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加工数据-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第二版(电工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加工数据-教学设计(表格式)-2025-2026学年中职《信息技术(基础模块)》下册第二版(电工版)

资源简介

78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参考书(Windows 7+Office 2010)(第2版)书
第4章 数据处理 教案
任务2 加工数据 教案
1.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单元名称 加工数据 课 时 2学时
所属章节 第4章 数据处理 任务2 加工数据
任务描述 根据老师安排的实训要求,小华需要对创建的学生成绩表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不同科目的学生成绩情况,并学生成绩表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任务分析 要利用运算表达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首先必须掌握WPS表格和Excel运算表达式的创建方法,特别是常用函数的参数如何使用,因此,本任务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子任务。 (1)创建运算表达式,对学生成绩表进行简单的计算处理。 (2)使用函数对学生成绩表进行统计运算,获得不同学生及科目的相关成绩数据。 (3)根据需求,对学生成绩表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分析表格数据。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会使用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工具对数据浏览、分析和统计 考 核 方 式 过程考核: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情况(20%);小组协作搜索信息、积极参与讨论与分享任务成果(50%) 终结考核:自我总结评价(30%)
能力目标 ①掌握使用函数处理数据的方法 ②掌握使用分类汇总生成统计数据的方法 ③理解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等常用数据处理工具的作用
素养目标 引导学生养成根据实际情况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的习惯。
思政目标 强化工匠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环境 为每位学生的计算机配置如下 软件环境—Microsoft Windows 10、WPS、OFFCIE
教学设计实施
教学 内容 教 师 行 动 学 生 行 动 组织 方式 教学方法 资源与 媒介 时间 /min
任务 提出 导入任务情景 分析工作任务 集中 引导 启发 投影 视频 5
提出任务:现需要对创建的学生成绩表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不同科目的学生成绩情况,并学生成绩表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思考如何完成任务。
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 以WPS和office Excel为例向学生展示,计算平均数函数使用方法。讲解excel中常用函数和运算表达式的使用方法。 认真观看学习老师操作演示并记录操作过程。 集中 引导 启发 讲授 投影 屏幕 20
学生 练习 发布任务1完成,“学生成绩表”的计算任务: 计算各科成绩班级平均值 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数 统计每科成绩中最高分和最低分 在备注中标注各科成绩均高于85分,显示优秀。并统计人数 在教学平台中下载材料“学生成绩表”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独立 动手 操作 计算机 20
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 以WPS和office Excel为例向学生展示,数据排序、自动筛选、分类汇总的方法。 认真观看学习老师操作演示并记录操作过程。 集中 引导 启发 讲授 投影 屏幕 10
学生 练习 发布任务2,在任务1完成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排序。根据学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筛序出备注为“优秀”的学生。 使用WPS软件完成任务操作。并将表格文件提交学习平台。 独立 动手 操作 计算机 20
教师 提问 提问:细节决定成败。在进行数据整理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思考问题,小组讨论。 分组 小组讨论 计算机 5
完成工作任务 巡视检查、记录、学生的操作过程。注意操作过程。 记录讨论结果 上传学习平台 独立 提炼关键信息
总结 评价 选择学生展示操作过程 学生展示操作过程,其他学生认真倾听总结记录。 独立 提炼关键信息 计算机和投影屏幕 10
对本次课的重点及要点进行总结,讲授评价标准 倾听总结,对自己的整个工作任务的完成过程进行总结 先集中 后独立 相互评价自我评价 计算机和投影屏幕
3.教学实施过程
任 务 提 出(5min)
根据老师安排的实训要求,小华需要对创建的学生成绩表进行数据处理,统计不同科目的学生成绩情况,并学生成绩表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 任务分析:要利用运算表达式和函数对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首先必须掌握WPS表格和Excel运算表达式的创建方法,特别是常用函数的参数如何使用,因此,本任务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子任务。 (1)创建运算表达式,对学生成绩表进行简单的计算处理。 (2)使用函数对学生成绩表进行统计运算,获得不同学生及科目的相关成绩数据。 (3)根据需求,对学生成绩表进行排序、筛选和分类汇总,分析表格数据。
