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讲义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 讲义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
5.3 实际问题与一元一次方程(讲义)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初步学会分析实际问题中的数量关系,能找出题目中的等量关系。
能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掌握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体会数学建模思想,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知识点梳理
(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步骤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关键在于把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即建立方程模型)。其一般步骤可以概括为:
审(审题):
含义: 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明确题目中的已知量、未知量以及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
关键点: 找出题目中的“相等关系”或“等量关系”,这是列方程的依据。
方法: 可以圈点勾画重要信息,特别是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如“多”、“少”、“和”、“差”、“倍”、“分”、“是”、“比”、“占”等。
设(设未知数):
含义: 选择一个适当的未知量用字母表示,通常设为 。
方法:
直接设元法: 问什么设什么(即求什么就设这个量为 )。
间接设元法: 当直接设元列方程比较困难时,可以设与所求量相关的另一个量为 ,再通过这个量求出所求量。(预习阶段以直接设元为主)
注意: 设未知数时,要带上单位。
列(列方程):
含义: 根据审题时找到的等量关系,用含未知数 的代数式表示出相关的量,然后列出方程。
核心: 将文字语言描述的等量关系,转化为用数学符号(代数式和等号)表示的方程。
关键: 确保方程两边所表示的意义相同,单位一致。
解(解方程):
含义: 运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求出未知数的值。
要求: 步骤规范,计算准确。
验(检验):
含义: 将求得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检验是否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同时,还要检验这个解是否符合实际问题的意义(如人数不能为负数,物品数量不能为分数等,除非题目允许)。
重要性: 检验是确保答案正确性的关键一步,不可忽略。
答(写出答案):
含义: 根据检验的结果,用简洁、完整的语言写出实际问题的答案,并带上相应的单位。
注意: 答案要与题目所问相对应。
(二)常见的实际问题中的等量关系类型(部分列举,预习阶段重点理解方法)
和、差、倍、分问题:
这类问题的关键是抓住题目中表示数量关系的关键词。
例如:
是 的 倍:
比 多(大):
比 少(小):
与 的和是 :
一个量增加(减少)了它的几分之几:例如,某数 增加它的二分之一后是 ,则 或
行程问题(基本类型):
路程 = 速度 × 时间 ()
相遇问题: 甲走的路程 + 乙走的路程 = 总路程
追及问题(同地不同时): 前者走的路程 = 后者走的路程
追及问题(同时不同地): 前者走的路程 + 两地距离 = 后者走的路程
工程问题(基本类型):
通常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工作效率 = 工作总量 ÷ 工作时间
工作总量 = 工作效率 × 工作时间
若甲、乙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则:甲的工作量 + 乙的工作量 = 总工作量(通常为1)
利润问题:
利润 = 售价 - 进价(成本)
利润率 = 利润 ÷ 进价 × 100%
售价 = 进价 × (1 + 利润率) 或 售价 = 标价 × 折扣
等积变形问题:
形状改变,体积(或面积)不变。
例如:圆柱体积 = 底面积 × 高,长方体体积 = 长 × 宽 × 高。变形前后体积相等。
(三)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关键步骤强调
“审”和“找”是前提: 准确理解题意,找出等量关系是列方程的基础。
“设”和“列”是核心: 恰当设元,根据等量关系正确列出方程。
“解、验、答”是保障: 确保求解正确,答案符合实际。
知识点总结
核心思想: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核心是“用字母表示未知数,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即建立数学模型解决实际问题。
一般步骤: 审(审题找等量关系)→ 设(设未知数)→ 列(列方程)→ 解(解方程)→ 验(检验)→ 答(写答案)。这六个步骤缺一不可,尤其是“审”和“验”容易被忽略。
关键环节:
审题: 耐心细致,抓住关键词,明确已知量和未知量。
找等量关系: 这是列方程的依据,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可以尝试用文字等式先表示出来。
检验: 不仅要检验解是否满足方程,还要检验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
注意事项:
设未知数时要带单位。
列方程时,方程两边的代数式所表示的意义要相同,单位要统一。
解方程的步骤要规范,计算要准确。
写出答案时要完整、明确,并带上单位。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
1.某车间有2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以生产800个螺钉或1000个螺母,1个螺钉需要配2个螺母,为使每天生产的螺钉和螺母刚好配套.设安排x名工人生产螺钉,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2×1000(26﹣x)=800x B.1000(13﹣x)=800x
C.1000(26﹣x)=2×800x D.1000(26﹣x)=800x
2.在一次猜谜抢答赛上,每人需要回答30道题目,答对1题加20分,答错1题扣10分,小明共得了120分,设小明答对了 道题.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 D.
3.某班同学到一养殖场参观,发现A养殖区母鸡与猪的头数共70,而腿数共196,那么A养殖区的母鸡比猪多(  ).
A.14只 B.16只 C.22只 D.42只
4.轮船沿江从A港顺流行驶到B港,比从B港返回A港少用3小时,若船速为26千米/时,水速为2千米/时,求A港和B港相距多少千米.设A港和B港相距x千米.根据题意,可列出的方程是(  )
A. B.
C. D.
