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体评价作业设计案例多边形的面积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体评价作业设计案例多边形的面积

资源简介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第六单元整体评价作业设计案例多边形的面积
01.作业概况:
《多边形的面积》是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内容,它属于“图形与几何”中的“测量”部分。本单元主要教学内容是引导学生运用转化的方法,在动手操作的基础上掌握三角形、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会正确地应用计算公式求图形的面积,能解决生活中有关面积的实际问题。同时,本单元的内容也是进一步学习圆面积和立体图形表面积的基础。
本单元作业设计中选编一些与学生实际生活相结合的习题,加强数学内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明白所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实践,应用于生活实践。按照这个理念,设计练习应该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避免“题海战术”,让学生在作业中获得知识、升华,在作业中掌握技巧,在作业中形成能力,在作业中发展思维。
02.案例正文:
(一)作业素养目标:
1.利用转化思想,描述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原理,理解求图形面积本质上的一致性,发展推理意识、空间观念。
2.会用面积公式计算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面积、组合图形的面积,并能解决生活中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空间观念、应用意识。
3.会用方格纸估计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形成估算意识。
(二)单元作业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图形面积。
难点:理解图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作业具体内容设计:
(1)基础性作业:
作业一:飞船里的数学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按照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约582秒后,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下图为神州号飞船的构造图,飞船主体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两侧还有太阳能电池翼用以供电。
同学们,神州十三号的推进舱两侧的太阳能电池翼一共由8块电池板构成,每块电池板由长为 7.5m,宽为2.0m的长方形电池板构成,而连接电池板和推进舱的三脚架是底长为1.6m,高为1m的三角形。请你计算一下左侧三脚架加上一块长方形电池板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设计意图:联系时事热点,让学生感受数学在航天科技中的魅力,培养爱科学的精神。通过阅读文字,锻炼学生提取数学信息的能力。简单运用三角形、长方形面积公式解决问题,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
作业二:一个梯形,上底是5厘米,把底增加4厘米,面积就增加了8平方厘米,就变成了平行四边形,原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小提示:画图更有助于思考哦!)
设计意图:通过一道题融入三角形面积、梯形的面积,以及等高的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关系,学生可以根据题目给出的信息,画出图形,数形结合,让思维可视化,方便解题。
作业三:下面是聪聪同学利用旋转得到的美丽图形,请你在欣赏之余,分别估一估图中涂黑部分的面积。(一个小方格的面积:1平方厘米)
设计意图:让学生感受数学美,培养审美能力,利用数方格的方法估算不规则图形的面积,培养估算意识和估算策略。
(2)提升性作业:
作业四:请你回想一下梯形的面积公式是怎么推导出来的 画图并写一写推导过程,你能写出几种转化的方法
设计意图: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水平从不同的途径和角度去思考和探索解决问题的策略,借助几何直观培养推理能力和符号意识。
作业五:想一想平行四边形和三角形的面积可以用梯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来计算吗 如果能,把你的想法画一画,写一写。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寻求新方法的积极情绪,拓展学生思维。目标是巩固数学知识,提升技能。
(3)实践性作业:
作业六:组合图形我最棒
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一些简单基本图形设计一个班徽,并计算出此班徽的面积。请你展开想象,大展身手吧!
设计意图:在学生了解平面图形特征的基础上设计组合图形,引导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融合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增强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提高思维品质,发展学生的创造力。
作业七:了解红领巾的故事,小组合作量出红领巾的底和高(取整厘米数),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设计意图: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实际测量、收集数据、计算三角形面积,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精神并渗透红色教育。
作业八:本单元我们主要利用转化的数学思想,探究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请你把所学的知识梳理一下用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出来。
设计意图:为学生提供充分发挥才智,自己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按照自己的思路去整理,培养学生自我总结和概括知识的能力,帮助学生理清各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并且将重点内容凸显出来。同时,丰富的色彩和图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记忆力。
(四)作业质量效果评估:
基础性作业难度较低,第1、2、3题预计需要4、5、4分钟。
提升性作业难度适中,第4、5题预计需要6、8分钟。
实践性作业难度适中,第6、7、8题预计分别需要8、8、15分钟。
作业实施质量与效果反思:
少数优等学生觉得这个作业整体难度不大,但要进行深度思考。虽然题少但涉及的知识点却是整个单元,需要学生先把学过的第四单元知识在脑海里进行思考、然后筛选,选择对应的知识进行分析、最后解决问题。但是提升与实践题,对于部分学困生来说难度较大,首先第2题在题意的理解上就会觉得有难度,第4题可能要通过翻书才能完成,第5题也是需要提醒才能完成,以后的作业设计中,部分题型难度还需要降低成浅显易懂型,要让这部分孩子会做,做对。这样孩子们才能找到学习的成就感。第6题学生创作兴趣很高,并能正确运用公式计算出组合图形面积。最后用思维导图在整理知识的过程中,寻找知识之间的联系,建构知识体系和网络。
03.作业案例特色说明:
本单元的作业设计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层次的作业,让学生在自己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发力,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
1.关注个性差异,响应“双减”政策,落实课程理念。在本次作业设计中,既注重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获得,又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作业避免了以往的“一刀切”,把关注点落实到每位学生的个性差异上,设计了不同的作业,让学生在自己原有能力的基础上再发力。
2.作业设计注重联系生活,本次作业设计从学生身边出发,联系时事热点,联系生活,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理念,让学生在做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趣味,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3.作业设计注重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这样不仅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也可以结合美术学科,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力。
通过这份作业,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也为我们今后有效作业的研究打开了新的思路。我们今后将加强对教材的钻研,进一步通过有效作业的布置及反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孩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到数学的价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