知识讲授与操作演示(30min)
教师以图书销售情况表为例讲解演示在Excel中对数据进行计算、筛序、排序整理的操作方法。 操作步骤 1.计算单册平均价格 打开“图书销售情况”工作簿,在工作表“销售情况表”的E2单元格输入“单册平均价”,利用运算表达式计算“图书销售情况表”中各分部售出的各类图书的单册平均价格,并保存在E列相应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E2单元格,输入“单册平均价”。 (2)单击选择E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D3/C3”,然后按【Enter】键。 (3)单击选择E3单元格,然后打开“开始”选项卡的“数字”功能区,将E3单元格格式设置为保留小数点后2位。 (4)单击选择E3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至E11单元格,如图4-28所示。 图4-28 使用运算表达式 类 别运 算 符 号含 义应 用 示 例算术
运算符+(加号)加1+2-(减号)减2-1 (负号)负数 1*(星号)乘2*3/(斜杠)除4/2^(乘方)乘幂3^2比较
运算符=(等于号)等于A1=A2>(大于号)大于A1>A2<(小于号)小于A1=(大于等于号)大于等于A1>=A2<=(小于等于号)小于等于A1<=A2<>(不等号)不等于A1<>A2文本
运算符&(连字符)将两个文本连接起来产生连续的文本“2013”&“年”引用
运算符:(冒号)区域运算符,两个引用单元格之间
的区域引用A1:D4,(逗号)联合运算符,将多个引用合并为一个引用SUM(A1:D1,A2:C2)(空格)交集运算符,两个引用中所共有 的单元格的引用A1:D1 A1:B4
2.计算售出的各类图书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 打开“图书销售情况”工作簿,在工作表“销售情况表”的F2单元格内输入“销售额占比”,利用运算表达式计算“销售情况表”中各分部售出的各类图书金额占总销售金额的百分比(保留小数点后1位),并保存在F列相应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F2单元格,输入“销售额占比”。 (2)在单元格D12输入运算表达式“=SUM(D3:D11)”(求销售额总和),然后按【Enter】键。 (3)单击选择F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D3/$D$12”,然后按【Enter】键。 (4)单击选择F3单元格,然后打开“开始”选项卡的“数字”功能区,将F3单元格格式设置为百分比格式,小数点后保留1位。 (5)单击选择F3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至F11单元格,如图4-29所示。
图4-29 使用绝对地址 案例一:打开“近三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xlsx”文件,其中sheet1工作表的内容如图4-30所示,计算近三年各月平均气温的最高值和最低值置于“最高值”行和“最低值”行的相应单元格内,具体步骤如下。 图4-30 近三年月平均气温统计表 (1)单击选择B7单元格,输入“=MAX(B3:B5)”,然后按【Enter】键。 (2)单击选择B7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至M7单元格,即可求出近三年各月气温的最高值。 (3)单击选择B8单元格,输入“=MIN(B3:B5)”,然后按【Enter】键。 (4)单击选择B8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至M8单元格,即可求出近三年各月气温的最低值,如图4-31所示。 图4-31 MAX( )和MIN( )函数的使用 案例二:打开“图书销售情况”工作簿,利用函数计算“销售情况表”工作表中各分部售出的所有图书的总册数及总金额,并保存在C12和D12单元格内,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C12单元格,输入“=SUM(C3:C11)”,然后按【Enter】键。 (2)单击选择C12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至D12单元格,如图4-32所示。 图4-32 SUM( )函数的使用 同样的方法可以计算“销售情况表”工作表中各分部售出的所有图书的平均册数及平均销售额,只需将函数换成求平均值的AVERAGE()函数即可。 案例三:打开“员工调薪统计表.xlsx”文件,如图4-33所示,计算sheet1工作表“调薪后工资(元)”列的内容(调薪后工资=现工资+现工资×调薪系数),利用MODE()函数计算现工资和调薪后工资的普遍工资金额,分别置于B18和D18单元格内,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D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B3+B3*C3”,然后按【Enter】键。 (2)单击选择D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句柄至D17单元格,即可求出所有员工调薪后的工资。 (3)单击选择B18单元格,输入“=MODE (B3:B17)”,然后按【Enter】键,即可求出现工资的普遍金额。 (4)同样,单击选择D18单元格,输入“=MODE (D3:D17)”,然后按【Enter】键,即可求出调薪后工资的普遍金额,如图4-34所示。 图4-33 员工调薪统计表图4-34 MODE( )函数的使用
