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方程 讲义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方程 讲义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1 方程 (讲义)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理解方程的概念,能识别方程。
理解方程的解的含义,能判断一个数是不是某个方程的解。
能根据简单的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初步感受方程思想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
知识点梳理
知识点一:方程的概念
在小学阶段,我们已经接触过一些用字母表示数的例子。现在,我们来学习一种重要的数学工具——方程。
引入: 我们来看一个问题:一辆客车和一辆卡车同时从A地出发沿同一公路同方向行驶,客车的行驶速度是70千米/小时,卡车的行驶速度是60千米/小时,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A,B两地间的路程是多少? 如果我们用算术方法解决这个问题,可能会有些繁琐。但如果我们设A,B两地间的路程是x千米,那么客车从A地到B地所用的时间就是x除以70小时,卡车所用的时间就是x除以60小时。根据“客车比卡车早1小时经过B地”,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关系:卡车所用时间减去客车所用时间等于1小时。也就是: x除以60减去x除以70等于1。 像这样,我们把所要解决的问题中的未知数用字母表示,根据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这就是我们要学习的方程。
方程的定义: 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关键词解析:
含有未知数: 方程中必须有我们不知道的数,通常用字母x, y, z等来表示,这些字母叫做未知数。
等式: 方程必须是一个等式,即等号两边的表达式的值相等。
例如:
3x + 5 = 14 (含有未知数x,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2y - 7 = 9 (含有未知数y,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x - 4 = 0 (含有未知数x,且是等式,所以是方程)
5 + 8 = 13 (虽然是等式,但不含有未知数,所以不是方程)
3a - 2 (虽然含有未知数a,但不是等式,所以不是方程)
知识点二:方程的解
方程的解的定义: 当我们列出方程后,接下来就是要找出未知数取什么值时,才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例如: 对于方程 x + 3 = 5, 当x = 2时,左边 = 2 + 3 = 5,右边 = 5,左边 = 右边。 所以,x = 2是方程x + 3 = 5的解。
检验一个数是不是方程的解的方法: 将这个数代入方程的左右两边,分别计算出左右两边的值。
如果左边的值等于右边的值,那么这个数就是方程的解。
如果左边的值不等于右边的值,那么这个数就不是方程的解。
例如: 检验x = 5是不是方程 2x - 1 = 9的解。 解:把x = 5代入方程左边:2×5 - 1 = 10 - 1 = 9。 方程右边 = 9。 因为左边 = 右边,所以x = 5是方程2x - 1 = 9的解。
知识点三: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是方程的重要应用。其关键在于找到问题中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的一般步骤(初步):
审题: 理解题意,找出题目中的已知量和未知量。
设未知数: 用字母(如x)表示题目中的未知量。
找等量关系: 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一个相等关系。这是列方程的关键。
列方程: 根据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即方程)。
例如: 问题:某校七年级共有学生216人,其中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2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分析: 已知量:七年级总人数216人,男生比女生多12人。 未知量:女生人数。 设未知数:设女生有x人。 则男生人数为(x + 12)人。 等量关系:男生人数 + 女生人数 = 七年级总人数。 列方程:x + (x + 12) = 216。
注意: 列方程时,要注意单位统一,并且方程两边所表示的意义要相同。
知识点总结
方程的概念: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两个条件:①含有未知数;②是等式)
方程的解: 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检验方程的解: 将未知数的值代入方程,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
列方程: 关键是找出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并用含有未知数的等式表示出来。步骤可概括为: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下列四个式子中,是方程的是(  )
A. B. C. D.
2.若是关于的方程的解,则的值是(  )
A. B.0 C.1 D.
3.根据等式的性质,下列变形中正确的是( )
A.若a2=2a,则a=2 B.若,则bm=bn
C.若a2m=a2n,则m=n D.若-a=10,则a=-8
4.已知等式 ,则下列式子成立的是( )
A. B. C. D.
5.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颗,那么就多4颗;如果每人3颗,那么就少6颗.设有糖果颗,则可得方程为(  )
A. B. C. D.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若a=b,则 B.若a=b,则ac=bd
C.若a=b,则ac=bc D.若ac=bc,则a=b
7.如果,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 ; ②如果,那么 ;③ ; ④
A.个 B.个 C.个 D.个
8.一件标价为500元的上衣按八折销售,可获利60元.设这件上衣成本价为 元,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9.小刚同学在做作业时,不小心将方程中的一个常数涂黑了,在询问老师后,老师告诉她方程的解是,请问这个被涂黑的常数是(  )
A.6 B.5 C.4 D.1
二、填空题
10.若关于的方程的解为,则   .
11.若在□内填上一个数,使方程与有相同的解,则□内应填的数是   .
12.列等式表示“x的三分之一减y的差等于6”是   .
13.若﹣,根据等式性质    (填“1”或“2”)得到﹣2x=3y﹣5.
14.如图所示,两个天平都平衡,则与3个球体相等质量的正方体的个数为   .
15.设某数为x,根据下列条件列出方程:
(1)某数的比它的3倍少7.    
(2)某数比它的2倍多1.   
(3)某数的3倍与2的和是它的一半.      
(4)某数的与6的差的绝对值是.   .
16.某中学的学生自己动手整修操场,如果让七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 完成;如果让八年级学生单独工作,需要 完成.如果让七、八年级一起工作 ,再由八年级单独完成剩余部分,求一共需要多少小时能完成.设共需要x小时完成,则可列方程   .
三、解答题
17.回答下列问题:
从10a=12,能不能得到5a=6,为什么?
18.阅读下列解题过程,指出它错在了哪一步?为什么?
2(x﹣1)﹣1=3(x﹣1)﹣1.
两边同时加上1,得2(x﹣1)=3(x﹣1),第一步
两边同时除以(x﹣1),得2=3.第二步.
19.三角形的内角和为180°,已知三角形的第一个内角是第二个内角的3 倍,第三个内角比第二个内角小20°,求三角形每个内角的度数?
20.根据等式性质.回答下列问题;
(1)从ab=bc能否得到a=c.为什么?
(2)从=能否得到a=c,为什么?
(3)从ab=1能否得到a+1=+1,为什么?
参考答案
1.B
2.A
3.B
4.D
5.A
6.C
7.B
8.B
9.C
10.
11.3
12.
13.2;1
14.3
15.3x﹣x=7;x﹣2x=1;3x+2=x;|x﹣6|=
16.
17.能
18.解:解题过程第二步出错,理由为:方程两边不能除以x﹣1,x﹣1可能为0.
19.120°,40°,20°
20.(1)解:从ab=bc不能得到a=c,理由如下:
b=0时,两边都除以0,无意义.
(2)解:从=能得到a=c,理由如下:
两边都乘以b,=能得到a=c.
(3)解:从ab=1能得到a+1=+1,理由如下:
两边都除以b,两边都加1,
ab=1能得到a+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