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3 位似 讲义(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7.3 位似 讲义(含答案)人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27.3 位似 讲义
【题型1】位似图形的性质
【典型例题】如图,在△ABC外取一点O,连接OA,OB,OC,并取它们的中点分别为D,E,F,得△D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与△DEF位似
②△ABC与△DEF周长比为2∶1
③△ABC与△DEF面积比为4∶1
④△ABC与△DEF是相似图形

A.1 B.2 C.3 D.4
【举一反三1】如图,五边形ABCDE是由五边形FGHMN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是位似中心,F、G、H、M、N分别是OA、OB、OC、OD、OE的中点,则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FGHMN的面积比是(  )
A.6:1 B.5:1 C.4:1 D.2:1
【举一反三2】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放大为原图形的2倍得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C. D.点C、点O、点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举一反三3】如图,△EFD和△CFB是以点F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EF:FC=1:2,
若S△EFD=1,求四边形EBCD的面积.

【举一反三4】如图,O是△ABC内任意一点,D、E、F分别为 AO、BO、CO上的点,且△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O.若AD=AO,则△ABC与△DEF的位似比为   .
【举一反三5】在放映电影时,我们需要把胶片上的图片放大到银幕上,以便人们欣赏.如图,点P为放映机的光源,△ABC是胶片上面的画面,△A′B′C′为银幕上看到的画面.若胶片上图片的规格是2.5 cm×2.5 cm,放映的银幕规格是2 m×2 m,光源P与胶片的距离是20 cm,则银幕应距离光源P多远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
【题型2】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典型例题】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后得到线段,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 B. C. D.
【举一反三1】如图,已知E′(2,﹣1),F′(,),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F′O扩大,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  )
A.(﹣4,2) B.(4,﹣2) C.(﹣1,﹣1) D.(﹣1,4)
【举一反三2】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OCD=90°,CO=CD.若B(2,0),则点C的坐标为( )

A.(2,2) B.(1,2) C.(,2) D.(2,1)
【举一反三3】如图,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点D的坐标为,则点B的坐标为 .

【举一反三4】如图,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与是关于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求出与的位似比;
(3)以点P为位似中心,在所给的网格图的右边再画一个,
使它与的位似比等于2.
【举一反三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1)画出与关于轴对称的;
(2)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画一个,使它与的相似比为;
(3)点的坐标__________.
【题型3】坐标系中的位似作图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2),B(3,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A′B′与AB的相似比为,得到线段A′B′.正确的画法是(  )
A. B. C. D.
【举一反三1】如图,在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是一个格点三角形.则图中与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举一反三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顶点A的坐标为(2,3),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ABC的位似图形△A′B′C′,使△ABC与△A′B′C′的相似比等于2:1,则点A′的坐标   .
【举一反三3】如图,△ABO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0),O(0,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O的相似比为,则此时点B关于对称中心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
(2)以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将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
并写出点的坐标.
【举一反三5】在13×13的网格图中,已知△ABC和点M(1,2).
(1)以点M为位似中心,画出△ABC的位似图形△A′B′C′,其中△A′B′C′与△ABC的位似比为2;
(2)写出△A′B′C′的各顶点坐标.

人教版(2024)九年级下册 27.3 位似 讲义(参考答案)
【题型1】位似图形的性质
【典型例题】如图,在△ABC外取一点O,连接OA,OB,OC,并取它们的中点分别为D,E,F,得△DE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①△ABC与△DEF位似
②△ABC与△DEF周长比为2∶1
③△ABC与△DEF面积比为4∶1
④△ABC与△DEF是相似图形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
解:∵D、E、F分别为OA、OB、OC的中点,
∴DE∥AB,DF∥AC,EF∥BC,DE=AB,DF=AC,EF=BC,
∴△ABC∽△DEF,相似比为2∶1,
∴△ABC与△DEF位似,△ABC与△DEF周长比为2∶1,△ABC与△DEF面积比为4∶1,
∴①②③④的说法都正确,
故选:D.
【举一反三1】如图,五边形ABCDE是由五边形FGHMN经过位似变换得到的,点O是位似中心,F、G、H、M、N分别是OA、OB、OC、OD、OE的中点,则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FGHMN的面积比是(  )
A.6:1 B.5:1 C.4:1 D.2:1
【答案】C
【解析】∵F为AO中点,∴OF:OA=1:2,
∴五边形ABCDE与五边形FGHMN的面积比:4:1;
故选:C.
【举一反三2】如图,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放大为原图形的2倍得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B. C. D.点C、点O、点三点在同一直线上
【答案】A
【解析】
解:以点O为位似中心,把放大为原图形的2倍得到,
,:,则选项正确;
,则选项错误;
与是位似图形, ,则选项正确;
以点O为位似中心,点与点是对应点,
点、点、点三点在同一直线上,则选项正确;
故选:A.
【举一反三3】如图,△EFD和△CFB是以点F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EF:FC=1:2,
若S△EFD=1,求四边形EBCD的面积.

