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案【表格式】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6.1.1 同底数幂的乘法 教案【表格式】 初中数学人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教学设计
课题 同底数幂的乘法
课型 新授课 章/单元复习课□ 专题复习课□ 习题/试卷讲评课□ 学科实践活动课□ 其他□
教学 准备 课件、题篇
课标要求 理解整式的概念,掌握合并同类项和去括号的法则;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多项式乘法仅限于一次式之间和一次式与二次式的乘法)。
大单元思维导图
1.教学内容分析 同底数幂的乘法是整式运算的基础,也是后续学习幂的乘方、积的乘方以及整式乘法等知识的关键前提。它是数与代数领域中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在数学及其他学科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2.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接触过幂的概念,知道幂是一个数自乘若干次的形式,对于正整数指数的幂,他们能够理解其含义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学生已经熟练掌握了整数、小数和分数的乘法运算,能够进行准确的计算和简单的乘法应用。这为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提供了一定的计算基础。
3.学习目标确定 1、通过回顾乘方的意义,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以及推导过程,提高学生的观察、归纳、猜想、推理能力。 2、通过例题的讲解和练习,能熟练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学习重点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同底数幂乘法法则中底数不变,指数相加的原理。 难点:1、同底数幂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 2、灵活运用同底数幂乘法法则解决问题。
5.学习评价设计 1、准确说出乘方的相关知识. 2、理解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以及推导过程. 3、熟练运用同底数幂乘法的运算性质进行计算.
6.学习活动设计
环节一
教师活动1 学生活动1 评估要点1
一、引章节:在初一我们认识了什么是整式,以及学习了整式的加减运算,从本节课开始,我们要学习整式的乘除运算和因式分解运算。 引课:宇宙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是我国航天事业的伟大壮举。它飞行的速度约为米/秒,每天飞行时间约为秒,它每天约飞行了多少米? 复习的意义,其中,10叫做底数,4叫做指数,叫做幂. 你能说说的意义吗? 与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有哪些运算? 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师生共同复习: 表示4个10相乘. 学生能说出的概念与意义,初步了解是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
活动意图说明:复习巩固乘方的定义和底数指数的定义,为同底数幂的乘法学习做基础。
环节二
教师活动2 学生活动2 评估要点2
新授: 完成的运算。 你能通过乘方的意义,求出下列数或式子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 思考:这几道题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计算的结果有什么规律吗? 练习1:计算:(口答) =_______ =_______ (3)=_______ 练习2:判断正误: 学生回答:教师板演: ))=10= 小组合作完成,学生黑板展示: =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__ (4) =______________ (5) =______________ 总结归纳: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m 、n为正整数) 学生能通过乘方的意义完成探究问题,并通过发现规律得到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学生的动手计算,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的学习方法,增加了学生的参与机会,增强了参与意识,教给了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思考问题的方法,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通过两种不同形式的题型,突出重点,引导学生合作交流,正确掌握同底数幂乘法的法则.
环节三
教师活动3 学生活动3 评估要点3
例: 计算: (1) (2) (3) (4) 练习3:计算: (2) (3) (4)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黑板板演,并由学生展讲) 拓展提高: 计算: 变式一: 变式二: 变式三: 变式应用: 若,,则=_________. 变式一:若,,则等于( ) A.2ab B.a+b C.a+b+2 D.10ab 变式二:若,,则x+y等于( ) A.3 B.4 C.256 D.10 例题:教师板演: 解:原式= = =256 解:原式= = (3) 解:原式= = 练习2:学生独立完成,黑板板演展讲. 练习3:学生独立完成,展讲. 拓展提高:学生独立思考,遇到问题小组合作探究. 学生能通过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解决问题.
活动意图说明:教师在黑板板演例题的解题过程,规范学生的解题书写过程,通过练习,加强巩固学生的计算能力。设置变式训练,为了理清法则,学会转化和提高。
小结:教师与学生一起回顾本节课所学的主要内容,梳理并完善知识思维导图。
7.板书设计 16.1.1同底数幂的乘法 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 例: (m 、n为正整数)
8.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一、知识技能: 1.计算的结果是(  ) A. B. C. D. 2. , ,则 等于(  ) A.2ab B.a+b C. D.100ab 3.下列各式中,运算结果等于的是( ) A. B. C. D. 4.若x>1,y>0,且满足,则x+y的值为( ) A.1 B.2 C. D. 5.地球绕太阳每小时转动通过的路程约是,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一天(以24小时计)转动通过的路程约是( ) A. B. C. D. 6.若,,则   A.6 B.5 C. D.1 7.若x>1,y>0,且满足,则x+y的值为( ) A.1 B.2 C. D. 8.下列各式中,不能用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化简的是( ). A. B. C. D. 9.计算a3 a的结果是   . 10.计算:3a·a2+a3=_______. 11.计算 -a×(-a)2×(-a)3=______ 12.若am=2,an=3,则am+n= . 13.计算:(a-b)3·(b-a)·(a-b)5=_________. 14.化简下列各题: (1) ; (2); (3); (4). (5) 数学思考: 15.电子文件的大小部用,,,等作为单位,其中,,.某视频文件的大小约为,等于( ) A. B. C. D. 16.我们知道,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为am an=am+n(其中a≠0,m、n为正整数),类似地我们规定关于任意正整数m、n的一种新运算:h(m+n)=h(m) h(n);比如h(2)=3,则h(4)=h(2+2)=3×3=9,若h(2)=k(k≠0),那么h(2n) h(2020)的结果是(  ) A.2k+2021 B.2k+2022 C.kn+1011 D.2022k 17.已知4×2a×2a+1=29,且2a+b=8,求ab的值. 18.已知(a+b)a·(b+a)b=(a+b)5,且(a-b)a+4·(a-b)4-b=(a-b)7,求aabb的值. 三、问题解决: 19.(1)已知2a=4,2b=8,2c=32.试问a,b,c之间有怎样的关系?请说明理由; (2)已知2a=2,2b=4,2c=16,2d=8,求a+b+c+d的值. 20.新定义探究题 如果ac=b,那么我们规定(a,b)=c.例如:因为23=8,所以(2,8)=3. (1)根据上述规定,计算:(3,27),(4,16); (2)记(3,5)=a,(3,6)=b,(3,30)=c,试说明:a+b=c.
9.教学反思与改进 课标中要求学生理解整式的概念,能进行简单的整式加减运算,能进行简单的整式乘法运算。在教学内容的讲解上,通过回顾乘方的概念引入同底数幂相乘的运算,从底数、指数的含义出发,推导出同底数幂乘法法则,逻辑较为清晰,大部分学生能够理解法则的推导过程。然而,在法则的应用环节,部分学生对底数的识别不够准确,尤其当底数为负数或分数时,容易出现符号错误或指数运算错误。 在课堂节奏把控方面,前面概念讲解和法则推导花费时间较多,导致后面练习时间略显紧张,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错题纠正与深入讲解。后续教学需更加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突出重点,精简不必要的讲解,预留充足时间让学生练习并进行针对性辅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