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5.13.1 血液、血管和心脏 (第2课时)年级 八年级 课时安排 2课时课题 5.13.1 血液、血管和心脏 (第2课时)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一节《血液、血管和心脏》的第2课时内容,教材通过图文、知识展示,呈现血管的类型、结构特点、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以观察活动,识别心脏的内部结构,说出心脏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讨论活动,说出血管的类型、管壁特点和血流速度等,以及心脏的结构。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通过与日常生活实例的结合,学会关注自身身体的健康意识。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血管的类型、管壁特点和血流速度等。 2.观察心脏模型,识别心脏内部的各个结构。 教学难点: 学会分析血管血液流动的特点,提高关注身体健康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课堂导入 【复习巩固】 1.说出血液的组成及各成分的功能有哪些? 提问:血液在人体的哪些结构里面不停地循环流动呢? 说出血液的组成及各个成分的功能,说出血液在血管和心脏里流淌,进入新课的学习。新知探究 血管 讲解:血管布满全身,从粗到细,就像城市的道路一样。人体内的毛细血管连接起来全长可达1.0×105 km(绕地球三圈)。 思考: 1.血管有几种类型?分别是什么?不同的血管有什么功能? 2.血管的管壁有什么特征?如何分布? 3.血液在血管中是如何流淌的呢?为什么这样子流淌? 播放血管视频。 学以致用:打吊瓶时针刺的是什么血管?为什么刺的是这个血管? 自主学习,讨论回答问题:1.说出图片中的血管包括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输到身体各部分,将血液分支送出去。毛细血管连接小动脉和小静脉。静脉将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将血液汇总送回来。2.动脉 管壁较厚,富有弹性。 大多分布在人体较深的部位。毛细血管非常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数量多,分布广。静脉管壁较薄,弹性较小。 分布的位置有的深,有的浅。3.根据出血情况判断动脉管内血流速度较快,静脉管内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管内血流速度很慢。在四肢静脉的内表面,通常还有静脉瓣。静脉瓣是由静脉壁内膜向管腔突出而形成的半月形囊袋状薄膜,凸缘附着于管壁,凹缘向心脏方向游离。一般两个瓣膜构成一组,向心脏方向开放,可以防止血液倒流。因此血管中血流方向是从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观看视频,增加对血管相关知识的了解。 针刺的是静脉,即使皮肤下的一条条“青筋”。因为静脉管壁薄,易穿刺;分布较浅,易识别;血流慢,避免针刺不当,出血较多。心脏 提问:用手按摸胸腔中部偏左下方,你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吗? 心脏就像一台泵,它的搏动使血液在血管中不停地循环流动。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就会产生一次搏动。心脏每分钟搏动的次数,叫做心率。平静状态下,成年人正常的心率平均每分钟约75次。 动脉随着心脏的收缩和舒张而搏动,即动脉脉搏。如腕部和颈部动脉。 展示图片: 心脏的搏动与其结构和功能有关,阅读课本第39~40页,完成观察活动,思考以下问题: 1.心脏有几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 2.心脏各腔的壁厚薄是否相同? 3.心脏内哪里有瓣膜?它们有何作用? 4.心房、心室分别与哪些血管相连接? 观察:心脏的形态与结构 目标:描述心脏的外形,识别心脏的内部结构。 器材:哺乳动物的心脏模型。 步骤: 1.结合模式图(图13-6),观察哺乳动物的心脏模型,从外部识别心脏的形态,以及与心脏相连的主要血管。 2.打开心脏模型,观察心脏的内部结构。先比较两个心室侧壁的厚薄,再观察心房和心室之间,以及心室和动脉之间的瓣膜。 补充:上房下室,同侧相通;房连静,室连动 讲解:心脏的工作原理当心房收缩时,血液从心房流出,通过瓣膜进入心室。当心室收缩时,心房与心室间的瓣膜关闭,左心室的血液从主动脉流向全身各处,右心室的血液从肺动脉流向肺部。接着,心室与动脉间的瓣膜关闭,心房与心室都舒张,肺部的血液经肺静脉流向左心房,全身各处的血液经上、下腔静脉流入右心房。 提问:你们能总结下心脏的血流方向吗? 触摸胸腔中部偏左方,你能感受到心脏的跳动。 完成心脏模型的观察活动,根据图示说出心脏的外部的各个结构名称:形态像倒置的桃子, 心脏的内部结构: 心室与动脉相连,心房与静脉相连。瓣膜控制血液向一个方向流动,心室肌肉壁比心房厚,左心室最厚。 心房→心室→动脉。课堂小结板书设计 第1节 血液、血管和心脏(第2课时) 动脉 血管 毛细血管 静脉 左心房——肺静脉 心脏 右心房——上、下腔静脉 左心室——主动脉 右心室——肺动脉课后作业 1.小北用手触摸手腕处,能明显感觉到有血管在跳动,且跳动的节奏与心脏的跳动频率一致。这种能跳动的血管属于( B )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毛细淋巴管 2.如图所示的血管,表示动脉的是( B ) A. B.C.D. 3.中医诊断时常通过“诊脉”来判断健康状况;西医治疗疾病时常选择病人手背上的“青筋”进行输液。这两种情况所涉及的血管分别是( A ) A.动脉、静脉 B.静脉、动脉 C.毛细血管、动脉 D.动脉、毛细血管 4.心脏的搏动可以为血液循环提供动力。以下关于心脏结构与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D ) A.与心室相连的血管是静脉 B.②收缩时可推动血液进入右心室 C.从全身各处流回的血液进入④左心房 D.心房和心室之间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5.下列与心脏工作示意图有关的说法不符合实际的是( C ) A.A与C相通,与B不相通 B.C与①之间有动脉瓣 C.图示状态是C与D同时舒张 D.③内流的是静脉血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讨论等活动,让学生知晓血管的类型、结构特点和血流速度,以及心脏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在活动上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在观察心脏结构上可以增加实物的体验感,更容易比较出心室和心房肌肉壁的特点。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