案例四:打开“图书销售情况”工作簿,在工作表“销售情况表”的G2单元格内输入“销售额排名”,利用函数计算“销售情况表”工作表中各分部售出的各类图书的销售额按降序排列,并保存在G列相应位置,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G2单元格,输入“销售额排名”。 (2)单击选择G3单元格,输入运算表达式“=RANK(D3,$D$3:$D$11,0)”,然后按【Enter】键。 (3)单击选择G3单元格,拖动“填充句柄”至G11单元格,如图4-35所示。 案例五:打开“产品2018年销量统计表.xlsx”文件,首先计算Sheet1工作表中“全年总量”行的数据,置于B15单元格内;再计算“所占百分比”列的数据(所占百分比=月销售量/全年销量,百分比型,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如果“所占百分比”列内容大于或等于8%,在“备注”列内显示文字“良好”,否则在“备注”列内显示文字“一般”,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B15单元格,输入表达式“=SUM(B3:B14)”,然后按【Enter】键。 (2)单击选择C3单元格,输入表达式“=B3/$B$15”,然后按【Enter】键,再次选择C3单元格,设置单元格格式为百分比型、小数点后保留两位,即可求出1月销量占全年销量的百分比。 图4-35 RANK( )函数的使用 (3)单击选择C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句柄至C14单元格,即可求出各月销量占全年销量的百分比。 (4)单击选择D3单元格,输入“=IF(C3>=8%,"良好","一般")”,然后再次选择D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句柄至D14单元格,如图4-36所示。 图4-36 IF( )函数的使用 案例六:打开“单位人员情况表.xlsx”文件,利用COUNTIF()函数计算Sheet1工作表中职称为高工、工程师和助工的人数,分别置于G5到G7单元格区域,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G5单元格,输入表达式“=COUNTIF(D3:D12,"高工")”,然后按【Enter】键。 (2)然后分别选择G6、G7单元格,输入表达式“=COUNTIF(D3:D12,"工程师")”和“=COUNTIF(D3:D12,"助工")”后按【Enter】键,即可求出各职称人数,如图4-37所示。 图4-37 COUNTIF( )函数的使用 案例七:打开“学生成绩表.xlsx”文件,首先计算Sheet1工作表中学生的“平均成绩”列的数据(设置为数值型,小数点后保留2位);然后利用COUNTIF函数计算第一组学生的人数,置于G3单元格内;最后,利用SUMIF函数计算第一组学生的平均成绩,置于G5单元格内,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选择F3单元格,输入表达式“=AVERAGE(C3:E3)”后按【Enter】键,并设置数字格式为数值型,小数点后保留2位。 (2)单击选择F3单元格,向下拖动“填充句柄”至F12单元格,即可求出所有学生的三门课平均成绩。 (3)单击选择G3单元格,输入表达式“=COUNTIF(B3:B12,"第一组")”后按【Enter】键,可求出第一组人数。 (4)单击选择G5单元格,输入“=SUMIF(B3:B12,"第一组",F3:F12)/G3”,即可求出第一组的平均成绩,如图4-38所示。 图4-38 SUMIF( )函数的使用 在上述案例中,数值格式的设置可以使用数据处理软件中的“单元格格式”进行设置,也可以使用ROUND()函数进行设置,函数可以嵌套使用,函数的嵌套是指一个函数可以作为另一个函数的参数使用。例如在案例七中,F3单元格中的运算表达式可输入“=ROUND(AVERAGE(C3:E3),2)”,便直接可以将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2位。其中,ROUND()作为一级函数,AVERAGE()作为二级函数,先执行AVERAGE()函数,再执行ROUND()函数。 1.数据排序 打开“图书销售情况”工作簿,对工作表“销售情况表”内数据以“数量(册)”为关键字,按降序对表格进行排序,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 (2)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排序”按钮,打开“排序”对话框,如图4-39所示。 图4-39 “排序”对话框 (3)在Excel的“排序”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数量(册)”,“次序”选择“降序”。在WPS表格的“排序”对话框中,“主要关键字”选择“数星(册)”,并选择“降序”单选钮。 (4)单击“确定”按钮,表格数据按设置进行排序。 2.自动筛选 打开“图书销售情况”工作簿,对工作表“销售情况表”内的数据清单的内容进行自动筛选,筛选条件为“第2分部”且销售额排名在前五名,具体步骤如下。 (1)单击数据清单中的任一单元格。 (2)单击“数据”选项卡的“排序和筛选”功能区中的“筛选”按钮。 (3)单击A2单元格右侧下拉按钮,仅选择“第2分部”,。 (4)单击G2单元格右侧下拉按钮,选择“数字筛选”展开菜单中的“自定义筛选”命令。弹出的在“自定义筛选方式”对话框的“销售额排名”第一个下拉列表框中选择“小于或等于”,右侧输入框中输入“5”,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学 生 操作 并 完 成 工 作 任 务(45min)
任务要求: 任务1完成,“学生成绩表”的计算任务:计算各科成绩班级平均值;计算每个学生的总分数;统计每科成绩中最高分和最低分;在备注中标注各科成绩均高于85分,显示优秀。并统计人数。 任务2,在任务1完成基础上,对数据进行筛选和排序。根据学生的总成绩由高到低进行排序;筛序出备注为“优秀”的学生。 提细节决定成败。在进行数据整理时,你遇到了哪些问题?你是怎么解决的?你的体会是什么?
总结评价与提高(10min)
【总结评价】 ① 教师依据学生讨论交流及完成工作过程中的行动记录,挑选出具有代表性的几个学生上台演示操作,并对其进行点评,说出好的与不足之处。 ② 学生对自己完成的工作进行总结与反思,主要总结自己在小组讨论与自己完成工作任务过程中的收获。 ③ 最后教师给出本次课的学习成绩。评分依据—过程考核:学习知识掌握技能情况(20%),分组协作讨论并展示情况(50%);终结考核:自我总结评价(30%)
00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