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跳绳【教学目标】1、结合观察“跳绳”的情境图和动手操作等活动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有关8和9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2、能根据数学信息,列出不同的加减法的算式,并能正确计算有关8和9的加法及相应的减法。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的加减法问题,体会用数学的乐趣。4、初步养成仔细观察、主动思考、认真倾听、大胆交流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与同伴交流中培养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能正确计算8和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跳绳吗?我们的好朋友淘气和笑笑也很喜欢跳绳,看,他们跳的多开心呀!(出示情景图)仔细观察这幅图,你能发现什么数学信息呢?二、探索新知(一)一共有几个小朋友?1、观察情境图,找数学信息引导学生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如有4个男生和4个女生;1个戴帽子的和7个不戴帽子的;2个摇绳的和6个跳绳的;3个穿裙子的和5个穿裤子的等。2、解决问题,并探究6+2=8的计算方法根据“有6个小朋友在跳绳,2个小朋友在摇绳”这个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出示“一共有几个小朋友?”,学生列算式6+2=8,重点提问:你是怎么算的?3、鼓励学生讲述自己的计算方法4、根据找到的数学信息,还能列出哪些加法算式?根据“有4个男生和4个女生”这个信息,要想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你会怎么列算式呢?(二)说一说,填一填1.出示问题。(1)根据情境中的信息,提出一个加法问题。(2)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观察,提出减法问题提示:根据这个数学信息和刚才算出来的总共有8个小朋友,你能提一个减法问题么?(三)分一分,填一填。刚才同学们听得非常认真,下面我们来动动手,活动活动。看,这有一堆桃子,赶快数一数有几个。小猴兄弟俩想让大家帮他俩分一分,哥哥和弟弟每只小猴能分到几个桃子呢?你能不能帮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分之前请你先看看这个表格,你会看懂么?当弟弟分到8个桃子时哥哥分到几个呢?现在请根据表格给你的提示按照顺序,用小棒代替桃子来分一分,把你分的过程记录在表格里。汇报结果。(四)说一说。引导学生观察情境图结合给出的算式“3+5= ”展开交流。1、先计算3+5的结果,这个算式在这幅图里解决的是什么问题呢?2、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3+5=8来解决。三、练一练。1.练一练第1题。进一步掌握8的加减法。2.练一练第2题。(1)先让学生观察情境图,说一说图意。(2)列式解答。四、在学习8的基础上学习9的加减法试一试如何把9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综合练习8和9的练习练一练五、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教学后记】作业设计:一、基础巩固1. 计算小能手(1)直接写出得数:① 12 - 5 = ② 18 - 9 = ③ 14 - 6 =④ 17 - 8 = ⑤ 11 - 4 = ⑥15-7=(2)填一填:跳绳次数 小明 小红 小刚第一次 15下 12下 10下第二次 8下 9下 13下合计2. 比一比(1)小明和小红谁跳得多?多几下?答案:小明多,多2下(23-21=2)。(2)小刚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和小明比呢?答案:23下,两人一样多。二、能力提升3. 解决问题(1)体育课上,小华第一次跳了13下,第二次跳了7下。两次一共跳了多少下?答案:13+7=20(下)。(2)小丽要跳20下,已经跳了9下,还需要跳几下?答案:20-9=11(下)。4. 趣味连线将算式与对应的跳绳次数连起来:17-8 → 9下14-5 → 9下16-7 → 9下12-3 → 9下三、拓展延伸5. 实践活动(1)和家长玩“跳绳接力赛”:爸爸跳5下,妈妈跳8下,你跳10下。一共跳了多少下?记录全家人的跳绳次数,用数学算式表示出来。(2)设计一张“我的跳绳记录表”,记录本周每天跳绳的次数,并比较哪天跳得最多/最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