -8.
根据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有(-5)+(-3)= -8,
所以 (-8)-(-3)=-5.
这样做减法太繁了,能不能总结出一个法则直接进行计算?
试试将有理数的减法转化为我们学过的有理数的加法?
(﹣8 )﹣(﹣3 ) =﹣5,①
(﹣8 )﹢( +3 ) =﹣5.②
比较①②两式,我们发现:-8“减去-3”与“加上+3”的结果是相同的,即
(﹣8 )﹣(﹣3 )=(﹣8 )﹢(﹢3) .
[归纳总结]
一般地,对于任意的有理数a ,b.由减法的意义,a-b就是要求一个数“ ”,使( ) +b=a.
因为[a +(-b)] + b
=a +[(-b) + b](加法结合律)
=a+0(加法法则3)
= a(加法法则4),
所以a-b=a+(-b).
这就得到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__相反数__.
[典型例题]例1 计算:
(1)(-3)―(―5); (2)0-7; (3)2-5;(4)7.2―(―4.8); (5)-3-5.
解:(1) (-3)―(―5)= (-3)+5=2;
(2) 0-7 = 0+(-7) =-7;
(3) 2-5 =2+(-5) = -3;
(4) 7.2―(―4.8) = 7.2+4.8 = 12;
(5) (-3)-5 =(-3)+(-5)=-8.
[针对练习]
1.填空:(1)-4-(-3.2)= -4+ 3.2 = -0.8 ;
(2)(-35)-(+12)= -47 .
2.计算(口答):
(1)6-9; (2)(+4)-(-7);
(3)(-5)-(-8) ; (4)(-4)-9;
(5)0-(-5); (6)0-5.
解:(1)-3 (2)11 (3)3 (4)-13 (5)5 (6)-5
(二)有理数减法法则的应用
[提出问题]世界上最高的山峰是珠穆朗玛峰,其海拔高度是 8844 米,吐鲁番盆地的海拔高度是–155 米,两处高度相差多少米?
解:8844-(-155)=8844+155=8999(米).
答:两处高度相差8999米.
[针对练习]小明家蔬菜大棚内的气温是24℃,此时棚外的气温是-13℃.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多少摄氏度?
解:24-(-13)=24+13=37(℃).
答:棚内气温比棚外气温高37℃.
三、课堂小结
1.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即a -b =a +(-b).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一个转化法则,减号转化为加号,同时要注意减数变为它的相反数,这样就可以用加法来解决减法问题.
四、课堂训练
1.在下列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1)(﹣2 )﹣(﹣3 ) = (﹣2 )﹢( 3 ) ;
(2)0﹣(﹣4 ) = 0﹢( 4 ) ;
(3)(﹣6 )﹣3 = (﹣6 )﹢( -3 ) ;
(4)1﹣(﹢39 ) = 1﹢( -39 ).
2.计算:
(1)(﹢3 )﹣(﹣2 ) ; (2)(﹣1 )﹣(﹢2 );
(3)0﹣(﹣3 ) ; (4)1﹣5;
(5)(﹣23.6 )﹣(﹣12.4 ) ; (6).
解:(1)5 (2)-3 (3)3 (4)-4 (5)-11.2 (6)
3.填空:
(1)温度3℃比-8℃高__11__℃ ;
(2)温度-9℃比-1℃低__8__℃ ;
(3)海拔高度-20m比-30m高__10__m;
(4)从海拔22m到-10m,下降了__32__m.
4. 某次知识竞赛中规定:抢答题答对一题得20分,答错一题扣10分,问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得分相差多少分?
解:20-(-10)=20+10=30(分).
答:答对一题与答错一题相差30分.
五、布置作业
※教学反思※
在开始学习有理数减法运算时,要按照有理数减法法则,先把减法化成加法,然后按照有理数加法法则运算,在学生做练习时,要引导学生注意归纳有理数减法的运算规律,而不要只简单机械地将减法化成加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