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三章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新苏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十三章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5.13.2 血液循环
年级 八年级 课时安排 1课时
课题 5.13.2 血液循环
教材分析 本节课是苏教版初中生物八年级上册第13章第二节《血液循环》的内容,教材通过图文、知识和观察活动等形式,呈现血液循环的组成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描述血液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以观察活动,表示毛细血管处中发生的物质交换在分析和讨论的过程中,提升学生的思维。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学习、观察和讨论活动,说出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以及血液流动的路径和在毛细血管网处发生的物质交换。 2.通过观察与讨论活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与总结等思维能力,提高实验实践能力。 3.通过与日常生活实例的结合,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与健康相关的问题。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血液循环包括体循环和肺循环。 2.毛细血管结构及血流特点与物质交换功能相适应。 教学难点: 1.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 2.利用血液循环的原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课堂导入 【复习巩固】 血管、心脏和心脏相关工作原理。 讲解:在医院看病时,医生根据病情,必要时会对患者进行输液治疗。输液能够让药物快速进入血液循环系统,并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全身各处。进入静脉中的药物是怎样到达全身各处的呢?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会发生什么变化? 回顾上节知识,引入新知学习。
新知探究 体循环和肺循环 提问:什么是血液循环? 提问:血液循环路径可以分为哪两个循环? 播放血液循环视频。 追问:体循环的路径是什么?开始位置和最终结束位置是什么? 提问:肺循环的路径是什么?开始位置和最终结束位置是什么? 教师总结血液循环路线: 体循环是“左出右回”,肺循环是“右出左回”,血液流动方向: 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讲解:通过血液循环,血液将消化系统吸收的营养物质、肺吸收的氧气和人体分泌的激素运输到全身的器官、组织和细胞,供给生命活动的需要。同时,血液又运走人体生命活动产生的代谢废物,如二氧化碳、尿素等。 心脏不停地跳动,促使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所组成的管网中循环流动。 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 描述体循环又称大循环,依次说出体循环的路径: 肺循环又称小循环,依次说出肺循环:
毛细血管与物质交换 提问:血液运输的这些物质,在哪种血管处发生交换的呢? 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现象 目标:了解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特点。 器材:显微镜、培养皿、纱布、清水、小鱼(活着的,尾鳍颜色较浅)等。 步骤: 1.分小组,用湿纱布轻轻包裹小鱼的头和躯干等部位,只露出尾鳍。 2.把小鱼安放在培养皿中,使尾鳍平贴在培养皿底部。 3.将培养皿放在显微镜的载物台上,使通光孔正对尾鳍,用低倍镜观察尾鳍内的血管及血管中的血液流动情况。 注意操作时不要伤害小鱼! 4.根据观察到的血管粗细和分支情况,以及管中血液流动的方向和速度,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5.观察完毕,立即将小鱼放回水中。 播放观察视频。 讨论: 1.不同血管血液流动分别有什么特点? 播放血管血液流动视频。 为什么毛细血管中血液流动的特点会有利于物质交换? 讲解:血液流经人体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时,氧气由血液进入组织细胞,动脉血变成含氧量少的静脉血,同时血液中的营养物质、激素等也会进入组织细胞,而二氧化碳等代谢废物则由组织细胞进入血液。 追问:什么是动脉血?什么是静脉血? 总结: 思考:在组织细胞处的毛细血管网,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血液成分发生变化。肺部毛细血管网是血液和肺泡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血液(静脉血)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时,血液成分会发生什么变化? 学以致用:治疗新冠肺炎时,从患者上臂静脉输入的药物,随血液循环首次到达肺部需依次经过的路径是什么呢?最先到达心脏的哪个腔? 总结血流速度:动脉>静脉>毛细血管血流方向: 动脉毛细血管→静脉。 毛细血管分布广、管壁薄、血流速度慢,红细胞单行通过。形成的毛细血管网,就成为了血液与组织细胞、肺泡与血液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血血液含氧气较多,颜色鲜红;静脉血 血液含氧气较少,颜色暗红。 二氧化碳进入肺泡,氧气进入血液,静脉血变成含氧丰富的动脉血。 上臂静脉→上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肺部毛细血管→肺部组织细胞,药物最先到达心脏的右心房。
课堂小结
板书设计 第2节 血液循环 体循环:左心室→右心房 血液循环 ↑ ↓ 肺循环:左心房←右心室
课后作业 1.和动脉血相比,静脉血( B ) A.颜色鲜红、含二氧化碳较多 B.颜色暗红,含氧较少 C.颜色鲜红,含氧较多 D.颜色暗红,含氧较多 2.下列血管中流动动脉血的是( C ) A.肺静脉、右心房 B.肺动脉、左心房 C.主动脉、左心房 D.上腔静脉、左心房 3.如图是哺乳动物心脏内部结构及其相连的血管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C ) A.④是右心室 B.⑥中的血液流向⑤ C.①中流的是动脉血 D.心脏的四个腔中与静脉相通的是④⑥ 4.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流动,在体循环和肺循环中,血液流动的共同规律是( D ) A.心房→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B.心房→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室 C.心室→静脉→毛细血管→动脉→心房 D.心室→动脉→毛细血管→静脉→心房 5.关于“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的实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色素多的小活鱼更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B.可根据血流方向和血流速度判断血管类型 C.用低倍物镜就可以观察到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 D.用湿纱布包住鱼的头部和躯干部主要是为保证鱼的正常呼吸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和观察等活动,描述出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径,建立血液循环的闭合路线,以观察小鱼尾鳍内的血液流动,建立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结构特点,在内容上还需要多设置有趣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习的过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