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课程基本信息学科 数学 年级 六年级 学期 秋季课题 节约用水教学目标能通过生活中的用水数据(如个人每日用水量、漏水水龙头浪费量)感知水资源现状,认识到淡水资源的有限性和浪费水的严重性。 学会用简单的记录、整理方法分析生活中的用水行为,能找出常见的浪费水现象(如刷牙不关水龙头、洗菜水直接倒掉等)。 能结合生活实际设计1-2个具体可行的节水方案,明确方案的操作步骤和节水意义。重难点1. 教学重点 通过具体用水数据和生活实例,让学生理解节约用水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用水浪费现象,设计出切实可行的节水方案,并能将方案应用于实际生活。 2.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将对节水的认知转化为长期的自觉行动,避免仅停留在课堂讨论层面,真正做到在生活中践行节水习惯。 引导学生设计的节水方案既具有创新性,又符合家庭生活实际,能切实起到节水效果,避免方案空泛或难以操作。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学习活动(包含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5 分钟) 师: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用水——刷牙、洗脸、洗菜、浇花。大家有没有想过,一个家庭一天要用多少水?如果水龙头一直滴水,一天会浪费多少水?地球上的水资源是无限的吗? 师:其实全球很多地区都面临水资源短缺的问题,节约用水刻不容缓。今天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来探究“节约用水”,看看生活中的用水情况,一起想办法减少水浪费。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用水场景和水资源问题的提问,引发学生对用水情况的关注,自然衔接数学与节水主题,激发探究兴趣。(二)新知探究(30分钟) 感知用水数据:认识水资源现状(10分钟) 师:老师给大家带来几组生活用水数据:一个人每天大约需要150升水维持基本生活;一个漏水的水龙头,每秒滴1滴,一天大约会浪费20升水,相当于130瓶普通矿泉水;我国每年因为漏水浪费的水,相当于上千万个家庭一年的用水量。 师:大家看这些数据,是不是觉得小小的漏水也会造成巨大浪费?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只占总水量的很少一部分,很多地方的人连干净的饮用水都很稀缺。 学生活动:“数据对比”小组讨论——对比“个人每日用水量”和“漏水水龙头每日浪费量”,说说自己的感受;再结合“我国漏水浪费总量”,讨论“为什么要节约用水”。教师引导总结:水资源有限,浪费严重,节水是每个人的责任。 设计意图:通过具体用水数据的呈现与对比,让学生直观感知水资源现状和浪费的严重性,为后续探究奠定认知基础。 分析用水情况:找出浪费现象(12分钟)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哪些常见的浪费水现象呢?比如刷牙时水龙头一直开着、洗菜水直接倒掉、洗澡时间过长等。我们可以用“用水行为记录表”来梳理身边的用水情况。 学生活动:“家庭用水小调查”分享——学生提前记录了自己家一天的用水行为(如“早上刷牙用水:水龙头开2分钟”“洗菜用水:接一盆水,用完倒掉”),小组内交流并找出其中的浪费行为。教师选取典型案例全班分析:如“刷牙时开着水龙头,2分钟大约浪费10升水,若关掉水龙头,只用杯子接水,只需0.5升水”。 师:通过分析发现,很多浪费水的行为是可以避免的,只要我们改变一些用水习惯,就能节约不少水。 设计意图:通过家庭用水调查和浪费现象分析,让学生结合自身生活实际,发现身边的用水问题,培养观察与分析能力。 设计节水方案:践行节水行动(8分钟) 师:针对找出的浪费现象,我们来设计“家庭节水小方案”。比如刷牙时关掉水龙头、洗菜水用来浇花或冲厕所、选用节水型马桶和水龙头等。每个方案要具体说明“怎么做”和“能节约多少水”(不用精确计算,用“很多”“一些”等描述)。 学生活动:“节水金点子”设计比赛——小组合作设计2-3个节水方案,画出简单示意图或写出步骤,派代表介绍方案的可行性和节水效果。如“洗菜水二次利用方案:洗菜→浇花/冲厕所,每天可节约20升水”“洗澡节水方案:缩短洗澡时间,用淋浴代替盆浴,每天节约50升水”。 教师点评并汇总“班级节水金点子手册”,鼓励学生回家后实践。 设计意图:通过节水方案的设计与分享,让学生将节水意识转化为具体行动方案,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应用能力。(三)课堂小结(5 分钟) 1. 师:今天我们通过数据了解了水资源现状,分析了生活中的用水浪费现象,还设计了很多实用的节水方案。大家都认识到节约用水不仅是口号,更是具体的行动。 2. 师:课后请大家把设计的节水方案带回家,和家人一起践行;同时记录一周的节水成果,比如“用洗菜水浇花节约了多少桶水”。下节课我们一起分享节水小故事,让更多人加入节水队伍! 设计意图:通过知识回顾强化节水认知,结合行动倡议将课堂学习延伸到家庭生活,培养学生的环保责任感和持续实践意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