5.某工程甲单独完成要45天,乙单独完成要30天,若乙先单独干22天,剩下的由甲单独完成.问甲、乙一共用几天可以完成全部工作,若设甲、乙共用x天完成,则符合题意的方程是(  )
A.+=1 B.+=1
C.+=1 D.+=1
6.甲种铅笔每支元,乙种铅笔每支元,用元钱买了两种铅笔共支,设买了甲种铅笔支,则下列方程错误的是(  )
A. B.
C. D.
7.小明同学买书需用48元钱,付款时恰好用了1元和5元的纸币共12张.设所用的5元纸币为 张,根据题意,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 B.
C.5 D.
8.某数与8的和的等于这个数的,则这个数为(  )
A. B. C. D.
9.内径为12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和内径为300mm,内高为32mm的圆柱形玻璃盆可以盛同样多的水,则玻璃杯的内高为(  )
A.150mm B.200mm C.250mm D.300mm
10.有几名同学在日历上圈出相邻的四个数,并计算出它们的和分别为54,62,88,44,10,29,20,其中错误的个数为(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11.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点B表示的数为2,点M从点A出发以3个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N从点B出发以2个单位长度/秒也向右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当时,t的值为   .
12.我国明代数学家程大位的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一道以绳测井的题,其原文是:“以绳测井,若将绳三折测之,绳多4尺,若将绳四折测之,绳多1尺,绳长井深各几何?”用绳子测井深,把绳三折来量,井外余绳四尺,把绳四折来量,井外余绳一尺,井深几尺?则该问题的井深是   尺.
13.某种品的标价为120元,若以九折降价出售,仍获利20%,该商品的进货价为   元.
14.一项工程,甲单独做需10小时完成,乙单独做需12小时完成;现在两人合作3小时后,由乙独做,若设乙队再用x小时完成,则可列方程    .
15.某班学生在绿化校园活动中共植树140棵,其中5位学生每人种4棵,其余学生每人种3棵,设这个班共有x个学生,由题意可列方程:    .
16.将连续奇数1,3,5,7,9……排成如图所示的数表.
用长方形框在如图所示的数表中任意框出九个数,将长方形框上下左右移动,可框住另外九个数.若这九个数中最小的数是171,则最大的数是    .
17.如图,将一条长为60cm的卷尺铺平后折叠,使得卷尺自身的一部分重合,然后在重合部分(阴影处)沿与卷尺边垂直的方向剪一刀,此时卷尺分为了三段,若这三段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有    种可能.
三、解答题
18.某商场经销A,B两种商品,A种商品每件进价元,售价元;B种商品每件售价元,利润率为.
(1)每件A种商品利润率为______,B种商品每件进价为______元;
(2)若该商场同时购进A,B两种商品共件,恰好总进价为元,则该商场购进A,B两种商品各多少件?
19.已知是最小的正整数,且满足.
(1)填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是,点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点在1到2之间运动时(即),请化简式子:;
(3)在(2)的条件下,点在数轴上运动,若点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左运动,同时,点和点分别以每秒个单位长度和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右运动.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点与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若在运动过程中的值保持不变,求的值.
20.某服装厂生产一种西装和领带,西装每套定价200元,领带每条定价40元.厂方在开展促销活动期间,向客户提供两种优惠方案:①买一套西装送一条领带;②西装和领带都按定价的付款.现某客户要到该服装厂购买西装20套,领带x().
(1)若该客户按方案①购买,需付款_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若该客户按方案②购买,需付款________元(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2)若,通过计算说明此时按哪种方案购买较为合算?
(3)当时,你能给出一种更为省钱的购买方案吗?试写出你的购买方法.
21.数轴是初中数学的一个重要工具,利用数轴可以将数与形完美结合.通过研究数轴,我们发现了许多重要的规律,比如:数轴上点A和点B表示的数为a,b,则A,B两点之间的距离,如:可看作数轴上点3到点2的距离:可看作数轴上点3到点的距离. 请你利用数轴解决以下问题:
(1)已知点P为数轴上任一动点,点P对应的数记为m,则可看作点P到表示_______的点的距离;可看作点P到表示_________的点的距离;若数轴上点P位于表示的点与表示2的点之间,则___________;
(2)若数轴上表示m的数求出满足,利用数轴求出满足条件的m的值;(写出求解过程)
(3)已知点A,B,C在数轴上表示数分别为:,3,7,一动点Q从原点O出发,沿数轴以每秒钟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来回移动,其移动方式是先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4个单位长度……,求Q点运动几秒钟后到点A,B,C各点距离之和最短?
22.为了加强公民的节水意识,合理利用水资源,某市采用价格调控的手段以达到节水的目的,该市自来水收费的价目表如下:(消费按月份结算,表示立方米)
价目表
每月用水量 价格
不超过 元
超出不超出的部分 元
超出的部分 元
(1)某户居民1月份和2月份的用水量分别为和,则应收水费分别是   元和   元.
(2)若该户居民3月份用水量为(其中),则应收水费多少元?(用含的式子表示,并化简).
(3)若该户居民4月份交水费元,求该户居民4月用水多少?
参考答案
1.C
2.A
3.A
4.A
5.A
6.D
7.D
8.A
9.B
10.D
11.或12
12.8
13.90
14.(+)×3+x=1 
15.20+3(x﹣5)=140
16.207
17.4
18.(1),
(2)该商场购进A种商品件,购进B种商品件
19.(1),1,5
(2)
(3)
20.(1),
(2)解:由题意得当时,
方案①需付费为:元,
方案②需付费为:元,

按方案①购买较为合算.
(3)解:先按方案①购买20套西装(送20条领带),再按方案②购买10条领带,
共需费用为:元,

当时,此方案更省钱.
21.(1)2,,
(2)或
(3)15
22.(1)10;20
(2)解:由依题意得:元
答:应收水费元;
(3)解:设月份用水,
当时,由(2)可得应收水费
解得:,不合题意,


解得:
答:该户居民4月用水.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