【答案】
9
【解析】
解:∵△EFD和△CFB是以点F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
∴△DEF∽△BCF,
∴=()2=, ∴S△BCF=4S△DEF=4×1=4,
∵EF:FC=1:2, ∴S△DCF=2S△DEF=2,S△BCF=2S△BEF,
∴S△BEF=2, ∴四边形EBCD的面积=1+4+2+2=9.
【举一反三4】如图,O是△ABC内任意一点,D、E、F分别为 AO、BO、CO上的点,且△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O.若AD=AO,则△ABC与△DEF的位似比为   .
【答案】
【解析】∵O是△ABC内任意一点,D、E、F分别为 AO、BO、CO上的点,且△ABC与△DEF是位似三角形,位似中心为O.
AD=AO,∴=,
则△ABC与△DEF的位似比为:.
【举一反三5】在放映电影时,我们需要把胶片上的图片放大到银幕上,以便人们欣赏.如图,点P为放映机的光源,△ABC是胶片上面的画面,△A′B′C′为银幕上看到的画面.若胶片上图片的规格是2.5 cm×2.5 cm,放映的银幕规格是2 m×2 m,光源P与胶片的距离是20 cm,则银幕应距离光源P多远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
【答案】解:图中△A′B′C′是△ABC的位似图形,
设银幕距离光源P为x m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
则位似比==,解得x=16.
即银幕应距离光源P为16 m时,放映的图象正好布满整个银幕.
【题型2】坐标系中的位似变换
【典型例题】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后得到线段,则端点C的坐标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解:∵线段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缩小为原来的后得到线段,
∴端点C的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变为A点的一半,
∴端点C的坐标为,
故选:D.
【举一反三1】如图,已知E′(2,﹣1),F′(,),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F′O扩大,则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  )
A.(﹣4,2) B.(4,﹣2) C.(﹣1,﹣1) D.(﹣1,4)
【答案】A
【解析】∵E′(2,﹣1),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按比例尺1:2把△E′F′O扩大,
∴E′点对应点E的坐标为(2×(﹣2),﹣1×(﹣2)),即(﹣4,2),
故选:A.
【举一反三2】如图,△OAB与△OCD是以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OCD=90°,CO=CD.若B(2,0),则点C的坐标为( )

A.(2,2) B.(1,2) C.(,2) D.(2,1)
【答案】A
【解析】
连接CB.

∵∠OCD=90°,CO=CD, ∴△O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OB=45°.
∵△OAB与△OCD是位似图形,相似比为1∶2,
∴2OB=OD,△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2OB=OD, ∴点B为OD的中点, ∴BC⊥OD.
∵B(2,0), ∴OB=2,
∵△OAB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COB=45°,
∵BC⊥OD, ∴△O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BC=OB=2,
∴点C的坐标为(2,2).
故选:A.
【举一反三3】如图,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位似图形,点O为位似中心,相似比为,点D的坐标为,则点B的坐标为 .

【答案】
【解析】
解:∵正方形与正方形是位似图形,点O是位似中心,
相似比为,点D的坐标为,
∴,则,
∴点B的坐标是:.
故答案为:.
【举一反三4】如图,图中的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与是关于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它们的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上.

(1)画出位似中心点O;
(2)求出与的位似比;
(3)以点P为位似中心,在所给的网格图的右边再画一个,
使它与的位似比等于2.
【答案】
解:(1)如图所示:点O就是位似中心.

(2)由(1)知,,,
, 与的位似比为.
(3)如图所示: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举一反三5】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

(1)画出与关于轴对称的;
(2)以原点为位似中心,在第三象限内画一个,使它与的相似比为;
(3)点的坐标__________.
【答案】
解:(1)如图,△即为所要求作的图形;

(2)如图,△即为所要求作的图形.
(3)由图可知点的坐标为.
【题型3】坐标系中的位似作图
【典型例题】如图所示,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两点A(4,2),B(3,0),以原点为位似中心,A′B′与AB的相似比为,得到线段A′B′.正确的画法是(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故选:D.
【举一反三1】如图,在的正方形格纸中,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以格点为顶点的三角形称为格点三角形.图中是一个格点三角形.则图中与成轴对称的格点三角形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答案】C
【解析】
符合题意的三角形如图所示:

满足要求的图形有6个
故选:C
【举一反三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BC顶点A的坐标为(2,3),若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ABC的位似图形△A′B′C′,使△ABC与△A′B′C′的相似比等于2:1,则点A′的坐标   .
【答案】(1,),(﹣1,﹣)
【解析】在同一象限内,∵△ABC与△A′B′C′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其中相似比是2:1,A坐标为(2,3),
∴则点A′的坐标为:(1,),
不在同一象限内,∵△ABC与△A′B′C′是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的位似图形,其中相似比是2:1,A坐标为(2,3),
∴则点A′的坐标为:(﹣1,﹣).
【举一反三3】如图,△ABO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A(-2,4),B(-4,0),O(0,0),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画出一个三角形,使它与△ABO的相似比为,则此时点B关于对称中心的对应点的坐标是 .

【答案】
(-2,0)或(2,0)
【解析】
解:由位似比为求得:A( 2,4),B( 4,0)对应点坐标分别为
A′( 1,2),B′( 2,0), 或者A′′(1, 2),B′′(2,0),
O点是位似中心,所以位置不变,
所以,下图△A′B′O或△A′′B′′O都为满足题意的位似图形,
∴此时点B关于对称中心的对应点的坐标为(-2,0)或(2,0).

已知三个顶点的坐标分别为,,

(1)画出关于轴对称的;
(2)以点为位似中心,在网格内将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
并写出点的坐标.
【答案】
解:(1)如图,即为所求.

如图,即为所求.由图可得,.
【举一反三5】在13×13的网格图中,已知△ABC和点M(1,2).
(1)以点M为位似中心,画出△ABC的位似图形△A′B′C′,其中△A′B′C′与△ABC的位似比为2;
(2)写出△A′B′C′的各顶点坐标.

【答案】
解:(1)如图,△A′B′C′为所作;

(2)A′(3,6),B′(5,2),C′(11,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