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编写时间: 20 年 月 日 执行时间:20 年 月 日至 日年级: 5年级 总序第 11 个教案课 题 循环结构简编程 共 1 课时 课 型 新授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准确阐述循环结构的概念,熟练运用循环积木编写简单循环程序,实现图案绘制。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循环结构的概念,熟练掌握使用循环积木编写固定次数循环程序和变量控制循环程序。教学难点 灵活运用变量控制循环次数,理解循环嵌套的原理及应用场景。教学策略 任务驱动法、、讨论法、实践法、小组合作法教 学 过 程 课前、课中反思一、情境导入 展示精美的窗花图案,引导学生观察其特点,提问:“窗花上有许多相同的元素,如果用之前学过的顺序结构编程来绘制,会出现什么问题?”结合活动背景,指出顺序结构编写大量重复语句的繁琐性、易错性和难调整的弊端,引发学生思考简化编程的方法,从而引出本节课主题 —— 循环结构简编程。 二、知识讲解 (一)、认识循环结构结合 1、生活实例,如女孩说电话号码 “5 个 2 加 3 个 6”,男人指路 “朝这方向走,一直到十字路口……”,让学生体会生活中循环现象的普遍性,理解循环结构用于提高重复执行任务效率的作用。 2、组织小组讨论:“如何简洁描述圆形窗花图案的画法?” 引导学生发现循环结构在图案绘制中的应用,即圆形窗花由图案元素绕中心点旋转多次形成,总结循环结构是用于反复执行功能或步骤以简化操作的编程结构。 3、探究实践:用流程图表示循环控制结构画图形的算法教师在黑板上示范绘制简单的循环流程图框架,如 “开始→初始化位置→循环(次数 = 4){画元素→右转 90°}→结束”。学生分组尝试用流程图表示自己讨论出的窗花图案绘制算法,教师巡视指导,选取部分小组的流程图进行展示和点评,强调循环流程图中的条件判断和重复执行体。 (二)、编程实现循环结构 1、实现简单循环控制 (1)教师通过多媒体演示在编程软件中操作,将循环积木放入 “C” 形凹槽,设置循环条件。以绘制由 4 个元素组成的图案为例,讲解循环次数等于元素个数,每次旋转角度 = \(360^\circ\)/ 重复次数的原理。 (2)、演示示例程序:清除痕迹,设初始位置,重复执行 4 次 “图章(角色变图章画基本图案)” 与 “右转 90°”。同时强调信息链接内容,即图案元素绕造型中心旋转,中心位置不同图案不同,需将角色造型中心放合适位置。 (3)、学生分组合作,按照教师演示步骤完成图案绘制程序,教师巡视指导,及时解决学生在编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使用变量灵活画不同图案 (1)提出问题:“如果我们想画不同数量花瓣的花朵,每次修改循环次数很麻烦,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 引出使用变量的概念。 (2)教师演示如何询问 “你想画几个花瓣?”,设 “花瓣数” 变量为回答值,重复执行 “花瓣数” 次,每次 “图章” 后右转 \(360 \div\) 花瓣数度,展示不同参数绘制出的不同效果。 (3)学生自主尝试使用变量绘制不同图案,教师鼓励学生发挥创意,绘制个性化图案,并在巡视过程中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指导。简单介绍循环体中嵌套循环可绘制更复杂图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索的兴趣。 (三)、练习提升 展示练习题: 1、以下关于循环结构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当程序中需反复执行某功能时,常用循环结构 B. 循环结构总是重复执行程序指令,不会停止 C. 循环结构简化程序指令,使程序结构更清晰 学生独立思考并作答,教师请学生回答答案并阐述理由,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和总结,强化学生对循环结构概念的理解。 2、设计循环结构程序绘制指定图案。 三、课堂总结 1、请学生分享本节课的学习收获,包括对循环结构概念的理解、掌握的编程技能以及在小组合作中的体会等。 2、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补充和总结,回顾循环结构的概念、简单循环控制和变量控制循环的编程方法,强调循环结构在简化编程、提高效率方面的重要作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循环结构的更多应用。 四、作业布置 1、完成课堂未完成的指定图案绘制程序,优化代码,尝试添加更多创意元素。 2、思考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用循环结构编程实现,下节课进行分享。课后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